粲 然
1996年,北京人張偉帶著妻子女兒遷居到南太平洋島國斐濟,在那開了一家服裝廠,廠的對面是一個帆船停泊的碼頭。那些掛著不同國家國旗的小帆船日夜在這里進進出出。
在碼頭的酒館,停泊的航海者們交流著各自的心得,他們對尚不熟知帆船的張偉并不在意甚至有些不屑,那意思是:航海和你們中國是不沾邊的。
1999年底,張偉買了一艘法國產(chǎn)的二手帆船。“我買下船時,感覺像做夢一樣。白天修船,晚上看圖紙學習。我跟他們說,我要過一種新的生活,一種環(huán)球航海的生活。”
2000年7月,那艘長10米,排水量15噸的帆船在斐濟揚帆起航。他們辭去了原來的工作,退掉了岸上的房子,全家搬到船上。這是張偉一家三口第一次遠程航海,目的地是數(shù)百海里以外的瓦努阿圖。
從此,張偉開始了邊學開船邊航行的傳奇十天。從怎么撒網(wǎng)釣魚開始,在海邊生活了7年,這是他的第一次航海。四天的航程他用了十天。所有都是看完書上的教程,直接在船上練。
過去張偉玩過小船,也會操帆,但這次有所不同。“第一次長途航海,那時船上的機械掌舵裝置壞了,我和我妻子只好輪流掌舵,輪流睡覺。我女兒天生不適合航海,每天都暈船和吐。”這次航海,張偉和妻子都學會了掌舵、駕船、使帆。
如今三年過去了,13歲的女兒一直隨父母過著航海生活。現(xiàn)在駕船、使帆、以及船上的各種儀器設(shè)備都已不在話下。張偉家每航行到一個國家需要報關(guān)時,都是由女兒這個“語言天才”出面交涉的。
在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都有許多帆船俱樂部。發(fā)展了一百多年的帆船俱樂部,非常完善。平時小的俱樂部能停一百多條船只,大的達到幾百條。有的帆船碼頭,滿是桅桿,像一片樹林。
甚至在帆船圈子里有這樣的說法,看一個國家發(fā)展程度,就看那個國家有多少桅桿。而在中國,這項運動才剛開始,玩帆船、帆板的人有不少,航海的人卻不上10人。
2003年3月,張偉申請了3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國際證書”終于拿到手,這是中國頒發(fā)的第一個帆船航海國際證書。有了它,張偉說,他可以開始環(huán)球航海了。
今年9月,張偉和朋友王連杰的環(huán)球計劃將從澳大利亞起航,他們預計2006年4月完成環(huán)航,全程歷時約2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