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我和K老先生聊起了一代球王李惠堂。
K老先生也是有點傳奇色彩的。他在舊上海的公眾形象是大戶人家小開兼足球老板兼蟋蟀天王(他用一幢房子專門養蟲,蟲盆標記為“天”字,人稱天王巨星)。不過20來歲,就接收了祖輩的一筆巨產,成了某房地產公司經理;生性卻是豁達不羈,廣交朋友,尤愛玩樂,很有點王公貴胄的遺風。想當年,譽滿海內外的上海足球民間團體東華足球會,他就是為數不多的幾名董事之一,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大贊助商。假如再列舉其他董事,如中國國貨銀行經理宋子良、太平洋保險公司經理丁雪松、中央銀行副經理胡梅庵等,還有先后擔任名譽會長的上海市長吳鐵城、宋子文,就能說明更多的問題了。無怪乎當年的上海球將和球迷都熟知K老先生這個名字。
我在1990年夏天拜訪他,是因為我正在修改一本關于蟋蟀的書,想討教一番。他那時剛當上市政協委員,老驥伏櫪,又在辦一個什么公司,地點就在原來人民廣場大道的高樓上。老人滿臉皺紋如雕刻一般,精神卻健旺矍鑠。穿了一件血紅的T恤,褲縫筆挺,氣度非凡。奇怪的是,談起蟋蟀,他卻是支支唔唔,不愿多言。(我后來才知道,他人生中有一段挫折與蟋蟀有涉。)突然,他送給我兩張足球賽門票。滔滔不絕,談起球道,見解精辟。果然是熟諳中國足球圈子六七十年的超級內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談足球,我的興趣也很濃烈。七拉八扯,他感嘆一聲:“上海還是要出球王啊!”
于是話題就轉到舊上海一代球王李惠堂。
我說(以下簡稱我):上海灘是不是流行過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K老先生說(以下簡稱K):上海灘球迷歡喜軋鬧猛,報紙上筆頭一花,就傳開了。
我:你看過李惠堂踢球嗎?
K:我和他是同時代人,歲數是他大一些,當年哪個好手我沒看過?舊上海最出名、最受歡迎的2支華人球隊,一支叫樂群隊,后來改名樂華隊,隊長就是李惠堂,后來樂華隊在1930年解散了。東華隊1931年成立,1952年結束。東華隊在上海出盡風頭20年。可以說,李惠堂的樂華隊和東華隊是滬上雙雄。
我:聽說李惠堂一腳踢破球網,出了名,被稱為球王?
K:球網怎么會踢得破?除非球網本身就不牢了。上海灘還傳過東華隊孫錦順踢破球網,綽號叫“鐵腳”。這僅僅是形容罷了。李惠堂的絕技,是大禁區內倒地臥射,力道足,角度刁,一眨那之間出現,幾個難度極高的動作做得出、做得難、做得巧,靈氣進發,出神人化。說老實話,幾十年來,我再也沒見過哪個球星能不斷使出這一招。天才球星可遇不可求,百年難見。
我:有資料說,李惠堂從18歲踢到43歲,25年中踢進的球超過1千個,超過巴西貝利。最多一場射進14個球,連中三元的至少二、三十次。多年以前國外有一家雜志評出世界足壇歷史上5位球王:巴西貝利、英國馬修史、西班牙斯蒂芬努、匈牙利普史卡斯,還有李惠堂。
K:我沒看過資料,不清楚。
我:那他究竟如何成名的?
K:這要聯系到舊上海20年代的足球環境。上海開埠以后,踢足球的都是外國人,僑民和兵士最多,后來教會學校、大學也開展足球。到了20年代前后,社會各方面組織起來的華人球隊很多了,球技也好了,可以同外國人踢踢了。但那個時候,上海的足球比賽主要是外國人的上海西人足球聯合會,簡稱西聯會組織的,水平最高的是每年的史高托杯賽、國際杯賽、甲組賽,還有埠際賽。參加埠際賽的“上海隊”,其實沒有一個上海人,清一色外國人。盡管上海人自己也組織了中華足球聯合會,實際上,還是外國人獨霸上海球界。李惠堂是廣東人,出生在香港,1925年到上海踢球,參加樂群隊,第二年樂群改組為樂華隊,他當上隊長。因為在這以前,他已經有名氣了。此前2年,他就在香港踢南華隊,代表中國隊到日本參加第六屆遠東運動會,結果中國連續5次拿到足球冠軍。后來南華隊到澳州比賽,澳州發給李惠堂“表演最佳特獎”的金獎,報紙上就叫他“亞洲球王”。李惠堂參加樂群隊,第一個遇到外國來訪的對手是朝鮮高麗隊,結果李惠堂獨進3球。不多久,上海舉行萬國足球賽,李惠堂參加了中華足聯組織的中華隊,也是當隊長,3:2戰勝葡萄牙隊;最后決戰又同老牌國際杯冠軍蘇格蘭隊踢平。最重要的是,樂華隊在西聯會舉辦的最高級別的史高托杯賽中,4:1擊敗了九次蟬聯冠軍的臘克斯隊,大長上海華人志氣,捅破了洋人獨霸的天下,李惠堂就此在上海灘出名。樂華隊也在上海大出風頭,第二年囊括上海球界三個最高錦標:西聯會甲組冠軍、高級杯冠軍、中華足聯甲組冠軍。
我:有記載說,20年代最后幾年中,李惠堂當隊長的樂華和南華、中華足聯組成聯隊,到澳大利亞比賽,14勝3平14負;李惠堂當隊長的樂華隊出訪南洋各島,19勝1平1敗,訪問東南亞13勝4平6負。這個戰績之好是上海華人球隊歷史性的。是這樣嗎?
