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初是孩子的身體與心智相協調的時期,這時,新生命處于最重要的初級塑造階段,也是新生命身體與情緒智能發展最快的時期。如何抓住這個重要時期,把孩子塑造成一個優秀的、有用的人?對此,我們在本文中將對幼兒身心健康的培養綜合為八個良好的習慣。
一、同情心的培養和建立
首先,要教會孩子富有同情心,因為孩子只有具備了同情心,才會很自然地為他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家長可以從讓孩子多想想別人的感受來逐步建立起孩子的同情心,比如,讓孩子為生病的小伙伴講故事,或在公共場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同情心會通過這種關愛他人的行為逐步發展起來。家長應使孩子充分體會到樂于助人、與人為善,彼此接納的快樂。最后,就是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家人和他人的關愛。孩子是杰出的觀察家、模仿家,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
二、獨立習慣的培養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嬌小柔弱,讓家長不由得要傾盡全部身心呵護孩子,但是生活上的過度保護和無微不至的照顧,會把孩子許多天生的愛探索、嘗試的興趣和動手的能力扼殺了。珊珊的爸爸去世后,媽媽倍加疼愛她。珊珊4歲時,媽媽還是親自喂她吃飯,給她穿衣穿鞋,珊珊上幼兒園后,老師告訴珊珊媽媽:珊珊不會自己吃飯、扣扣子、穿鞋,而和她同齡的孩子做這些小事卻做得很好,相比之下,珊珊顯得手忙腳亂,而且很可憐。
最重要的是,這種過分的愛和給予會帶給孩子致命的打擊,使他覺得自己是無能的,對家長有很強的依賴感,而且孩子還會以此判斷自己在媽媽心中占據位置的大小,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由于離開母親的悉心照顧,他會強烈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沒有勇氣和同學在一起,養成自卑、怯懦的性格。因此,家長應學會適當地放手,讓嬰幼兒獨立地成長。在日常生活中,讓他自己體會冷暖與穿衣的關系,饑餓與食物的關系,游戲與樂趣的關系。家長對待嬰兒的態度應是幫助嬰幼兒全面提升他與生俱來的潛能,為他創造適宜的環境,給他提供學習的機會。讓嬰兒自己去體驗成長的歷程,不能替代,更不能嬌慣。
三、誠實公正的習慣
誠實公正是一個人心靈純潔的信譽卡,將被攜帶終生。在誠實與否的問題上,家長要注意區分“說謊”和“幻想”是完全不同的。兒童常會把自己想象的事物當作真實的事告訴別人。對于孩子的說謊,家長應讓孩子懂得知道:說謊是一件丟人的事情。但是想象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卻是快樂的事情。比如,鼓勵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人物和情節改編故事。這樣做一方面符合了孩子善于想象的天性,又給了孩子可以說心里話,自由表達的機會。對于家長而言,在孩子面前家長一定要嚴格自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給孩子創造誠實、公正、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四、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習慣
嬰幼兒有建立自尊的能力。0~3歲的成長過程是孩子發展自信心的過程,這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剛開始的時候,家長應和孩子一起確立一個較易完成的目標。比如,和孩子一起把一個較為復雜的任務分成幾個小的任務,便于孩子完成任務的同時,幫助孩子確立成就感。孩子需要成功的體驗。當然給孩子確立的目標一定要切實可行,這個目標既是孩子能達到的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在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賞識自己的發展,從而使孩子看重自己。保護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需要家長用積極的眼光、賞識的態度和一份耐心來對待孩子。
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輕易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替孩子解決他們能做的事,是對孩子積極性的最大打擊。因為這樣做會使孩子失去實踐的機會,使他們喪失自信和勇氣。家長這種“無私的幫助”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權利,而樂觀、自信、積極向上是孩子最珍貴的成長要素。因此,家長應讓孩子獨立完成學習的過程,使孩子感受到積極做事的樂趣,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將積極的心態養成一種習慣,形成將來為人處事的態度。
五、精益求精的習慣
孩子天生就對周圍的事物和環境抱著強烈的興趣。但是,如何將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起孩子對事物恒一的探究欲和精益求精的習慣。
首先,家長要善于觀察孩子,及時發現和引導。在孩子做事的時候,應要求孩子做一件成一件,以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鍛煉孩子堅毅的品性。其次,不管這件事有多么微不足道,別忘了給孩子一個獎勵(未必是物質的)。
六、整潔有序的習慣
當孩子懂得把東西放整齊時,就是他在管理自己,懂得去幫助別人的開始,他將自己管理的越好,就越有益于與別人相處。孩子長大后,會成為一個做事有條理,有秩序的人。一個辦事有條理的人,盡管只具備普通的能力,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而那些很有能力,辦事卻沒有清晰的條理和嚴格的秩序是無法取得成功的。
七、培養孩子禮貌和友善的習慣
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說的是修道士巴勒斯死的時候,一個天使負責送他去地獄的某個合適的地方。但是,他待人和藹可親,無論他走到哪里,都結交了許多好友。墮落的天使跟他學習禮儀,甚至好的天使也不遠千里來看望他,和他生活在一起。他被轉移到地獄的最低層,但結果還是一樣。他發自內心的禮貌和友善讓人不可抗拒,在他的影響下,地獄都快成天堂了。最后,天使只得和巴勒斯被送到了天堂,并作為一個圣人被尊奉起來。我們看到:禮貌和友善足能彌補一個人生來所有的缺陷。這是孩子個人品質中最重要的素養。而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培養孩子這一習慣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式。
八、責任心培養和建立
一個對培養孩子責任心非常有幫助的方法就是:在家中和幼兒園里,讓孩子擔當有意義的角色。如輪流擔任老師的助手,或者通過共同設計家庭建設計劃,比如家中每月的花銷添置。此外,家長可以向孩子倒倒“苦水”,象家事的煩瑣和工作中的苦惱,讓孩子從小懂得父母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讓孩子產生為父母分憂的念頭,并采納孩子有價值的建議,以此激發孩子的責任感。
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就是對孩子的全部教育方式,但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父母要有耐心和毅力。通常孩子對學會一種小把戲,會興趣濃厚,但過一段時間,沒有新鮮感時,就不想再堅持。這里家長就要注意:教給孩子良好的習慣,并讓孩子明白,光學會是不行的,而是要堅持下去,每日必做。
習慣是人類的第二天性,孩子擁有的好習慣越多,人生也就越美滿,越成功。從新生兒開始,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編者建議
請媽媽用顏色紙把文中的八點好習慣寫出來貼在墻上,以此自律父母的行為,要求孩子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