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六歲,是孩子良好品質形成時期,是聰明才智發展關鍵的又是極不穩定的階段,所以做父母的教育孩子要有耐心、有信心。
孩子的缺點與錯誤,起初往往是由于分辨不了美丑,區別不開善惡,認識不清真偽而造成的。只有根據孩子的認識特點,采取容易接受的形式,向孩子講清道理,正面引導,使之從思想上明辨是非、好壞,才能調動他(她)自覺改正的積極性。
要和孩子溝通感情,就要和孩子交朋友,建立一種完全平等的朋友似的父(母)女關系,不應居高臨下地訓斥孩子,而應該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
父母不能因為孩子愛玩而指責、訓斥他們,相反應該為他們開展多種游戲提供條件。
對孩子的淘氣不要簡單地責備,而要問清原因,講清道理,滿足他的好奇心,幫助他增加常識,并引導孩子去進一步觀察思考。
為了對孩子負責,對社會負責,家庭要對孩子進行關心愛護父母的情感教育。
教育孩子不說謊,要注意從小事上開始。
孩子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又無經驗,經常嚇唬,使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甚至夜間夢驚。
孩子從小和書做朋友,可以變得聰明、智慧、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