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電力正式售電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委托,作為三峽工程電力銷售代理方,日前在京與輸電方(國家電網公司、國電華東公司、國電華中公司)和購電方(上海、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慶等五省二市電力公司)簽訂了《2003年度三峽水電站購售電及輸電合同》。此舉標志著三峽工程首批機組所生產的強大電能,將按照2003年三峽電能分配消納方案和上網電價開始售電,舉世矚目并歷經10年建設的三峽工程將以其巨大的發電效益回報社會。
按照國家發改委《關于調整2003年三峽水電站電能消納方案的通知》精神,今年三峽電能將輸往華東電網28.1億千瓦時、華中電網25.5億千瓦時和重慶市7.7億千瓦時。其中華東電網所屬的上海、江蘇、浙江各分配12億千瓦時、8.7億千瓦時、7.4億千瓦時,華中電網所屬的河南、湖北、湖南各分配13.3億千瓦時、8.1億千瓦時、4.1億千瓦時。按照國家批準的以受電省市電站平均上網電價為基準確定三峽電價的原則計算,三峽水電站的平均上網電價為0.25元。三峽電能明年將逐步送往廣東、江西、安徽等省。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電力消費需求激增。今年以來,全國許多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電狀況。此次簽約的五省二市大多為我國經濟較發達地區,也是電力消耗的重點地區。三峽水電站發電機組陸續投產后,其強大而清潔的電能將為受電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前7個月陜西省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
1一7月,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362.98億元,增長16.1%。在全省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過程中,出現了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領先增長、重工業增速快于輕工業和省屬企業等新特點。
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領先增長。1—7月份,國有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6.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1%,股份制企業完成450.95億元,增長19.4%,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完成15.27億元,增長13.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體企業完成37.99億元,增長15.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完成94.07億元,增長13%。
重工業增速快于輕工業。7月份扭轉了非典時期輕工業快于重工業的局面,當月重工業增速快于輕工業1.7個百分點。1—7月,重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75.92億元,輕工業完成240.85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0%和16.3%,重工業增速高于輕工業3.7個百分點。
省屬企業快速增長。1—7月份,中央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2.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9%,增速逐月回升;省屬企業完成211.50億元,增長25.8%,地市縣及以下企業完成453.01億元,增長17.9%。
另外,多數產品產量增長。1—7月,從全省的64種主要產品產量看,比去年增長的有55種,占85.9%。八大支柱產業拉動作用明顯。1—7月,全省八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73.39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96%,對全省貢獻較大。
國資委提出要為中央企業做好法律服務
為規范國資委與中央企業在處理有關法律案件和協調有關法律問題的工作程序,切實處理好企業法律案件和有關事務的外部協調問題,國資委提出,對中央企業之間出現的法律糾紛,在企業雙方自愿的前提下,依據法律和有關規定出面協調,為企業做好法律服務。
據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局長張德霖介紹,對中央企業改革過程中因國家政策落實引起的具體問題,特別是并非由中央企業自身經營行為引起的法律糾紛,涉案金額較大的,國資委可根據具體情況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中央企業在投融資過程中,根據有關規定要求國資委作為“主管部門”出具有關證明的,國資委將根據出資人代表職責依法給予出具;如果屬于企業具體經營活動,不涉及出資人職責的,國資委將不予出具,但同時可以適當幫助企業尋求其他解決途徑。
