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科學的興趣是從念初中時開始的。那時我家在浙江的一個小城——平湖,雖然地處杭嘉湖平原且靠近上海,但還是相當閉塞,要想看到課程以外的書刊很困難。偶然看到當時的一些少年讀物如《中學生》《開明少年》等,其中有關自然科學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我還想盡辦法去搜羅一些自然科學的書來閱讀,盡管不少內容似懂非懂,但大自然的奧秘已經叩動了我幼小的心扉。當時正值國民黨政權垮臺的前夕,時局混亂,腐敗橫行,哪里談得上教育質量。因此在初中階段我沒有受到扎實系統的數理基礎教育。
我的高中是在上海復旦中學讀的,一進高中便感受到自己與同學的差距。復旦中學有一批高水平的老師,學校學習風氣也很好,我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幾個寒暑假期,把當時幾本著名的幾何、代數和三角學教本中的習題都做了一遍,較快地把成績趕了上來。在高中我仍然保留著喜歡課外書的習慣。當時的一大樂趣是假日到舊書店集中的幾條街道去看書,一看就是大半天。記得當時最吸引我的是舊的《科學畫報》,用銅版紙精印的刊物,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新知識。雖然是二手的舊刊,讀來仍津津有味。
姜文漢光電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