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迫不得已說謊,孩子跟著學怎么辦?
我家維維4歲了,今天鬧著不去幼兒園,他對我說:“你給老師打電話,說我生病了,我就可以不去幼兒園了。”我聽后說:“那怎么行呢?你沒有生病嘛,怎么可以騙老師?”維維不高興地說:“媽媽也騙人!”在他爸爸的追問下,我們才知道,去年的一天,維維爸爸的同事來找他爸爸出去喝酒,我不想讓出去,就對來人說了他爸爸不在家的話,當時維維在場,沒有吱聲,誰曾想今天竟變著法的提了出來。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做大人的該怎么辦?
黑龍江 顏玉菲
黑龍江 顏玉菲:
可以肯定一點,這個孩子是比較聰明的。兒童擅于行為模仿,因為孩子的這一特性,家長必須嚴格自律。對于上述的情況,家長必須同孩子說清楚:這是一種說謊行為,而且說謊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丟人的行為,但是說謊本身可分為善意的謊言和惡意謊言。在一些比較特殊的環(huán)境下,撒謊是必要的。在這里,維維的媽媽就可以向孩子說明:媽媽是擔心叔叔叫爸爸出去喝酒后,會影響爸爸的身體健康,如果爸爸生病了,就不能上班,也照顧不了維維,而且爸爸生病了,他會很難受等,在這個時侯,媽媽的說謊不是不好的行為,而是因為媽媽愛爸爸,才編了這樣一個善意的謊言。
由于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缺乏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家長在給孩子解釋什么是善意的、好的或者惡意的、不好的謊言時,盡可能用具體的事例向孩子說明。比如某某得了重病,我們?nèi)メt(yī)院看他的時侯,為了不讓他難受,讓他有個好心情早日康復(fù)、好起來,我們就不能對他說他得了重病的真實情況,而是會告訴他,他沒有得大病,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等等。其實,孩子的理解力是很強的,另外,對待孩子的說謊也該一分為二地看待。
教授 姚凱南
表揚多了好不好?
我家園園4歲了,上幼兒園中班,是我們?nèi)业膶氊?。今天幼兒園老師告訴我,園園在幼兒園里不吃飯,原因是老師曾批評她吃飯?zhí)N遗潞⒆硬怀燥堄绊懡】岛椭橇Γ驼f:“寶寶乖,吃飯準得第一名?!笨墒菆@園還是不吃飯,并十分傷心地說:“老師不表揚我嘛?!迸梦乙稽c辦法都沒有。我曾看過某書說:“教育孩子要以表揚為主,平時對孩子總是表揚,卻沒料到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杭州 葛愛云
杭州 葛愛云:
問題很顯然,一般來講,一直在表揚中生長的孩子,對大人的評價特別敏感,而對批評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力。絕食行為正是孩子不良心理反應(yīng)的結(jié)果。其實,就家庭教育而言,還是以自然為宜,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不要人為地給孩子造防護墻,因為孩子畢竟不可能總生活在家庭這一種環(huán)境中,他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挫折和磨難,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完成社會化過程,讓孩子成為適應(yīng)社會環(huán)境的正常人。而缺乏正常的批評環(huán)境和挫折經(jīng)歷的孩子一受到打擊會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和不良的心理反應(yīng),使孩子極易患各種心理疾病。家長切記的是:對孩子精神方面的過度保護只會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要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批評原則是需要家長認真把握的。
教授 姚凱南

孩子愛看大人電影怎么辦
最近六歲的女兒從幼兒園一回來,就坐在電視前,拿著搖控器把頻道調(diào)到國外原版的影片上。我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女兒不再愛看動畫片,而是愛上了外國片子,我問她能否看懂,女兒竟然說可以,我知道女兒是聽不懂英文的,可孩子為什么喜歡看外國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合肥 李玲
合肥 李玲:
由于現(xiàn)代家庭較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以及孩子對各種信息的內(nèi)化,許多孩子表現(xiàn)出心理較實際年齡成熟,只是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一些,家長沒有意識到。在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孩子對國外成人影片表現(xiàn)出偏愛,極可能不是孩子自己的選擇,而是一種行為習慣,也就是說是在看到家中大人經(jīng)常收看這類片子后的一種行為模仿,但是,對孩子而言,這是不好的行為學習。因為,經(jīng)常接觸成人信息的孩子,會把所接受的信息行為化,這使孩子在成長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存在社會不適應(yīng)問題。比如孩子從國外影片中,模仿與人見面時擁吻的禮節(jié),這就和中國的握手禮節(jié)產(chǎn)生沖突。久而久之,類似這些看似小事情的中外文化差異和沖突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孩子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和衡量標準來對待同齡孩子,從而與他們發(fā)生觀念上的沖突,這將影響孩子的人格塑造。
正確的方法應(yīng)當是按照孩子的年齡段來教育孩子,對這類表現(xiàn)出“大人氣”的孩子,家長要耐心地引導(dǎo),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尤其是需要互相協(xié)作的活動項目,讓孩子對身邊同齡孩子所做的游戲和學習感興趣;看電視時,家長應(yīng)選擇適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兒童片,這時,家長也應(yīng)盡可能地陪同孩子一起觀看,對片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和孩子共同探討。
教授 姚凱南
孩子把飲料當水喝怎么辦?
