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資料:
2002年7月份-8月份、10月份-11月份,深圳市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兒童心理保健科的龔建華副主任醫師兩次向幼兒家長和幼兒園老師以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羅湖區范圍內的3-6歲學齡前兒童進行心理行為調查,總共收回有效問卷近9000份。9000例的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篩查樣本,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深圳市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為方面的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按照兒童心理問題發生率的高低排序,位于前五位的分別是:行為問題占25.8%,情緒障礙占21.3%,語言發育不良占17.2%,進食障礙占16%,睡眠障礙占6.7%。其中15%的幼兒需要就醫矯治。
為3—10歲孩子做心理咨詢,比為成人咨詢難度更大,因為孩子都是被帶來的,而且往往充滿了緊張、焦慮,甚至恐懼——僵硬的身軀,垂著頭,少有的安靜,惶惑的神情,“我沒病,干嘛要看醫生?”
心理咨詢強調主動性,沒有自愿哪來主動?所以,對于孩子的咨詢,首先是讓孩子想咨詢,讓孩子不怕咨詢!因此有必要在咨詢前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活動,這些活動類似于體育運動中的“熱身”,可以在咨詢中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從而讓心理咨詢順利進行,并取得滿意的效果。
讓孩子知道心理咨詢是怎么回事
有的父母為了不給孩子壓力,于是“騙”孩子出來玩。結果孩子走進來看到心理咨詢的牌子,竟然大哭大鬧起來,可父母仍然不承認,說是路過問問也好。孩子并不了解心理咨詢,父母如此謹小慎微,反而給咨詢蒙上了一層神秘而且有點可怕的面紗。所以在帶孩子來咨詢前,請務必用孩子能懂得的語言告訴孩子去干什么,除非他們確實不可能懂(比如孩子還是嬰幼兒或其智力發育遲滯等)。
“兒子,最近你的功課好像很多,有沒有辦法做得快一點,使學習、娛樂兩不誤?”
“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到底怎樣?有沒有辦法提高上課興趣,使你學得更好一點呢?”
“我相信我的孩子肯定是聰明的,但怎樣讓聰明的腦子轉起來呢?”
……象這幾種啟發性的表述方式是可取的。
提前預約
第一次咨詢時,要填寫一些必要的咨詢表格,做相應的心理測試,了解孩子的成長經歷,因而需要更多的時間性。因此家長最好事先選好咨詢機構,進行電話預約。如果有特殊要求,比如希望咨詢師具有某些特點(包括性別、年齡、語言、性格方面的要求),希望家長與咨詢師先單獨交談等,都可以在預約中講清楚。比如,對于一個缺乏母愛,而父親又暴躁、冷漠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講,權威性的男咨詢師很容易使孩子因恐懼而使咨詢沒有任何結果,但是溫和型的女咨詢師則很容易走進孩子的心靈。
家長勿下斷語
在沒有專業人員診斷前,請先不要妄下結論:“我帶孩子來看‘多動癥’”、“醫生,你看我的孩子有‘自閉癥’嗎”……不要讓孩子帶著“帽子”或不必要的包袱來咨詢。咨詢過程中,對孩子的情況描述一定要恰當,不要用貶損的語言,如:這孩子太膽小,沒出息;這孩子尿床,不知道丟人;這孩子愛惹事,將來準得進“號子”等等,更不要當著咨詢師訓斥孩子,揭孩子的短,讓孩子在咨詢師面前自卑退縮,這些都對咨詢效果有負面影響。約好咨詢時間,一定要按時到達,一是對咨詢師的尊重,二是因為有時咨詢的家長很多,遲到了就會等待許久甚至排不上隊,白跑一趟,如果遇上特殊情況,我們立即給咨詢師打個電話予以說明,改變一下咨詢時間。還有要注意對外保密,避免有些口無遮攔的人隨意亂說,使孩子受到傷害。
帶好必要的東西
心理咨詢強調咨詢師要在充分了解來訪者的基礎上,作出合理分析,并給予其必要幫助。但畢竟每次時間有限,所以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使咨詢師更完整地了解孩子,更有效地完成咨詢,你可以根據孩子需要咨詢的問題,帶些必要的輔助材料。如果是學習問題,你可以帶上孩子的學生手冊,以及試卷、作業等。這些材料可以比較完整、具體地反映孩子的歷程,幫助咨詢師判斷孩子是從什么時侯開始掉隊的、可能是什么樣的學習能力問題及老師對孩子的綜合評價如何等。
另外,如果你曾有過咨詢經歷,那么帶上已有的測試、診斷資料(諸如涉及智力、體格、營養狀況等的資料),將是非常明智的。當然,如果你不知道究竟應該帶什么,你也可以在預約電話時詢問,看是否需要什么輔助性材料。
每次咨詢治療后,咨詢師會交代一些注意事項或布置一些家庭作業,這些對于鞏固咨詢效果,改變孩子的狀況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應該按照咨詢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去做,平時,你也要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的變化,鼓勵孩子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并能詳細地將孩子的變化告訴咨詢師,使咨詢師能夠準確掌握情況,及時調整咨詢治療方案。
以上幾點“熱身”方法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在決定帶孩子來心理咨詢時,還要積極爭取相關的成員(如其家庭成員)共同來咨詢,共同完成咨詢師布置的“作業”。同時,還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將成功的期望放在一次心理咨詢上。最后,別忘了心理咨詢前的身體準備,你和孩子都要休息好,保證在咨詢的時侯頭腦清楚,精力旺盛,測試準確,反應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