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君清
隨著現代出版印刷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審美觀念的更新,加上廣播電視、互聯網的沖擊,報紙新銳“都市報”的興起,報紙的內外競爭日益加劇,各個報紙在更加注重報道內容的豐富性和獨家特色、深度化之外,報紙版式也變得日益重要起來。報紙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使報紙更加注重品牌效應、整體形象和個性化。
本文主要從形和色的兩個方面來分析現代報紙的流行版式,試圖找到現代報紙版面的共同流行趨勢和操作規則。
一形
報紙版式,指的是報紙版面的式樣。生活的快節奏和視覺時代的要求,現代報紙版面更具有讀者本位意識,追求閱讀的方便性,而不再是編者一味地追求穿插套拼、錯落有致,讀者要在版面上費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一篇文章讀完。現代報紙版面,更強調視覺美感,出現“瘦報”。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版面組合上追求模塊化,大標題、大圖片等漸趨流行。
1.瘦:“瘦身”已經成為全社會的流行時尚,報紙也不例外。進入“厚報”時代,讀報變成一件很累人的事,傳播者應幫助讀者花盡量少的讀報時間而得到盡量多的信息與精神滿足,變得更加迫切。
首先,根據人體工程學,人的雙眼最佳閱讀視角是60度,與閱讀平面之間的最佳距離是30厘米左右。“瘦報”的每一條新聞都呈現在讀者的最佳視距和最佳視角里,在日益狹窄的生活空間里,更方便讀者的閱讀。另外,“瘦報”更加挺拔,讀者不必疊來疊去地讀報。
2.塊:模塊化已經成為現代版式的重要構成元素。1970年,美國的《明尼阿波利斯論壇報》(Minneapolis Tribune)改版,全面采用模塊式版面,讓傳統的“穿插式設計”退位成一種“輔助”手段。這種版面的特點是:每條新聞的所有要素(正文、標題、美化手段等)形成一個規則的矩形。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初的晚報復興和20世紀90年代中都市報的崛起,兩次版式改革浪潮,確立了模塊式在中國報紙版式中的地位。
模塊式版面有以下優點:①模塊式版面是一種更簡潔的版式,清晰、規則,符合現代審美觀;②模塊式版面中,稿件與稿件之間的區分明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會發生串行、誤讀現象,極大地方便了讀者閱讀;③模塊式版面方便編輯操作,因為矩形可以放在版面的任何位置,編輯的排版工作更為簡捷,同時,在必要時,如有突發新聞,編輯可以快速進行調換。
3.大:大標題、大圖片成了現代版式的重要手段,圍繞標題和圖片增加視覺沖擊力成為各家報紙吸引讀者的首選。
大標題,一些流行版式幾乎每期、每版都有通欄大黑體標題(65磅左右),根據生理醫學的解釋,眼球每停留一次可以看到六七個字,太長的標題會造成讀者視覺疲勞,一般版面的主標題都在12個字以內。那么,瞬間抓住讀者的最好方法就是玩好標題“一瞥的藝術”。另外盡量用單行題,調查顯示,單行題往往比多行題更容易吸引住讀者。
大圖片,有媒體工作者提出“5步30秒”效應,即一張擺在報攤上的報紙應當在讀者走5步或者看30秒后能夠吸引讀者購買。新聞圖片由于形象性強的優勢成為報紙吸引讀者注意的主要因素。
4.橫:垂直版式到水平版式的轉換,文字標題的豎排到橫排的轉換,使現代版式更流行橫向發展。
垂直式版面以豎欄為基本單位,每欄從版面頂部貫穿至底;標題和文字不跨欄,沿豎欄走文,標題的重要性主要通過標題的厚度來呈現,使編輯的發揮空間大大受限。
橫排時代的到來并非人們單純強調新鮮所致,而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從視覺生理的角度分析,人的一雙眼睛呈平行掃描,在日益追求以人為本的社會必然產生符合這個理念的變革。
小結:從版面形式的變化上看,編輯思想發生了變化,無論是模塊式,還是水平橫排時代,都強化了“導讀”功能。對版面“導讀”功能的強調逐漸勝于對版面“美化”的強調,這是由傳者本位向受眾本位轉變的結果。“導讀”從廣義上說就是要通過版面元素的組合引導和方便讀者快速閱讀,從狹義上說指報紙的第一版開設“導讀窗口”,為讀者了解厚報的內容提供指南。