我兒子東東喜歡喝飲料,尤其愛喝碳酸飲料和果汁飲品,我想問一下,經(jīng)常給孩子喝飲料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話,喝多少為宜?
蘭州 田琳琳
蘭州 田琳琳:
適當飲用果汁,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因為從果汁中,孩子除可攝取水分外,還可以攝入維他命C、礦物質(zhì)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至于給孩子的飲用量,可參照大人的用量,大人如果在飯前喝了果汁等飲料,食欲就會下降的話,孩子也會完全一樣。對于嬰兒來講,如果多喝了果汁或碳酸飲料,肚子里面因為有飽脹的感覺,就不會想再喝牛奶了,這是需要家長注意的問題。對于稍大些的孩子,從身體容量來考慮,每天保持在100~120毫升為宜。
目前,市場上新進推出了乳兒用和幼兒用的碳酸飲料,而且還有加入礦物原料的碳酸飲料比水更適用于孩子的說法。比如孩子患感冒、拉肚子時,會喪失大量水分,這樣的情況下醫(yī)生也會推薦飲用碳酸飲料。但是,在孩子健康的時侯,還是應(yīng)該把水作為常用飲品,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如果擔心自來水的純凈度不夠,那么不妨把純凈水煮開后,放涼再來飲用。
副主任醫(yī)師 劉京嬡
孩子愛吮手指怎么辦?
女兒兩歲多了,很乖巧,但美中不足的是她非常喜歡吮手指頭,平日里除了嘴里有食物的時侯,根本都在吮手指頭,我很擔心影響孩子的牙齒,但怎么糾正都糾正不過來,請問專家我該如何是好呢?
桂林 俞萍

桂林 俞萍:
嬰兒吸吮手指是屬于原始的本能反應(yīng),嬰兒會吸吮任何碰到嘴唇的物體,但隨著孩子的成長,會開始主動用手擺弄其他東西時就會對吸吮手指失去興趣,但到了3~4歲時仍經(jīng)常咬手指,可視為不良行為習慣,改變這樣的習慣,關(guān)鍵在于從小的教養(yǎng)和有效的措施。
對于稍大點的孩子,在他們吃飽睡足后,家長可用玩具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逗引他擺弄玩具,讓孩子的兩只手總有東西玩弄。2歲的孩子在有這些行為時,家長可以與孩子邊說話,邊把手從嘴里拿出來,不可大聲訓斥,然后撫摸孩子的小手,并把玩具放在孩子的手中,讓他無暇咬手指。
孩子發(fā)生這類行為時,家長可常和孩子在一起做游戲、說話或與其他人在一起玩,參加各種活動,以此來引起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的興趣,分散孩子對雙手的注意力。
對于不吮手指就不能入睡的孩子,晚上睡眠不宜過早,可等孩子有了睡意再讓他上床睡覺,入睡時媽媽可拉著孩子的手輕輕拍打,使孩子在母愛中很快進入夢鄉(xiāng)。
糾正孩子吮手指的毛病時,一定要耐心,不可訓斥。打罵,涂清涼油、辣椒水、帶小手套等,都是不可取的,以免造成孩子緊張、恐懼的心理。
副主任醫(yī)師 劉京嬡
孩子愛問問題好不好?
