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以群 廉玉虹
1984年12月由斯坦福大學幾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創辦的CISCO公司,至1997年,該公司的營業額已突破60億,并且進入了《財富》雜志500強,2003年公司營業額達到18878億美元,到2004年,該公司便在《財富》雜志排名美國500強企業中位居第100位。這讓人們感受到了高技術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高技術企業如此高速的發展呢?本文試圖運用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學者用于分析研究企業組織發展因素的7S模型,對高技術企業高速發展的原因進行系統探討。
一、7S模型簡介
托馬斯·彼得斯(ThomasJ盤eters)和羅伯特·沃特曼(RobertH盬aterman),這兩位長期服務于美國著名的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的學者,以獲利能力和成長的速度為準則,挑出了43家美國歷史悠久、最優秀的模范公司,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形成了研究企業組織的7S模型。
7S模型認為: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戰略(Strategy)、企業文化(共同的價值觀)(SharedVision)。在模型中,戰略、結構和制度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的“硬件”,風格、人員、技能和共同的價值觀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經營的“軟件”。
二、用7S模型對高技術企業高速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戰略:靈活適應外部環境
傳統企業的經營戰略規劃是先制定中長期計劃,然后執行。計劃不是根據市場需求,而是根據上級的行政指令層層下達的。企業生產什么、生產多少難以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這種戰略更適合于產品需求變化慢、產品壽命周期長的行業。而市場經濟環境下,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技術企業的戰略計劃是和市場變化緊密相連的,采用的是靈活適應外部環境的戰略。所謂適應外部環境的戰略模式是指以IT為手段,根據企業外部環境變化靈活地調整企業戰略的一種企業發展戰略模式。適應外部環境的戰略模式強調在市場競爭中直接應用因特網技術作為戰略武器以獲得競爭優勢。它所遵循的原則就是提前預見企業外部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因素,了解客戶的潛在需求,從而主動適應外部環境變化。適應外部環境的戰略模式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強等特點,因而適用于產品市場需求變化快、產品壽命周期短的企業。
(二)結構:扁平化、網絡化
“未來的企業組織將不再是一種金字塔式的等級制結構,而會逐步向扁平式結構演進”。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觀點總是那樣超前而準確。扁平化得以讓世界范圍內大行其道的原因,一是分權管理成為一種普遍趨勢,金字塔狀的組織結構是與集權管理體制相適應的,而在分權的管理體制之下,各層級之間的聯系相對減少,各基層組織之間相對獨立,扁平化的組織形式能夠有效運作:二是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傳統的組織形式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為了不被淘汰,就必須實行扁平化;三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出現,使得擴大管理幅度成為可能。
(三)企業文化:創新文化
傳統企業的文化受中國社會“官僚文化”影響深遠,排斥競爭和挑戰、“官本位”思想嚴重。傳統企業沒有把市場、利潤、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隨著互聯網的傳播,企業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企業采取的任何經營模式、方式方法、產品服務都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得以生存。高技術企業外部環境的多變性、內部信息的高度集成性,要求高技術企業必須是一個具有學習型、創新型內在機制的組織。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要求每一個員工成為自覺學習的學習人,因為顧客需求越來越個性化、人性化,產品生命周期大大縮短。學習把知識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不斷地創造新知識成為人們最主要的活動。通過學習,公司整體素質得以提高,公司文化得以確立和傳播,公司的創新精神進一步激發。當個人的知識轉化為組織的知識時,企業就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高度的認同感,最終增強了企業抗風險的能力。高技術企業注重學習和創新的企業文化,為高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四)制度:以人為本、目標績效導向
企業的發展和戰略實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為保證,而實際上各項制度又是企業精神和戰略思想的具體體現。所以,在戰略實施過程中,應制定與戰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體系,要防止制度的不配套、不協調,更要避免背離戰略的制度出現。人是企業最大的資產。在網絡經濟時代必須把企業管理的重心轉移到“人本管理”上來。高技術企業是人力資源的高層次和密集性的企業,客觀上要求企業管理重點放在開發人的潛力上,為員工個性發展和完善,達到自我管理創造條件。
(五)人員:持續學習的知識精英
高技術企業作為現代生產高科技產品的企業,首先是一個人力資本高度密集型企業。現代高技術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對人力資本的強大需求,使得大學和科研單位密集地成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必需的環境。大量高層次人才的聚集是企業不斷創新的源泉。世界上凡是成功的高技術企業,雖然有多種原因,但是否擁有和能夠留住一流人才卻成為高技術企業的共同特征。
在網絡化的組織中,領導的任務相應地變成了協助每個員工實現個人和組織目標的教練、導師及資源協調人,管理的境界在于創造一種促進員工不斷學習的組織氛圍,形成組織不斷創新的核心競爭能力。因此員工創新性和個性的充分發揮和舒展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力量。彈性的規章制度、強勁的文化意識將員工的個別行為整合到企業目標中去。技術、團隊和客戶價值是高技術企業成功之道的金字塔。而人性化的管理就像粘合劑使之渾然一體。高技術企業需要激情和創新,需要雇員有更大的自由想象的空間。
(六)技能:以知識的系統集成能力為核心
僅從人力資本的構成上看,人們容易認為現代高技術企業是一個大量高科技人員的集合體。不可否認,現代高技術企業確實擁有大量的掌握先進技術的高科技人才,但是高技術企業決不僅僅是一個擁有科技人員的研究所,它是一個快速將高新技術轉化為產品、形成為市場的企業。由此決定了高技術企業不僅需要源源不斷的技術,更需要不斷把技術轉化為產品的新型企業家及一大批擁有專業知識的財務、營銷、流程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管理人才。從這個角度看高技術企業時,可以發現,現代高技術企業是一個多種知識的集成系統。只有各種知識的整合才能實現知識的增值和技術的轉化。在業界流行這樣一句話:一流的管理與二流的技術結合,可以獲得成功,而一流的技術與二流的管理結合,可能會失敗。這充分說明了各種專有的管理知識在高技術企業的重要性所在。管理技能和技術技能同時具備才能促進高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
(七)風格:以團隊為核心
高技術企業的一種重要的風格就是團隊工作。團隊工作是近年來組織結構變化的一個比較新穎的特征。這種概念和變化最初起源制造業的管理工程,過去由若干職工獨立完成一部分的一系列工作,現在由一組職工共同完成,就像一個隊組一樣行動。這種隊組模型形成于日本和瑞典的汽車生產組裝方式,其中具有自我管理機制的隊組完成整車的組裝工作。目前,美國雇傭勞動力占總數70%的服務業正在嘗試采用基于隊組模型的組裝管理方式,以實現隊組內部協作,提高整個組織的知識共享、創新和工作效率,而高技術企業采用團隊工作的比例還更高。
團隊工作需要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有兩層含義,一是與別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二是與人合作的能力。員工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對企業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如果說個人工作能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縱向動力,團隊精神則是橫向動力。個人能力與團隊精神有效的結合,就會推動高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