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戲臺上的風光并不意味著,后臺就沒有勾心斗角和爾虞我乍;也好像風光無限被端上餐桌的菜,在后廚不過也就是庖牛解羊的腥膿血水,當我告別苦讀日子,終于踏上異國土地的時候,我知道在高大的埃菲爾鐵塔下,我要開始殘酷的留學生活。
說起來,我的生存條件其實比同樣初到法國的留學生要好很多。首先,我在國內讀了兩年的法語,來法也屬于公派。說到法語學習呢,純粹是屬于利用工作之外業余時間,自學成材熏陶個人情操的。
說到法語,有人說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適合當情話說。但照大多數人的觀點,法語里小舌音很多,說起來快得跟吃餛飩似的。肺活量大,會游泳的人,學法語正合適。
讀法語期間,認識了不少一心向往法蘭西的美眉,她們浪漫電影看太多了,以為走在香榭里舍,隨便一招手,就有成群的帥哥拜倒在她們的石榴裙下。
說實話,來法國那么久,像電影里常提到的浪漫又風情萬眾的法國女人或者法國男人,我還真沒遇到過。我所遇到的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少男少女,大爺大媽?;蛟S馬路是難得見到風情女郎的,那些巧目盼兮,不過是蒙太奇的手段。為了不辜負這干凈的藍天、古老的建筑和幾個世紀來風華正茂的美名。
繼續說我,在公司里得到赴歐洲留學的機會,而地點正是法國,當然我在業余用來劈情操的流利法語也幫了我大忙,雖然不用像其他人一樣為,TEF而心驚肉跳,但是我知道生活永遠是嚴峻的。我開始為未來在法國的生活,進行籌備和謀劃。咨詢了網上認識的一個朋友,知道在我去的九、十月份是租房最不樂觀的進段,換句話說是高峰期,你不狀僅要和很多歐洲留學生競爭,甚至法國的白人也有不少在這個時候租房,如果你是房東,你當然寧可把房子租給有正當收入的本國人,而不是一文不名的留學生。
當時我做了兩手打算,進學校先登記學生宿舍,有9—12個平方米的單間,150法郎左右。算是實惠又便宜的。但是如果等候太久排不到就只能先租外面的房子,其實我個人也是比較傾向于居住在外的,畢竟可以遠離相對純潔的校園,而更加緊密更加貼近地和法國人民搞好關系,當然這一切靠運氣。
果然,宿舍的登記名單比我想象中還要長,我只能查詢當地的“歐洲時報”等先尋找一些華人房東,后來經人介紹,在遠離學校十幾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家臨街的屋子,二樓。有陽臺。還被主人刷成白色,在艷陽高照的日子,會恍惚自己的某個地中海小島……為了這份遐想,租了!
當時的我,豪氣干云根本沒想到法國人民一下子就要一年的房租。他們的理由很簡單,房子肯定不會跑,鑰匙全都配給你了,但是問你討房租卻是一件不讓人愉快的事,所以一次性付清吧——那是我第一次領略浪漫民族的精明,當然房東太太還是很風姿綽約的,這是我后來才發現的。
租房,上課,半年后到公司安排的合作公司學習,總得說來一路走來還是頗為順利的,但個中艱辛不過是被樂觀的我拋到腦后而已。公司的津貼是非常微薄的,領導們只考慮到你可能偶爾去咖啡館喝杯咖啡,熏陶點“咖啡館文學”,卻絲毫沒想到像我這種熱血青年還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假期里我為其他公司兼職出外快,熬了幾個通宵,得到了一筆收入,用這筆錢使我的“南法之行”成為我難忘的經歷。世界上真有如此美麗的城鎮和海濱,讓人感覺時光緩慢的就像手中緩緩流出的沙。
當然走在巴黎的街道上又是另外一種味道,真正的都市,時髦而不摩登,現代而不前衛,每一個細節都有著悠遠的味道。我愛巴黎的建筑,勝過街頭寥寥的美女。
寫到最后還是要酸一句,畢竟所謂戰斗的日子,更多是心理的狀態,而并非實際的艱苦,相信經歷過高考,經歷過失戀,經歷過異地工作的人都完全能夠勝任法國的生活,如果你也選擇來法國,那真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