K:具體數字記不清,反正當時反響很大的。
我:聽說李惠堂1936年擔任中國足球隊隊長參加第11屆奧運會,還代表中國隊踢過第6、7、9、10四屆遠東運動會。
K:是這樣。
我:李惠堂穿的球衣是9號。有個酒廠老板就用商標叫“9號健身酒”,賺了不少鈔票。這事情有嗎?
K:這種情況可能會有的。商人嘛,做生意總是看市面的,怎么旺,就怎么做。
我:李惠堂從1925年到1930年在上海踢了5年球,為什么又離開上海了?
K:李惠堂到上海來踢球有點偶然性。當時,他有了女朋友,家里干涉他的婚姻,他一氣之下就帶著女朋友離開香港到上海,在靜安寺附近的一個保險公司工作。某一天他帶著女朋友看足球,樂群隊同外國人比賽。外國人勝了,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不可一勢。李惠堂退場時很光火,面色難看,正好碰到當時上海一位踢足球的朋友,朋友就介紹他去踢樂群隊。樂群隊(即樂華隊)當然很歡迎。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李惠堂這個人個性很倔強。人倔強,往往脾氣也大。有一次聯賽,樂華隊戰勝臘克思隊后碰到威爾士隊,威爾士隊粗魯兇野,踢人不踢球,場上觀眾不滿起哄。李惠堂也火了,向裁判抗議,帶頭退場。后來,樂華隊出訪歐洲,本來是去倫敦比賽,倫敦足球會不知為什么刁難他們,找借口推遲賽期,樂華隊只好兜個大圈子訪問南洋,到處奔波,很不順利。回到上海后,傳出種種流言蜚語,球隊內部也矛盾重重,渙散得很,李惠堂索性一走了之,帶著老婆回香港去了。
我:人生不如意,散發弄扁舟。他以后的情況怎么樣?
K:后來又踢香港南華隊,還是隊長。但不知怎么,又去南洋做生意。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他在香港,汪偽政府想請他當足球隊長到偽滿州國參加比賽,他不肯去,就溜到廣東故鄉五華縣。后來重慶國民黨政府請他去做過青年軍的體育總教官,1948年時,英國人請他去講過足球,還授給他英國高級教練的榮譽。
我:確是名滿天下呀!有資料說,50年代初期,李惠堂在香港帶球隊出訪前,警員從球隊行李中查出毒品,因為他是領隊,脫不了干系,進了板房,轟動香港。后來各方幫助營救他,他受到罰款處理,并且被驅逐出香港。臺灣就把他請去當足球教練。
K:聽說過。
我:因為毒品案查清楚了,又因為年紀也大了,李惠堂在1966年離開臺灣,重回香港這個出生地,葉落歸根。后來74歲去世,這是1979年。觀其一生,他大概是中國足球運動員在世界上影響最大、足球地位最高的一位。1954年當過亞洲足聯秘書長,1965年當過國際足聯副主席。
K:……(點點頭)不過,有一點,你可能不知道。這個人不光是足球天才,還是個全才。他還拍過電影,當過電影演員,電影名字就叫《2:1》,以球場為背景拍的。同他一起表演的,像龔稼農、韓云珍等,當時是上海灘明星。還有,他打網球也是高水平。他在上海時,和當時的網球名手江道章合作,得過上海華人雙打和上海硬地公開賽雙打冠軍。
我:聽說他字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好,還會作詩。出版過的書很多,《我與足球》、《我的母親》、《樂華南征紀》、《球圃菜根集》等等,特別是《足球基本技術》、《足球規律銓釋》、《足球登龍術》,理論性、針對性很強。看來,這個人文化素質很好。
K:什么叫儒將。?這個人就是儒將。一介武夫是不可能被稱為球王的。足球是綜合藝術。足球天才和全才是兩種解釋,但有時候是一個概念。足球天才,或者說球王,某個地區、某個國家,是不是一百年能出一個?難說!
我:聽君一席話,勝看十年球。球場上也看不到。太謝謝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