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了,位于上海虹許路的那片住宅區就叫古北新區,它們是最先推出的商品房中的佼佼者,購買者中不乏來滬投資經商的外國人士,當然不少有錢的中國人也在那里露了富。現在看來,那地方似乎有點落伍了,但仍不失其高雅的品味,它在當代上海住宅發展史上會留下重重的一筆。
說古北小區的高雅,是因為它仍在發展,特別是周邊各種配套設施的完善,就更具備了強盛的生命力。新近出現的一條虹梅路休閑街,令人刮目相看。新的建筑物造好之后,這里還留下了一條鐵軌,平時隱蔽著誰都沒有注意到。鐵軌是早先造好的,誰也不敢拆,大片改造的時候,也無人敢動它一根枕木。但上海是寸土寸金之地,殘留的鐵軌占據可約1平方米的土地,都是黃金啊,不可能讓它沒有理由地“休閑”下去。說到底,鐵軌是曾為一位偉人出行鋪設的,既然沒有人說過不能拆,何必自己設置禁忌呢?很好,終于設計出了一條休閑街。鐵軌拆去了,鋪上了漂亮的地磚,走上去平展舒適,旁邊侍候這條小街的是30幾家大小不一的商店,主要是酒吧和菜館,沒有一家雷同,既有異國風情,又有中華特色,可以滿足不同口味好奇心十足的顧客的需求。
一位法國人娶了一個中國老婆,在這條街上開了一間面包房,自己動手烤制各種法式面包,從早忙到晚,錢是賺了,但卻累得差不多抽不出時間抽煙,從此倒是戒了煙。有朋友勸他雇幾個徒弟,他說并不是不想雇,而是怕烤出的面包不正宗,最主要的是他的確愛這個活,將烤制家鄉面包作為一種藝術享受。怪不得呢!
與這位法國老兄見解相同的大有人在,那些在上海做出品牌的飯店老板看中此塊地方,紛紛開出小型分店,向世界各國的朋友展示中華烹飪藝術。因為到這條街上來的客人有一半上是古北小區居住的外國人。
精致、正宗是這條街追求的整體風格。環境幽雅、歐美特色、兼容并蓄是虹梅路休閑街的文化追求。所以休閑街的主管部門不·向外張楊,以便控制人流,力圖使休閑街清靜恬然,遠離人聲鼎沸,仿佛身處鄉間小鎮。這樣的經營思路著實讓人耳目一新。現在有些原本清凈的鄉間小鎮,古意頓失,人流洶涌,全奔一個錢字而去。虹梅路休閑街反其意而用之,完全是鬧中取靜,實在是難能可貴。
聽說這里正在悄悄地進行一樁“復舊”工程:街中央仍鋪設舊鐵軌,讓鐵軌的縫隙之間長滿小草野花。中央廣場上停一節舊車廂,是仿造偉人毛澤東曾經坐的那節火車車廂。車廂只供參觀或者是做閱覽室,不得而知。不知道哪一天工程會完工,估計是不會發布什么消息的。但不管是否有消息發布,只要真的出現了,那就會是一個景點,是一處遺跡,我肯定會悄悄地去看一看。好消息總是會不脛而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