我的女兒今年4歲,從幼兒園一回來,就纏著我和她爸問東問西,象:“為什么我和媽媽是女孩?”“為什么爸爸長胡子,我沒有。”“為什么云掉不下來?”等等。有時侯,我真不知道怎樣對待我這個寶貝女兒的怪問題,有人說愛問問題的孩子聰明,是這樣嗎?
西安 溫美霞
西安 溫美霞:
孩子愛提問是件好事情,是他們強烈求知欲的表現(xiàn),而且愛提問的孩子會更聰明,4歲左右的孩子尤其愛提問。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提出問題越多,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就愈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好。因此,家長應(yīng)耐心、細致地回答孩子的每個問題,但是,對問題的回答要有策略性。對于一些簡單、常識性的問題,如:“天為什么會下雨?”“樹葉怎么掉光了?”“雪怎么是白色的?”類似這樣的問題,父母可直接作答,而且要說得淺顯易懂,讓孩子聽了就明白,使孩子積累自然知識。
對于一些科學性的問題,家長最好是避免將答案直接告訴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圍繞問題來尋找答案,比如:小蝌蚪怎么變成青蛙的?這里家長就可以買來小蝌蚪和孩子一起喂養(yǎng),從而讓孩子通過自己觀察,了解到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再如:“燈泡為什么會發(fā)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個物理小實驗,就能讓孩子在探索中學到知識,從中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
副教授 曹蓉
內(nèi)向的孩子怎樣才能活潑起來
我的孩子從小就比較內(nèi)向,不太合群,我們希望孩子能活潑一點,請問專家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變得愛說愛笑起來?
黑龍江 吳靈

黑龍江 吳靈:
一般而言,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有朝氣,遇到個性內(nèi)向,態(tài)度不很積極的孩子,家長總希望改變孩子的個性。有的父母會為此讓孩子與活潑好動的孩子一塊玩,以使孩子受到感染。但事實證明,內(nèi)向的孩子若被迫與活潑的孩子呆在一塊,常會覺得壓抑,產(chǎn)生自卑感,卻改變不了內(nèi)向的個性;而責備孩子更會使孩子愈來愈消極。最好的辦法是家長要避免對孩子個性上的議論,消除他內(nèi)心的壓力;如通過讓孩子做成一件事情,鼓勵孩子建立自信心。事實證明,這樣的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往往能表現(xiàn)得非常好。以后再逐漸鼓勵他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戲。
孩子愛嫉妒怎么辦
我家貝貝6歲了,在幼兒園和家里表現(xiàn)都挺乖的,可是他的小表妹文文來了,貝貝馬上不對勁了,1歲半的文文尚且能自己吃飯,而快要上小學的貝貝卻撒嬌要奶奶喂飯。爺爺夸獎文文的時侯,貝貝就會大發(fā)脾氣,很明顯他是在嫉妒自己的小表妹文文,我想請教專家碰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勸解自己的孩子呢?
