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榮 唐 勇
“進一步加強行業兩個文明建設,全面提升機械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這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于珍,在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表彰暨中國機械政研會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總結講話中強調的今后機械工業聯合會不可動搖的指導方針。
8月28——29日,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表彰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成立20周年大會在江蘇省徐州市隆重舉行。鄒家華、袁寶華、胡平等為會議題詞,機械工業聯合會領導于珍、薛德林、于清笈,原機械部部長何光遠,國資委監事會主席賈成炳、國資委紀委副書記邵瑛、國資委工業協會管理辦公室主任陳國衛,江蘇省副省長何權、徐州市副書記市長李文順,機械政研會副會長楊淑云、岳書學、潘崇義、機械聯合會紀委書記趙馳及來自全國機械行業的企事業單位代表共計200多人與會。何權、李文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大會表彰了榮獲“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的北人集團等106家企事業單位、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40家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政研會等30個優秀政研會、以及丁強等28位榮獲“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突出貢獻獎”的優秀個人。文明單位——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先進單位——東風汽車公司、東方汽輪機廠作了大會經驗交流。代表們到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參觀學習,并觀看了徐工集團職工精彩的文藝演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于珍作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總結報告。報告分析了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建設取得的可喜成績、當前行業兩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及存在的問題,明確提出了今后努力的八項任務。
在談到當前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時,他指出:
首先,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使行業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從國際看,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繼續在曲折中發展,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圍的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西方文化資本、文化產品、文化價值觀與我爭奪市場、爭奪群眾的斗爭日趨激烈。從國內看,我國的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進一步增強,社會思想空前活躍,各種各樣的思想觀念和社會意識相互碰撞。不可否認的是,一些腐朽、落后甚至反動的思想意識也乘機混雜其中,給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造成了混亂。這些,都對我們在新形勢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業兩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
其次,社會主義建設時代的需要,對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個文明建設是機械行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黨和國家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行業貫徹實行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我國的發展理念已經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逐步轉變為更加注重經濟、社會、人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理念。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如何圍繞這一戰略目標,努力探索小康社會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建設小康社會的蓬勃熱情和精神動力,這是新時代向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業兩個文明建設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歷史課題。因此,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建設,現在要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效率的特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和政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站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提高共產黨執政能力,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以及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審視和要求行業兩個文明建設工作。
第三,飛速發展變化的形勢,要求不斷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必須看到,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只是簡單地重復過去我們熟悉的老方式、老方法,就難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引起職工群眾的思想反感和情緒抵觸。要進一步強化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的改進創新,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業兩個文明建設對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
當前,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建設上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建設,雖然這三年來取得了可喜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但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高度文明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行業兩個文明建設發展不平衡,仍存在著與形勢發展要求不適應、不同步的問題。這些在企業工作的各個層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現狀不容樂觀。
一是對兩個文明建設的思想認識不足,工作發展不平衡。現在有的企業抓經濟工作舍得花精力,而抓精神文明建設勁頭不大,組織領導工作不能及時到位,組織機構不健全,開展工作的經費無保障,缺乏一種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使企業的兩個文明建設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
二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和措施不能適應日益變化的物質、文化和社會心理需求。有些企業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愿望和要求,但工作實踐中方法和措施不夠得當,習慣于簡單重復過去傳統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不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發生的變化,不能及時采取相應的方法和措施,因而影響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
三是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脫節。部分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不能緊密圍繞企業經濟發展的中心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甚至出現兩相脫節的現象。
四是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部分企業存在著形式主義。現在,有的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方面,表層化、形式化的東西多,精神層面和制度層面的東西少,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照抄照搬的多,精心提煉和培育自身特色的少。
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行業兩個文明建設,也阻礙了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要正視問題,認真解決。
兩個文明建設事關企業的興衰成敗和可持續發展,事關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理論性、實踐性、探索性都很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非下大力氣、苦功夫抓好不可。
機械行業怎樣抓好兩個文明建設呢?于珍結合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建設的現狀和發展要求,強調指出:
