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容也是一種愛
文/雷敏 湖北省鄂州市實驗幼兒園
在活動區玩的時候,一個小朋友跑過來對我說:“老師,豪豪做壞事,把觀察區里的小金魚弄死了。”我帶著疑惑,迅速趕到現場,小朋友們正在議論:“是豪豪,他弄死了小金魚。”
我看到豪豪漲紅了臉,一句話也不說,一副做了錯事的樣子。我抑制住心中的不滿,拉住他的小手輕聲地說:“豪豪,你怎么把小金魚弄死了呢?”他委屈地說:“我看見小金魚游來游去,有時停下來好象游不動了,一定是餓了,所以我就放了些食物下去,沒想到,它吃了幾下就死了。”原來如此,我抬頭一看,魚食袋內只剩下一半食物,另一半還浮在魚缸里,死掉的小金魚肚子漲得鼓鼓的。于是,我一邊安慰豪豪,一邊對全班小朋友說:“小金魚餓了要吃食物,但是一次不能喂得太多。喂多了,小金魚會漲死的。今天豪豪是好心辦了錯事,我們要原諒他,以后我們要學習許多喂動物的方法。”豪豪聽后破涕為笑。
把觀察區里的金魚弄死了,這是豪豪犯的一個錯誤,對待這樣的錯誤我采取了寬容的態度。寬容可以使老師走進童心,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寬容也可以使老師能理解孩子的“反常”并能給予恰當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們常常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由于經驗不足而經常犯一些“可愛”的錯誤。理解孩子,寬容孩子,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與幼兒親密接觸
文/許麗萍 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
幼兒園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盡管教育呼吁我們要多關注個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滿足,每天要保證和幼兒多交流幾次,但是由于班級人數過多,每天除了有計劃的活動、個別指導和有目的的個案跟蹤以外,一天當中與每個幼兒單獨交流、親密接觸、關注個別的機會和時間非常少,使得這樣的行為難以落實,但是只要老師抓住幼兒園生活的一切契機,還是會發現有許多和幼兒作個別接觸的機會,主要的機會表現在:
1、來園離園時:因為這時幼兒是一個一個來園和離園的,所以老師可以單獨和幼兒交談,做身體接觸,如詢問幼兒在家情況、情緒疏導、擁抱、撫摸等,讓幼兒感覺到親情的溫暖和家的感覺,喜歡老師、喜歡上幼兒園。
2、盛午飯時:每天老師和保育員都要為每位幼兒盛飯,時間雖然很短,但是也能夠和幼兒說上幾句悄悄話,提出午睡的要求,或者對有些老師的行為作解釋,孩子更容易進入甜蜜的夢鄉。
3、起床塞褲子時:幼兒起床后,特別在冬季,老師總是為每位幼兒塞褲子,不至于幼兒的肚子露在外面,這時和幼兒說上一些話語更能起到激勵幼兒下午活動積極的效果,更可以和幼兒道一些家常,做身體上的親密接觸,如搔搔癢、逗逗笑,這樣可以拉近師生距離。
其實,只要老師做個有心人,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相信師生之間相處會更融洽、“家”的感覺會更溫馨!
