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九玉
小孩與成人一樣也會患怛石癥,以前由于醫療險查設備落后,不少膽石癥患兒常被誤診為膽道蛔蟲癥、胃炎等。近幾年來,由于醫院B超的普及使用,該病才得到及時診斷。
成年人患有膽石癥不是什么新鮮事,那么,小孩為什么也會患此病呢?有些父母認為是小孩平時飲食不注意,將飯菜中的“小石頭”吃進肚里造成的。其實,小兒膽石的形成與體內寄生蟲感染和慢性溶血有關。有些地方(尤其是農村)衛生條件較差,小孩易患腸蛔蟲癥,當蛔蟲鉆進膽道或膽囊時,蛔蟲卵和死亡的蟲體可成為結石的核心,繼之,細菌、脫落上皮細胞、膽紅素均可圍繞此核心沉淀下來,最后形成膽結石。
小孩患了膽石癥可表現為寒顫、發熱、皮膚發黃(由結石堵塞膽總管所致)、膽絞痛(多位于右上腹和后背部)、消化不良等癥狀。但有的患兒可能僅表現出其中的某個癥狀,如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此時就容易和一般消化不良性疾病相混淆,因此,家長尤應提高警惕。對肥胖兒童,以往患過腸蛔蟲癥現又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當膽石癥發作出現膽絞痛時,常給患兒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這里介紹一種簡便易行的緊急止痛法:讓患兒取坐位,雙側肩自然下垂,家長站在患兒背后,用右手拇指的指腹壓迫患兒的右側肩胛下角處,待患兒出現酸脹感覺后,再繼續壓迫1—3分鐘,同時做局部按摩,直至病痛緩解。
小兒膽石癥多與膽道蛔蟲感染有關,要預防該病,首先要驅除腸道蛔蟲,家長應教育孩子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不吃生冷和不干凈的瓜果、蔬菜和食物,如發現小孩患有膽道蛔蟲病,應及時進行驅蟲治療。平時,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鍛煉活動,不要長時間靜坐。飲食方面應注意營養合理,粗細糧和葷素菜要合理搭配,少吃油膩性食物(如肥肉、豬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