第一,把握一條主線,堅持兩個文明建設并舉不動搖。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推進行業兩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服務于企業發展和行業振興的大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企業文化為根基,以創新機制為動力,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在這個指導思想下,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力爭用3年時間,初步建立起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符合企業發展戰略,體現員工根本利益,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培養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以為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方面物質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黨對各項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改進創新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牢牢把握這個根本要求和重要原則,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努力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第三,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用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要不斷強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意識,絕對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偏離這個中心。要積極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努力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把全體職工的力量和意志凝聚到企業改革發展的總思路上來,確保全體職工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通過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為企業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在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中,要切實把不同崗位、不同類型職工群眾的實際利益照顧好。
第四,適應新時期干部職工的思想變化,及時調整工作內容和工作重點。
隨著我國逐步走向小康社會,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在基本原則上要注意貼近小康社會生活富裕的特點,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享受觀。在當前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形勢下,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要注意突出培育民族精神這個核心,注重培育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必須充分認識工作的艱巨性、緊迫性和長期性,積極進取,有所作為。在新形勢下,要把消除社會政治信仰危機、加強信仰建設作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突出出來,努力探索新時期信仰建設的新特點和新規律。隨著市場經濟高科技、高效率、高競爭、高節奏、高壓力的社會浪潮的到來。企業精神文明建設要把解決社會心理問題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引導人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應對各種生活矛盾和社會壓力。
第五,堅持“三貼近”,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注意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多辦實事好事,就是最直接、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就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第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積極構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
21世紀是一個文化制勝的世紀,企業能不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創新適合自身發展并發揮效用的企業文化,將決定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就是要把該項工作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形成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
第七,充分發揮機械行業各級政研會的積極作用,為行業兩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
各級政研會一定要認識到,開展活動是一個社會團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方式,只有大力開展有利于企業發展、廣大職工群眾又喜聞樂見、愿意參與的活動,以活動求生存,政研會才能有活力、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才能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才能為兩個文明建設和政治思想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
第八,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努力開創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貫穿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關系到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命運,思想政治工作和兩個文明建設是全黨的工作、全行業的事情。我們要樹立“大政工”的觀念,堅持全黨動手,全行業關心,各方面緊密配合,大家共同來做。各個企業都要高度重視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企業全員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各單位要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增強團結的要求,加強品德、政治理論、工作作風、業務技能、 工作能力的培養,加快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工作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推向前進。
中國機械行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薛德林向大會作了《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總結》的報告,報告對三年來兩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回顧。他說,2001年3月聯合會成立以來,始終貫徹了兩個文明一起抓、兩個成果一起要的行業工作指導方針,著眼行業立足基層,積極開展爭先創優活動。三年來,圍繞行業特點、難點開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有實效的活動,如學習型組織創建、企業文化建設、管理進步示范企業、優秀企業家、高技能人才、建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等,機械行業文明單位的創建工作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參與積極性越來越高,帶動性越來越強。今后必須明確兩手抓不能有絲毫偏頗。作為行業惟一的綜合性行業協會,根本的宗旨是服務,而在行業工作指導中,鮮明地高舉兩個文明并舉的旗幟,是對行業最根本的服務。
楊淑云同志在《根在研究重在應用貴在創新》的工作報告里,回顧了機械政研會暨產業文化協會自1984年8月28日在長春一汽集團成立以來走過的不平凡的20年。20年來,協會在指導行業企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提高政工干部素質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參謀助手、橋梁紐帶、咨詢服務和理論指導作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協會著眼“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營造推動機械工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堅持“研究活動以基層為主,研究課題以當前為主,研究目的以應用為主”的研究方針,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活動,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供決策依據和理論指導,抓典型樹標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塑造機械工業產品形象,做了大量的工作。展望未來,研究會要以貫徹全國研究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精神,努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樹立政研會的良好形象,推動機械行業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為企業改革發展和穩定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