幼兒不宜染指甲
文/於國慶 江蘇省如東縣滸幼兒園
每天早上晨檢的時候,我經常看到有的小朋友小手上涂著紅紅的指甲油,一問,說是媽媽給涂的。殊不知給孩子涂指甲油是有害無益。
一方面,指甲油是成年女性的化妝品,家長為了好玩兒而給孩子涂指甲油,無形中會影響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孩子一旦養成愛打扮的壞習慣,下一步就跟父母要這要那,講究穿戴了。
另一方面,涂指甲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據我所知,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指甲油是以硝化纖維為原料的,對人體有一定的毒害性。幼兒有吃指頭和直接用手拿食物吃的習慣,指甲中有毒的化學物質很容易隨幼兒的手、口進入他們的體內,影響幼兒的健康。
因此,奉勸家長不要給幼兒染指甲。

在美的熏陶中成長
文/李穎 陜西省軍區幼兒園
我們班是美術特長班,孩子們很喜歡我們安排的各種美術教育活動,并且他們的繪畫作品在同齡的孩子中都屬于佼佼者。園里的老師也都經常對我們班孩子的畫贊不絕口。后來經過一次簡單的美術創作畫,我發現孩子們的作品中缺乏變化,模仿的較多,千篇一律,不敢大膽地用色,線條拘謹,在后來幾次的活動中,我盡管再用話語去啟發、鼓勵幼兒,但我看得出他們還是顯得很被動。于是我嘗試著讓孩子們通過美術欣賞來開闊眼界,感受不同繪畫風格。西洋畫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許多佳作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和無限遐想的空間。為此,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了盧奧、莫奈、塔馬約、克里姆特、埃麗娜、凡高等世界大師的名畫讓幼兒欣賞,提高幼兒的美術欣賞水平。我們把美術欣賞活動與幼兒繪畫活動穿插開展,幼兒對西洋畫欣賞活動的興趣頗高,課堂中氣氛活躍,孩子們變得敢想、敢說、敢畫了。
在整個欣賞活動中,我很注重孩子們的感覺,“作品給了你什么感覺?”面對一件美術作品,我引導孩子們用一個簡單的詞語來描述,比如:愉快、快樂、輕柔、幽默、嚴肅、恐怖等等。孩子們發言踴躍,各抒己見,后來有的孩子竟可以說出多種感覺的復合,比如壓抑與神秘糅雜在一起。
在孩子們能說出自己感覺后,我們又一起探索:“這幅作品怎么會使你有這樣的感覺?”以此來引導他們去發現作品中人物的動作、表情、裝束等表現手法;畫面中色彩的運用;畫面上點、線、面等美術語言的處理是如何營造出我們所感受到的氣氛和情緒的。
接著我會鼓勵幼兒說出是否喜歡這件作品的想法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大膽發言,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發揮彼此的看法,他們的想象,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性格變得更加活潑。
看樣學樣
文/楊 張家港市楊舍鎮中心幼兒園
吃完中午飯,錄音機里正放著《看樣學樣》的歌曲:“看我點點頭,大家點點頭;看我拍拍手,大家拍拍手……”小朋友都坐在我身邊,我拿著擦嘴毛巾分發給小朋友。小朋友拿到了毛巾后都認真地擦拭著自己的小臉,我一個個檢查他們有沒有擦干凈。這時突然發現,離我很遠的佳佳沒有毛巾。原來她吃得比較慢,我分發毛巾的時候,她還沒坐到我這里。于是我順手拿了塊毛巾扔向她:“佳佳,接著。”話音剛落,毛巾正好落在佳佳的手里。我很得意。“老師,我擦好了。”琦琦說,“我瞧瞧,嗯!擦干凈了,把毛巾放在盤子里!”“老師,接著。”我還沒反應過來,一塊毛巾就飛到了我的臉上。“老師,我也好了。”……又有幾塊毛巾向我飛來,我來不及接都掉在地上。“干什么呀!”我又降低音量說了一聲“干什么呀!”小朋友還是驚恐地看著我。我叫著幾個“肇事者”的名子。幾個小人可憐巴巴地站到我的面前。我問“你們擦嘴巴了?”幾個人不說話。“琦琦,你說為什么扔毛巾?”“我看見你也扔毛巾了。”雖然很輕,但是還是讓我聽到了。對呀,剛才我也扔毛巾了,這時候我猛然意識到。“噢,你們是在學我呀,下一次我不扔了。毛巾掉在地上太臟了。你們呢?” “我不扔了。”“我也不扔了。”……幾個緊繃著的臉有了神采。

幼兒園內無小事,幼兒教師無小節。雖然這句話我早就知道,但是真正要做到很難。孩子就像是我們的攝影機,不經意間就把我的一舉一動攝入。又不經意間我的行為就在孩子的身上重演。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深深感到我肩上的責任。我雖不是楷模,但是我必須做好孩子的榜樣,盡量避免我的行為給他們造成負面影響。
為了孩子的微笑
——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幼兒園
記者/ 孔繁慶 楊柳
我們慕名前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幼兒園去采訪,楊小紅園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把她們在幼兒教育方面探索的經驗毫無保留地給以介紹,使我們在采訪的同時也受到了啟迪和教育。
首先,楊園長回顧了建園歷史:1950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幼兒園始建于河北張家口,1958年遷往西安。剛創園時師資力量薄弱,設備簡陋;而現在幼兒園規模擴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是陜西省示范幼兒園。辦園條件經過不斷改善,使教學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已逐漸成為幼兒喜愛,家長滿意,社會信賴的兒童樂園。
在采訪中,楊園長告訴我們:健康身體、健康心理要從幼兒抓起,因為學前期是人生的第一個關鍵期。多年來,該園以“提高品味,發展認識,持續使命,不辱使命”為辦園宗旨,注重家庭與社會的合作以及大自然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兒童發展的教育作用,適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活動,逐步走上科研強園之路。
為借鑒國外的先進教學經驗,發展自身建設,楊園長還親自前往歐洲的瑞士,德國等國家進行考察。回國后,楊園長把國外幼兒教育的思想精髓和中國的國情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適合本園發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1、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觀念,她們建立了幼兒五大領域教研組,要求每一位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加入相應的教研組,著力于研究孩子,促進幼教工作,使孩子在一個寬松、自由的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2、以幼兒活動為載體,注重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3、在兒童教育方面,把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兒童的情感教育上。
2003年10月,楊園長帶領全園職工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一期新穎的“讓心兒飛翔”的大型教師素質展示活動,邀請在校大學生與幼兒園師生同臺演出,同時與大學生廣泛地接觸,讓孩子們受到良好的熏陶,提高孩子們讀書、學習的興趣,激發其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在采訪中,我們體會到了楊園長和她帶領的幼兒園全體教職工的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也看到了她們在新形勢下,搶抓機遇,努力拼搏的工作干勁。我們真心期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幼兒園的明天更加燦爛!

