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嗖”地一聲,一粒塑料螺絲象“飛行器物”似的在我眼前一閃即逝……,又是哪位調(diào)皮的小家伙在“故技重演”,依然把老師的那句“放回籃子”的淳諄教誨當成了“耳邊風”,倒霉的是那被重重“摔倒”在地的積木。
我的心隨之“咯噔”一下,在迫不及待中下意識地放眼尋找“目標”,一個不安的眼神映入了我的眼簾,怎么?又是他?上次因為他的帶領(lǐng)大伙兒竟然都爬到桌子底下的地板上玩耍打鬧了起來,后來要不是遭到我厲聲批評才知改過的“小胖子”徐勇?這可是個比較難纏的孩子,尤其是他那一邊“哭叫”,一邊“翻白眼”的“不良舉止”至今還歷歷在目……。事己如此,我只好作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等待著與他之間這場“戰(zhàn)斗”的打響。一秒、兩秒,我用最嚴厲的目光盯著他,空氣似乎在我坦然邁進的步伐中凝固了。此時此刻,周圍的小朋友正沉浸在搭積木的勃勃興致中,全然沒有在意我們兩個,更不可能知道接下來將會發(fā)生些什么。似乎就在這轉(zhuǎn)念之間,出乎意料的情況發(fā)生了,一向決不輕易承認錯誤的徐勇竟然沉默了。
只見他偷窺了我兩眼后,小手不住地指著遠處的積木籃子,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臉上寫滿了一種想解釋的,無奈的歉意和失魂落魄,也許事情不會那么糟糕?!靶煊滦∨笥选?,我努力了一番以后,終于把聲音降低了下來,“你想把積木“飛”回籃子,對嗎?”他點點頭,“可惜我沒有飛準”……“老師,我撿起來,好嗎?”原來如此,我“如釋重負”地笑了笑,他也樂了。孩子心情的改變是如此之快,說變就變,仿佛是三月里的“小雨”,沁人心脾。
這場對立的“戰(zhàn)斗”就這樣煙飛云滅了。我不禁暗暗幸慶自己,一方面感慨剛才及時作出的“轉(zhuǎn)變”之舉,一方面也深深地觸動著仍然忐忑的內(nèi)心。也許,在我們?nèi)ソ逃?、影響孩子行為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用對立的方式責問他們,得到的往往只是暫時的“屈服”或者“反抗”罷了。假如我們退一步的話,以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來接納孩子的一些行為,多去了解一些孩子這樣或那樣的動機,則會解開彼此的心結(jié),拉近與孩子的距離,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影響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