二色
自1992年6月1日《科技日報》首先使用方正系統出版彩色報紙以來,彩印技術日漸普及,彩印已成為報紙現代化的標志之一。彩印報紙因為色彩鮮艷、表現力豐富而更受讀者的歡迎。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1999年對北京讀者的調查發現,有61%的讀者表示愿意多花點錢買那種印刷質量更好、版面風格更令人喜愛的報紙。
目前報紙的彩色印刷是通過四張軟片組合完成的,除了藍(cyan)、紅(magenta)、黃(yellow)三色外,還有黑(black)。這樣的彩色印刷稱為四色印刷,它的標志是CMYK(K表示黑)。這四種顏色可以配置出成百上千種顏色,從而使版面多樣、美觀,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波,牢牢勾住讀者的眼球。
1.彩色新聞紙:一般來說,高明度、高純度的顏色刺激強度高,疲勞度也大。在無彩色系中,白色的明度最高,明度最低的是黑色;在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黃色,最暗的是紫色。這就是為什么印刷用紙并不是越白越好。用白度太高的紙印文字看起來很刺眼,影響視力。所以,從降低疲勞的角度說,有色新聞紙更適合閱讀。
2.彩色底紋:《北京青年報》從自身的定位出發,在色彩使用上形成“大色塊、主色調、濃墨重彩”的風格,每日新聞版以藍色為主色調;新聞周刊版以褐色為主色調;天天副刊版則以綠色為主色調,同時大量采用彩底白字加色塊,極具特色。
3.彩色圖片:形成版面強勢,彩照的作用顯而易見。圖文并茂是設計優秀版面的原則之一,在彩報中,彩照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所占據的版面位置也越來越大。報紙對大小不同照片的安排恰當與否,與版面的美觀程度以及形成版面的視覺中心有直接影響。彩照為一天的新聞制造氣氛,它誘使我們去讀一條本來可能會被忽視的報道,或者刺激我們的視覺吸引我們去買一張報紙。彩色圖表是編輯們在表現抽象的內容時找到的新的“藥方”,彩色圖表能夠很好地表現柱狀圖、餅圖、條形圖、折線圖,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少的筆墨和最小的篇幅給讀者最多的信息,黑白報紙只能望塵莫及。
4.彩色廣告:廣告在報紙版面上的位置更靈活,篇幅大規模遞增。電信和房地產廣告,掀起了彩色廣告的浪潮,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彩色廣告帶動了彩色版面的發展,廣告也日益成為版面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廣告編排無章法,在版面上的位置、大小、形態沒有規定和限制,一些報紙在新聞版的任意位置都放置廣告,甚至用新聞包圍廣告,或出現與報道內容相沖突的廣告,既有損報格,也是對讀者利益的侵害。
小結:報紙的彩色化之路,經過了一段曲折的路程,一開始,編輯憑喜好羅列一些漂亮的顏色,涂抹在版面上,標題、報頭、正文都五顏六色,色彩運用毫無章法,版面上沒有重心也沒有主色調,翻開報紙,讀者有一種在百貨公司瀏覽各種顏色面料的感覺,視覺極易疲勞。
后來色彩大大簡化,尤其是新聞版上,除了報頭報眉及照片外,很少用色條色塊,底紋也幾乎沒有;彩色新聞版上,除了照片外,其他用彩的地方很少,只有一些線、框和一些小的報花、數字等用一些彩色。其實高明的編輯從不濫用色彩,只是讓報紙的顏色更接近自然。每個報紙、每個版面都會確定一個主色調,圍繞主色調選擇相鄰顏色進行編排。
現代報紙版式大的趨勢,不管從形還是從色上來看,都從“動態式版式”走向“靜態式版式”,所謂“靜態式版式”,即每一天的設計風格乃至設計形式均保持一致,不追求急劇的變化;同一天的報紙各疊甚至各版的設計也都大體相同,形成相對固定的“信息陳列區”,讀者就可以像在超市購物一樣,快速尋找到自己需要或感興趣的信息。
有人說,版面的藝術構思和表現形式都受制于報道思想和報道內容,也可以說是“戴著鐐銬跳舞”。而報紙的形與色就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伴奏樂,在優美的樂曲下,讀者完成閱讀報紙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