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輝
編者按:學會與壓力共處是現代人的基本生活技能,掌握減壓的辦法是生存所必須。面對壓力,是“舉重若輕”還是“舉輕若重”?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以下各位的看法,請他們為減壓“支招”……
工作節奏合理調整:每日工作安排要合理,不能工作時間過長,超負荷工作過長會引起人體內分泌紊亂,導致失眠、多夢、健忘、頭痛、月經不調、腹痛等癥,許多常見的疾病都與不適度的長期工作緊張關系密切。而生活規律,安排有序,避免造成緊張和疲勞感,就會大大地減輕壓力。
自我解除精神壓力:工作就是與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打交道,難免不愉快,也不可能盡善盡美,皆遂人意。矛盾、挫折、失敗、不幸都是“壓力源”,煩惱、怨恨、失望、悲傷或憤怒等等情緒感受都是不良信號。切莫不露聲色地長期壓抑自己,郁悶不樂不是健康的精神狀態,要學著自我調節,相信自己總會有辦法從不良感覺中走出來。
制定合適的目標: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只求盡職盡責,不求十全十美;不因小小的失敗而自責,也不為一時的挫折而懊惱,應該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已取得的成就,自然會心情舒暢了。
定時休息:每工作40分鐘就休息10分鐘,做做伸展運動,或下班后散步、游泳、做韻律操等,都能改善因久坐造成的循環障礙。當工作告一段落時,要起來走動一下并且活動活動手指頭,以避免部分肌肉長時間工作過度導致疲勞。
食療食補:保證均衡的營養來使自己的肌體處于活躍狀態。如每天適當地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幫助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全面鞏固健康基礎。
增強心理品質,提高抗干擾能力。由于客觀原因,白領大多不得不處于一種工作壓力較大的狀態下,故積極增強自己的心理品質很重要。如調整、完善自己的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動情緒,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培養自己的興趣點,想著給自己留點時間,還要多關注社會動向,使個人的心態能及時地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這樣有利于消除工作緊張和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