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懷 李祥儀
一、煤炭投資體制變革回顧
我國煤炭工業投資體制變革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1984年以前,國家煤炭基本建設投資實行建設撥款制度。即國家按照煤炭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核撥資金;建設單位按照國家計劃無償使用資金,完成國家下達的建設任務。
1985年至1988年,煤炭基本建設投資實行撥改貸。國家計劃資金以貸款形式下達給建設單位,形成了國家與建設單位最初的借貸關系,變資金無償使用為有償使用。
1988年,國家組建了能源投資公司。煤炭基本建設資金由國家能源投資公司運作,國家能源投資公司負責國家投資的安全運行,煤炭建設單位承擔還本付息責任,借貸關系進一步明確。
1994年至今,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基建投資體制發生了更深層次的變化,國家成立了國家開發銀行,其主要職能是支持國家基礎產業和重點項目的建設,以世界銀行的模式規范化運作。項目建設單位按照國家建設計劃和開發銀行對項目評估后的貸款承諾,向開發銀行貸款,借貸關系進一步規范。
國家開發銀行屬于政策性銀行,對煤炭企業立項建設的工程項目,根據不同情況在貸款利率、還款期限等方面進行分類調控。對項目建設投資回收快、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項目,成礦區附屬企業及配套項目,一般給予硬貸款(利率較高),還款期限一般在5年左右;對屬于國家政策扶持開發的礦井建設項目,在貸款利率和還款期限上都給予適當優惠,貸款配制一般是30%軟貸款,70%硬貸款,還款期限一般為10—25年,同時給予一定的利息補貼。開發銀行的貸款本息的償還辦法是;建設期間貸款利息在過年度計劃投資中解決(用貸款還利息),并由開發銀行監督扣交;項目竣工后,由項目業主負責償還剩余的貸款本息。
二、目前煤炭工業投資存在的問題
隨著煤炭工業投資體制的變化,作為國家重要基礎產業的煤炭工業,在投資體轉軌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也產生了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煤炭工業建設資金不足且大量依賴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由此帶來的煤炭基本建設的問題主要有:
1、在同等資金投入規模下,完成的實物工作量逐年減少,投產項目計劃兌現率連年下降。這樣長期發展將直接影響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的發展。
2、由于資金中扣還建設期利息的比重逐年增加,建設資金越來越緊張,再加上資金到位率低,直接給煤炭工業基本建設帶來一系列困難和問題:①建設項目不能按合理工期開工,建設速度緩慢,工期加長,總投資增加,造成較大浪費,嚴重影響了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使原本效益較好的項目變成了效益差甚至虧損項目。②建設項目拖欠款增加。③煤礦項目開工不足,在建規模逐年減少。
3、面對現行的投資體制,部分煤炭建設項目難以適應。從多年的生產實踐看,我國煤炭行業屬于微利行業。由于煤炭建設資金來源單一,主要依靠國家開發銀行貸款,而且貸款利率較高,投資收益率較低的煤炭行業對此難以適應。
三、煤炭投融資體制與方法改革探討
1.投資體制改革
目前,我國對煤炭基建投資體制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基本上是合理的,但煤炭作為基礎行業,其生產有其特殊性。因此,投資體制和煤礦建設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是忽略煤礦建設投入與收益的級差性,目前實行的項目貸款利息一刀切,不符合煤礦生產的實際情況;二是政策性銀行的貸款利息超越了煤礦建設有限的收益,還本付息在客觀上是不可行的;三是沒有考慮煤礦生產初期虧損的必然性,扣除建設期利息是不符合煤礦生產建設特點的。針對煤礦建設的特點,煤炭投資體制改革應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煤炭基本建設資本金制度。落實資本金來源、同時建立煤炭開發基金,對新建項目注入一定比例的資本金,不計息、不還本,項目還清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后的凈收益上交國家,作為資本金的匯報,以改變目前煤炭建設項目100%負債的局面。
(2)以級差收益理論為基礎,尊重煤礦生產建設的客觀規律,對不同條件的煤礦,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用級差利息和級差資本金投入比例,調整煤礦的建設負債率,平衡煤炭生產布局,保障煤炭工業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發展。
(3)改革煤礦建設項目貸款利息回收辦法,新建煤礦達到一定的生產能力前,不計利息或計息掛帳,等煤礦產量超過盈虧平衡點后再進行收取。
2.大力發展融資
目前,煤炭企業融資手段主要有:股份制改造、企業發行股票融資等。相對其它工業企業,煤炭企業的融資手段還比較單一。
隨著國家投融資體制與市場經濟不斷接軌,煤炭工業建設所需資金的來源將由依賴國家轉向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資和融資,通過利用外資,吸引社會資金等多種渠道進行融資,除了目前煤炭企業已有的股份制、上市、補償貿易等手段外,根據我國煤炭企業的特點,以下幾種國際融資方法可供企業參考:
(1)項目融資。項目融資是國際金融市場7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項目融資以項目作為擔保,籌措國際長期資金。項目獲得成功,貸款方正常收回本息;項目發生各類意外,則貸款方可從項目相應的風險分擔中爭取補償,最后貸款方還要向本國的保險機構投保。因此,項目融資可以靈活地處理債務對政府預算或借款的影響,滿足政府在資金方面的特殊需要,是適應我國煤炭工業建設需要及企業自身籌資能力的合理融資方式之一。
(2)海外上市融資。海外上市融資是我國煤炭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最直接的途徑,這種融資方式可以幫助企業籌措大量的建設資金,降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加快企業改制,與國際市場接軌。克州礦業集團在美國的成功上市為我國的煤炭企業在海外融資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3)融資租賃。在西方國家,租賃大型設備進行生產,通過租賃進行融資是非常普遍的。在國內相對比較陌生。融資租賃以融通資金為直接目的,只提供租賃設備,不提供其它服務。融資租賃有很多優點:可以繞過貿易壁壘,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不需要在短期內籌措巨額外匯資金;為融資租賃籌措的資金,不作為國家外債;可以享受發達國家的一些優惠政策等。近年來,國際融資租賃在我國發展較快,如我國的民用航空基本上是以國際租賃的方式,利用120多億美元發展起來的。目前制約我國煤炭企業生產率不高、經濟效益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采掘設備、運輸設備技術落后,急需更新,但又缺乏外匯、缺乏資金。因此,國際融資租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條可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