武昌 金鑫
武昌 金鑫:
嫉妒是一種復(fù)雜的情緒反應(yīng),這種反應(yīng)包含著攻擊、自卑、報復(fù)的心理,以及憤怒、羨慕等情緒。但是,嫉妒心理在人的情緒中是十分正常的。一般來說,幼兒到了4歲左右,都會產(chǎn)生嫉妒心。這是種不健康的情緒,如果任其發(fā)展,成了習慣性的行為方式,就會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造成危害。孩子產(chǎn)生嫉妒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羨幕別的孩子擁有自己不具備或得不到的東西。這時,孩子往往會因為自己比不上其他伙伴,產(chǎn)生由羨幕轉(zhuǎn)化來的嫉妒的心理,如“彬彬有一個我沒有的玩具熊”;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把別的孩子的優(yōu)點同自己孩子的缺點做比較,讓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別人,產(chǎn)生嫉妒;三是個性上的原因。如:某一個孩子因善于助人在同伴中較受歡迎,而他受到冷落,因而引起他對受歡迎孩子的嫉妒心。性格倔強、敏感的孩子嫉妒心更強一些,會動不動就生氣、撒野、爭寵、發(fā)泄積憤的情緒,或是碰到一些小的刺激,如:家長抱別的孩子,就哭泣、生氣,貝貝就是這樣,聽到大人夸小表妹,就不愿意了。
其實孩子的嫉妒是直觀、真實甚至自然的,完全不象成年人那樣摻雜著許多其他社會因素。只是孩子因為自己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一種本能的心理反應(yīng)。因此,首先不能盲目地對孩子的嫉妒心理和行為進行批評,而是要充分聽取孩子的要求和辯解,肯定孩子對的方面;再者就孩子的思維特點而言,兒童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具體的形象思維,尚不具備對事物進行全面分析的能力。因此,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嫉妒簡單地歸咎于自己或所嫉妒的對象,而不去考慮其他因素。對此,家長應(yīng)幫助孩子分析他們和所嫉妒對象之間的差距及其原因,使孩子能正確地與他人比較,用積極的方式縮短差距,最終化解孩子內(nèi)心的不平衡。
另外,家長要注重在一點一滴中,培養(yǎng)孩子豁達樂觀的性格。在平時,要有意識地教會孩子懂得人與人之間客觀存在的差距,并讓孩子懂得各人都有各人的優(yōu)勢,但同時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各方面都比別人強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引導(dǎo)孩子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正視和欣賞別人的長處,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副教授 曹蓉
孩子挑食是慣得嗎?
曉曉很可愛,他爸爸對他格外疼愛,吃飯時這孩子挑食,他爸爸就常將他喜歡吃的東西放在他夠得著的桌邊。時間一長,曉曉見到桌上有他喜歡吃的菜,不由分說地就端到自己面前,絕不會顧及爺爺、奶奶或別的客人。隨我出去做客時,曉曉也是這樣,他爸爸卻認為,只要孩子能好好吃飯就行,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xiàn)不算什么大問題,我一直覺得孩子這樣做不合適,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開封 劉亞楠

開封 劉亞楠:
其實,孩子在餐桌上的這種表現(xiàn)是由于父母親總代替孩子做打算造成的,現(xiàn)代家庭中這一現(xiàn)象非常普遍。當家長順理成章地將好吃的飯菜端給孩子時,孩子也就往往順其自然地接受了這種“愛”。長期下去,孩子會認為別人給他的愛是天經(jīng)地義的,接受別人的愛也是理所當然的,卻完全不懂得別人也需要愛,更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這將深刻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yīng)性。
另一方面,孩子的自制力差,家長稍微遷就一下,孩子就可能依著自己的性子去發(fā)展了。因此,在平常教育孩子時,不可因愛而過分地順從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有自私行為時,應(yīng)因勢利導(dǎo)地進行教育。讓孩子自始至終地明白一個道理:要想讓別人愛自己,自己首先要去關(guān)心、愛護他人。
副教授 宋靜
給孩子喝牛奶需要定量嗎
我是一位新疆家長,有一個3歲的男孩,可能是我們這里的飲食習慣吧,象愛喝牛奶、愛吃肉,我的孩子也是這樣,把牛奶當水喝,沒有限量。但最近聽我一個朋友講,喝牛奶最好是定時定量,請問專家是這樣嗎?
新疆 劉海云
新疆 劉海云:
牛奶是需要定量的。
牛奶是良好的蛋白質(zhì)食物,鈣的含量也很豐富。因此,有的家庭在孩子口渴時,會讓孩子把奶當水喝,算下來孩子每天能飲用1升左右的牛奶。
那么這樣一天一升的話,僅是牛奶就可以把孩子的肚子填滿了,勢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按1升牛奶能產(chǎn)生600卡的熱量來計算,以及按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一天大致需要1200千卡的熱量來推算,一天1升牛奶就占了孩子一天所需能量的1/2。
另外,喝過多的牛奶,也會得貧血,因此,孩子的飲食應(yīng)該多樣化。至于牛奶的攝取量,一次200~230毫升,一天為400~500毫升最合適,而孩子口渴時,還是應(yīng)該給孩子用水來解渴。
副主任醫(yī)師 劉京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