此外,中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與國資委監管企業之外的企業(包括金融企業、地方出資企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及行政事業單位)之間出現的合同糾紛,不涉及企業重大資產處理的,原則上由所出資企業按司法程序自行解決,國資委不予協調。
六百下崗工當上私企小老板
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602名下崗職工在政府優惠政策的激勵下,自主創業興辦了私營企業,不僅當上了小老板,還吸收了近千名國企下崗職工再就業。據統計,該市上半年在民營經濟領域實現再就業的國企下崗職工達1萬余人,另有4467位下崗職工當上了個體工商戶。
為了最大限度鼓勵有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創業,哈爾濱市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可申請小額貸款;創業申請提交3天內就能領到營業執照;除少數特殊行業外,一律減免3年工商登記費、管理費;下崗失業人員興辦私營企業,首次注入30%資金就可開業,注冊資金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等。瑞特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經理徐慶偉是哈爾濱市首批自主創業的下崗職工,他在工商部門的幫助下,靠自己僅有的數千元資金和抵押房產得來的貸款起家,如今公司的注冊資金已超過50萬元,廠內8名職工全是下崗工人。
據工商部門統計,目前該市下崗職工創業的成功率達85%.這些特殊的創業者主要投資方向為批發零售、餐飲業和社會服務業。
煤炭工業500多名班組長進京受表彰
8月23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與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全國委員會,邀請全國煤炭工業100名模范班組長、428名優秀班組長進京,為他們頒發獎牌、證書,表彰他們的先進事跡。
全國煤炭工業各單位非常重視發揮基層班組長作用。班組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細胞”。班組長既是“細胞”中的脊梁,又是基層生產與安全等經濟活動的管理者。為表彰先進,充分調動他們積極性,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與中國能源化學工會煤礦工作部,從今年4月開始組織在全國煤炭工業生產、基建、地勘、機械制造和鐵路運輸等單位,評選模范、優秀班組長。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王德學到會表示祝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烏榮康、中國能源化學工會主席趙永金出席會議并講話。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明年進行
我國對國家普查項目和周期安排作出重大調整,將原來的工業、第三產業和基本單位3個普查合并為經濟普查,并將在2004年首次實施。
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財政部近日發出通知,將原定于2003年在全國進行的第三產業普查推遲,并與計劃在2005年及2006年分別進行的工業普查和基本單位普查合并,同時將建筑業納入普查內容,統稱為經濟普查。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說,經濟普查以企業事業組織、機關團體和個體工商戶為對象,主要普查第二、第三產業發展變化情況。這項普查以后每10年進行兩次,分別在逢3、8的年份實施。
這位負責人說,調整后普查項目有所精簡,周期更加合理。經濟普查覆蓋面更全,數據更新更快,與國家編制五年計劃的銜接更加緊密,資料的可用性將得到明顯提高,能全面反映二、三產業的內在聯系。同時,也有利于從整體上推進國民經濟核算和統計調查體系的綜合配套改革。
三原二十家企業起死回生
三原縣近年來通過改變產權結構、外引內聯及盤活企業有效資產等形式,使20家停產半停產企業起死回生。到今年7月底,三原縣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11.5%。
在市場競爭中,三原縣一些國有企業、鄉鎮企業由于經營不善、產品老化,不得不停產整頓,原來的利稅大戶卻拖了縣域經濟的“后腿”。面對這種情況,縣委、縣政府從更新管理、更新技術兩方面為激活企業尋找出路。縣上主要領導分頭深入企業了解情況,通過調研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制思路,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幫助貸款、提供政策的辦法,層層實抓苦幫。與此同時,狠下決心,加大企業產權置換力度,以租賃、承包、出售、買斷、嫁接改造等形式,盤活企業閑置資產。三原焦化廠是縣屬國有企業,近十年來在市場上苦苦掙扎卻無出路。2002年,一家客商租賃焦煉生產線后,先后投資2000萬元,建成年產40萬噸機焦生產線,使這個廠煥發出勃勃生機。三原水泥廠由于技術落后,一半資產長期擱置。今年初,浙江一客商投資800萬元對水泥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使企業全面復活。目前,這個縣原來停產、半停產的美樂奶粉廠、磷肥廠、制鞋廠等20家企業已恢復生產。
