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處理
在家中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吃錯了藥物,千萬不要驚惶失措,冷靜地分析發病的原因,通過快速、簡單處理后,立即送醫院進一步處理。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采取如下三點應急措施:
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一至二小時內,可采取催吐法。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后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亦可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品,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進迅速嘔吐。另外,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發嘔吐。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服下。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燙傷緊急處理
將受傷部位迅速浸泡于冷水中,或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充分泡濕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沾粘住部分。避免將水泡弄破。
用清潔干凈的床單或布條、紗布等輕蓋受傷部位。不要在受傷部位涂抹米酒、牙膏、草藥等,這些東西不但容易引起傷口感染,還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燒傷的處理
一般澆傷立即用于凈的冷水或生理鹽水(1000毫升冷開水加9克食鹽)沖洗創面20分鐘;如創傷較臟可用醋或肥皂水輕輕擦洗;創傷表面可涂抹燒傷膏,然后用干凈紗布包好;如創面已起水泡,不要擠破,可用干凈布蓋好,讓泡內水分慢慢被吸收。
頭面部燒傷成面積較大的嚴重的燒傷創面不要涂抹任何藥物,立即送醫院處理。
外傷處理
磕碰跌傷、刺傷,一般傷小、出血量不多時,可用冷水或生理鹽水將傷口沖洗干凈,再涂些碘酒消毒。根據情況選用膠布或用消毒紗布包扎。
割傷傷口較小,可用“創可貼”膠布包扎;傷口較大、出血較多的四肢割傷,可將傷口沖洗消毒后,用多層消毒紗布做成較厚的軟墊,再用繃帶加壓包扎起來。并將出血肢體墊高和壓迫傷口上端(近心臟端)以利止血。繃帶包扎時不宜過緊,1時左右應松開繃帶檢查傷口,以免阻斷血流引起肢體壞死。如傷口較深較臟,出血較多,傷口不易自己處理,特別是面部創傷,應立即送醫院處理。
孩子從高處摔傷或碰傷,有可能會造成腦震蕩、顱內出血、內臟出血或體內臟器受傷,所以一定要嚴密觀察孩子有無異常情況,如嘔吐、臉色蒼白。冷汗淋漓、呼吸急迫、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進食減少等,若有上述癥狀立即送醫院檢查治療。
眼內異物處理法
當昆蟲、沙土、細屑等進入眼內,萬勿用手揉擦眼睛,以免異物擦傷眼球或陷進去,造成視力障礙甚至失明。應輕輕將上眼皮向前拉,使眼皮和眼球之間有一點空隙,讓淚水向下沖刷,有時幾秒鐘后即可將異物排出。
如果異物在眼球或上眼瞼內,可讓患者眼睛向下看,將上眼皮翻起,用棉簽蘸上眼藥水或鹽水將異物取出;如果異物在眼球或眼瞼下邊,用手扒開眼瞼即可發現異物,可以方便取出;如果找不到異物,而異物感卻很強,則可能是異物嵌入了角膜(黑眼珠)上。這時就應該去醫院請醫生處理,切忌用指甲、火柴梗等胡亂挑剔,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傷和將病菌帶入引起發炎。
如果進入眼內的異物是石灰、強堿、強酸或是洗潔精等有刺激性的物質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清水仔細的沖洗15分鐘,然后請醫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