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全球第六大釀酒國。南澳洲省為澳洲最大的葡萄酒產地,現今南澳的葡萄酒年產量大概是全澳洲的60%左右(1940至50年間占全澳洲的75%之多)。在過去十年,南澳的葡萄酒出口銷量取得大幅增長,平均每年有21%的升幅,使葡萄種植及釀酒業成為南澳的經濟支柱。
屈臣氏酒窖于三月期間舉行南澳洲美酒節,并舉辦了一次南澳試酒會,特別介紹南澳五個頂級釀酒區的多款佳釀,包括:巴羅莎谷(Barossa Valley)、克拉爾谷(Clare Valley)、古納華拉(Coonawarra)、麥拿侖谷(McLaren Vale)及阿德萊德山(Adelaide Hills)。
巴羅莎谷(Barossa Valley)位于南澳省會阿德萊德(Adelaide)以北大約一小時車程,由于天然條件優越,巴羅莎谷吸引了超過四十間釀酒廠扎根于此。澳洲酒王格蘭奇(Grange)也是主要采用這里的葡萄釀制而成。巴羅莎谷出產的切拉子(Shiraz)以飽滿甜美聞名。試酒會上展出了四款來自巴羅莎谷不同釀酒廠出品的切拉子,當中包括全場售價最高的Henschke Hill of Grace 1990。色澤呈深紫紅色,果香濃郁,入口豐厚,果味均衡,風格典雅,帶烤多士及巧克力味,丹寧柔和成熟,回味悠長。
其余的三款切拉子包括Dutschke Willowbend Merlot Shiraz Cabernet 1999、Elderton Barossa Shiraz 2001、Ebenezer Shiraz 1998,后兩者是典型的切拉子,前者具有更柔和的層次。
古納華拉(Coonawarra)區位于南澳最東南部,屬涼氣候地區,地勢平坦,由于土地肥沃,酒商都喜歡在這里大量種植名種葡萄。包括:莎當妮(Chardonnay)、長相思(Sauvignon Blanc)、薏絲琳(Riesling)及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厚厚的紅土層令生長在這兒的赤霞珠一枝獨秀,是全澳洲最上乘的赤霞珠產區。兩款古納華拉的赤霞珠當中,以Wynns釀酒廠出品的Wynns Cabernet Sauvignon 1998表現最突出。酒色棕紅,黑加侖子芳香怡人,微帶木桶香氣,丹寧柔順,回味長,可算是價廉物美的選擇。相對來說,Zema Estate Cabernet Sauvignon 1999則稍嫌果味不足,簡單,回味較短。
克拉爾谷(Clare Valley)位于巴羅莎谷(Barossa Valley)的西北面,地勢窄長陡斜,跟地勢平坦的古納華拉(Coonawarra)形成強烈對比,最適宜種植薏絲琳(Riesling)。此處的釀酒商規模都不大,大約有二十五家,除薏絲琳外,還有出產切拉子及赤霞珠。
麥拿侖谷(McLaren Vale)距省會以南約45分鐘車程。此處集合了很多新和舊的小規模釀酒廠,甚具潛力挑戰巴羅莎谷的地位。Rosemount GSM 2000是由格納(Grenache)、切拉子(Syrah)及Mourvedre 三種葡萄混和而成,酒色呈深紫紅,果香怡人,微帶薄荷香氣,入口舒滑,丹寧充足,回味長。同區的renberg The Money Spider Rousanne 2002淺黃帶青色,果味足,微甜不酸,回味稍短。
阿德萊德山(Adelaide Hills)位于省會東北面不遠,Shaw Smith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2000,微帶花香及奇異果香氣,酸度足。
澳洲雖然沒有在法規上強制訂定產地限制,但澳洲很多釀酒廠近年已開始重視產區的特殊風格,以南澳洲而言,我們明顯可體驗到巴羅莎谷切拉子的豐厚;古納華拉赤霞珠的纖巧細致;克拉爾谷薏絲琳的礦物氣息。
地位足與格蘭奇(Grange)匹敵的Hill of Grace,酒質典雅均衡,當然不會令人失望;但即使是價格廉宜得多的Wynns赤霞珠和玫瑰山莊的GSM,質素也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