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平
古人云,無信不立,信者行之基。守信用、講信譽、重信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農業發展銀行是專門負責糧棉油收購資金供管工作的政策性銀行,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有著不可分割的信用聯系,加強銀企之間的信用建設,規范信用行為,對實現銀企雙贏極為重要。
加強信用建設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基石
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其性質、經營宗旨具有特殊性,而作為其主要業務客戶的糧食企業,因其所經營的商品具有戰略性、關乎國計民生,同樣也具特殊性。農發行和糧食購銷企業要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就必須加強信用建設,以真誠合作精神來做好收購工作。谷城是湖北省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之一,年產糧食25000萬公斤左右,糧食生產是全縣的農業支柱產業。農發行以執行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為突破口,認真落實國家信貸政策,按政策供應和發放糧食收購貸款,開展收購資金全程監管,支持糧食部門全面貫徹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確保農民賣糧款得以及時足額兌現,確保農民利益得到保護。近些年,為了保供應、防挪用,我們農發行做了大量的工作,全縣糧食收購政策全面落實到位,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了保護;在農村種植結構調整方興未艾,糧食種植面積逐年調減的情況下,糧食收購入庫量仍呈逐年上升之勢,2003年實現糧食收購量16152萬公斤,打破歷史最高紀錄,全縣已有多年未出現賣糧難、結算難和“打白條”現象,較好地保護了農民利益。
加強信用建設是實現銀企雙贏的有效手段
農發行對企業實行“捆綁式”滲透管理,這是由農發行特殊性質、特殊職能與糧食企業特殊的銀企關系所決定的。國家糧食收購政策是農發行為糧食企業提供貸款的基本依據;信用貸款又是農發行的基本貸款方式。嚴格按政策規定、足額發放并監管好收購貸款是農發行的基本職責,也是中心工作。接受農發行的信貸監管,保證收購資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則是糧食企業應盡的義務。“捆綁式”管理,即農發行一方面要從嚴監管企業,因為信用貸款是其基本的貸款方式,貸款風險較大;另一方面要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爭取企業對“捆綁式”管理的支持、配合及參與。谷城縣支行在從嚴監管企業上,堅持了信貸員逐日核打糧食收購碼單制度,防止企業虛增數量套取貸款挪作他用;監督企業堅持糧食出庫報告制度,加強糧食庫存監管,防止企業變價、逆價銷售,造成收購貸款流失;落實管庫信貸員聯庫責任制度和定期輪換制度,強化信貸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執行了糧食收購貸款審批制度和企業現金庫存監管制度。通過嚴格執行上述制度,嚴把“四關”,即嚴把糧食企業資金開戶關、嚴把收購資金投放關、嚴把糧食庫存監管關、嚴把銷售回籠關,使我縣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管理工作日趨規范。近幾年來,全縣收購資金封閉管理工作各項監測、掛鉤考核業務指標連續完成或超額完成上級行下達的任務,基本實現了收購資金封閉管理目標。同時,由于糧食部門收購資金封閉管理制度執行較好,企業管理工作也邁上了新臺階,經濟效益出現了減虧、扭虧、盈利的“三級跳”。
加強信用建設是建立銀企關系的必要條件
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的變化,糧食企業要想在改革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獲得農發行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必須進一步強化信用意識,加大信用制度建設力度,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政策和信貸政策、制度,利用信用這個“無形資本”,取信于銀行,取信于農民,建立新型銀企和農商關系。當前,農發行和糧食企業應從法律上擺正兩者之間的借貸關系。糧食全面退出保護價以后,糧食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實體,農發行要實現封閉運行,保證資產不流失,就必須按照有借必還的法律原則來規范企業。企業按政策要求,無論貸多少款都必須等值歸還,其風險必須由企業承擔,從而從根本上扭轉企業依賴銀行的思想,真正在平等的地位上建立良好的信用關系。農發行和糧食企業還要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農發行加強對企業的監管,促使企業加強糧棉油的購、銷、存管理,減少虧損,實質上是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農民服務。為此,管理的重點必須向幫助和支持糧食部門擴大經營,增加效益上傾斜。在收購環節上,要監督購銷企業嚴格堅持按政策收購,防止擠占挪用糧食收購貸款;在銷售環節上要和企業共同把準市場,簽訂購銷合同,確保順價銷售;在貨款回籠環節上要監督企業“錢貨兩清”,確保銷售貨款及時回籠歸行并按比例收貸收息。唯有如此,銀企才能各有所得,實現雙贏。
(作者:湖北省谷城縣農發行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