把權力讓給孩子
文/蘇書巧 河北省直第三幼兒園
自從我園使用接送卡制度以來,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園便成了老師最繁忙的一段時間,老師一面迎接幼兒,一面給家長交換接送卡,有時很難照顧全面。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漸漸地讓孩子參與到教師的工作中來,讓幼兒幫助家長交換接送卡,這樣不僅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而且孩子們也從叔叔、阿姨的一聲“謝謝”,“小朋友,你真能干”中,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
把權力讓給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是當代幼教工作者一種新的教育觀念。在教師的工作中,適度讓幼兒參與其中,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在幼兒今后成長的道路中,定會留下光輝的一筆。
如何提高幼兒的自我防范意識
文/王瑞新 西北大學幼兒園
兒童的安全問題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首要問題,提高幼兒的自我防范意識,是保證幼兒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提高幼兒的自我防范意識呢?根據多年的幼兒教育工作經驗,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幫助幼兒認識自我
幼兒正處于生命的起步階段,生長發育十分迅速,但對身體各部位、各器官的認識不足,對組成人身體的每個部位的保護與人的健康成長之間的關系感受不深。如:腸胃不好,會造成食欲不振,影響營養的攝入,對身體生長不利;腦部受損,會導致智力下降;耳朵失聰、眼睛失明給生活帶來的不便以及其他身體殘疾給人生造成的痛苦等等都體會不深。那么,幼兒只有在對自己身體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保護與防范的概念。因此,加強幼兒對自己身體各部位、各器官的認識和了解,是建立幼兒自我保護與防范意識的重要途徑。

二、豐富幼兒安全保健知識
幼兒年齡小,缺乏生活保健知識,對日常生活中自身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判斷不清。如:遇到好吃的就暴飲暴食,卻不知暴飲暴食會引起腸胃疾病。再如:出于好奇、好動、好玩,隨便觸摸電源、玩耍利器、向耳鼻中充塞異物、亂吃東西等等,這些行為和習慣對身體產生的后果是輕者損害健康,重者會對生命造成威脅。所以,幫助幼兒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識和保健知識對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保證幼兒生命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如:身體不適要及時向大人反映;吃冷飲不能過多;身體成長需要多種食物的營養;遇到燙傷,走失時應采取的措施;發生火災、地震時的逃生技能等等。引導幼兒用理性的態度約束自己的行為,用正確的方法處理突發事情,用科學的知識指導生活習慣,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防范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三、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習慣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成人對幼兒的保護固然重要,但幼兒不能時時處在成人的保護之中,在幼兒的生活環境里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安全隱患,有時幼兒無法察覺身邊的潛在危險,有時幼兒難以處理好自身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所以,幫助幼兒形成遵守規則,建立注意警示標記的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如: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在馬路上玩耍、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記,嚴格按照標記提示規范自己的行為。如:不去禁去的地方(建筑工地、施工現場),不動禁動的東西(易爆、易燃物品或危險器具),不吃禁食的物品(生水、藥物、有毒物品),不跟陌生人走等等。在日常生活中結合不安全事件和幼兒偶發的不規范行為及時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引導幼兒理解不遵守規則、不規范的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影響身體健康或威脅生命安全的后果,會給自身、給親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從而激活、喚醒幼兒的安全防范覺悟,加強幼兒自我防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