陜飛集團主輔分離邁出大步伐
本刊訊近日,陜西陜飛銳方航空裝飾有限公司、陜西陜飛維科裝備工程有限公司在陜飛集團掛牌成立,這標志著陜飛集團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方面,主輔分離又邁出堅實步伐。
陜飛集團積極構筑母子公司結構體系,衍生出如漢江公司、隆地公司、建安公司等多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和飛機維修工程公司等分公司,明晰產權、界定職責,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陜飛集團作為投資主體,履行決策、監督與收益的權利,各子(分)公司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履行資產經營之責。陜飛集團除繼續加大母子結構體系建設,培育核心競爭力,組建以航空制造業為主的軍品核心企業,積極探索上市融資之路外,還將培育能完全面向市場的基層單位,對條件成熟的單位賦予其進入市場的法律資格。同時,對已經成立的子公司進一步規范運作,促其良性發展、有序競爭,使之各具特色,各有亮點。
在機制創新方面,陜飛集團打破原有管理模式,積極推行九部一所的事業部制,并針對相關單位與市場結合的現狀,實行主輔分離。陜飛集團本著“管而不死、放而不亂”原則,對原有車間實行三種模式的體制改革,分別采用二級核算與經營承包、聯責聯利、聯責聯費模式,將各車間組建為專業分廠、經營型公司和管理型公司,使其在形式上由車間化管理向公司化管理過渡,實質上由單純的生產單位向市場化運作的經營體過渡。為使經營者的收入與其創造的價值緊密結合,陜飛集團在部分單位試行并推廣了年薪制,徹底打破了原有的“月薪”概念。今年,陜飛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年薪制實施范圍,并積極探索其他更為科學的分配制度,進一步加快陜飛集團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 (朱彤王建政)
3513廠與檢察機關聯手預防企業職務犯罪
本刊訊為了有效預防國有企業中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的發生,3513工廠近日與陜西省人民檢察院結合檢察機關開展的“走訪千戶企業,提供法律服務”活動,達成共同開展預防職務犯罪活動。
為了加強對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領導,決定成立西安3513廠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工廠黨委書記任組長,省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處長任副組長。省檢察院日常將派員到3513工廠了解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歷史遺留問題,提供法律幫助。并協同工廠探索企業機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研究從源頭上預防企業發生職務犯罪的治本之策。通過舉辦法制講座、預防公益廣告宣傳、發放宣傳教育材料、典型安全剖析等開展法制教育,增強管理人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該廠將設置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以便及時發現和揭露犯罪線索,查處犯罪,達到預防職務犯罪的目的。
(楊宏勛)
安塞驚爆陜西省最大挪用公款案
安塞縣人民檢察院根據群眾舉報,經過縝密偵查,近日成功查辦了原安塞縣石油開發服務總公司財務股職工吉隨聯挪用公款1530萬元的特大案件,這是陜西省檢察機關偵破的最大挪用公款案。
安塞縣人民檢察院偵查查明,吉隨聯1996年參加工作,同年7月到安塞縣石油開發服務總公司工作,1999年接管石油開發服務總公司財務工作。2000年1月,安塞杏子川銀塞鉆采公司采礦資金緊缺,犯罪嫌疑人吉隨聯私自給銀塞鉆采公司出具空白介紹信一份,該公司憑著這份空白介紹信,從延煉實業集團公司套取安塞縣石油開發服務總公司公款1130萬元。2000年11月,在銀塞公司賬面赤字150多萬元的情況下,吉隨聯又一次私自為該公司開具了直付400萬元的介紹信一份,銀塞公司于2000年12月5日,再次從延煉實業集團公司領取安塞縣石油開發服務總公司原油款400萬元。兩次共計從延煉實業集團公司給銀塞公司直付安塞縣石油開發服務總公司原油款1530萬元,銀塞公司將此款用于營利性活動。
檢察機關現已查明,吉隨聯在安塞縣石油開發服務總公司財務股工作期間,未經會議決定和領導同意,私自利用職務之便,采取弄虛作假的方式,套取大量公款用于營利性活動,涉嫌挪用公款犯罪,犯罪嫌疑人吉隨聯近日已被依法逮捕。涉嫌挪用公款犯罪的銀塞公司主要負責人正在通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