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世平
陜西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榆天化)是陜西第一個天然氣化工企業,是陜西省建設榆林國家級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龍頭骨干企業。企業以陜北豐富的天然氣為原料,采用國內先進的低壓合成技術生產工業精甲醇。企業甲醇生產能力達23萬噸,位居全國前列,產品質量持續優良,被評為陜西名牌產品。榆天化是榆林市利稅大戶和明星企業,被陜西省評為技術改造、管理先進企業和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為了適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競爭,榆天化開展了以持續改進為主線的基礎管理建設,推進管理創新,提升競爭能力。通過基礎管理建設,企業獲得了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步入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之路。
持續改進為主線基礎管理的內涵和具體措施
學習國外企業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結合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的基本要求,按照ISO9000標準持續改進要求,開展質量、安全、環保、計量、標準化和信息化體系建設活動,走目標化、責任化、考核化、獎懲化的基礎管理之路。對各項體系不斷進行計劃、實施、檢查、評價,使企業基礎管理具有系統性、規范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從傳統經驗、零散人治的粗放管理向科學法治的精細管理轉變。
1、建立ISO9002質量管理保障體系,實現產品質量零缺陷。在通過ISO9002(94版)認證基礎上,按照2000版標準和要求進行持續改進。樹立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質量觀念,制定優級品率為100%的較高質量目標,建立了從原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全程式質量保證體系,不斷實現質量零缺陷和可靠性。
(1)開展質量改進活動,嚴格剔除不合格品,采取預防措施和過程控制防止不合格品出現,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質量改進有獎征集活動。
(2)開展質量策劃,確保顧客滿意度。建立顧客投訴點,了解客戶抱怨,注重與客戶面對面溝通,發放滿意度績效測評表,建立用戶信息檔案,根據顧客需求開展質量策劃,提高產品性價比,為顧客創造價值。
(3)嚴格過程控制,用工作質量保過程質量,用過程質量保產品質量。提高技術裝備,嚴格工藝紀律,明確質量職責,開展以工藝指標控制為主要內容的“開拓杯”競賽活動。
(4)實施品牌戰略,開展“雙優”工程建設。以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形成質量品牌和企業形象,榆天牌甲醇多年保持100%優級品率,達到國際標準,被評為陜西名牌,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體系,忠實履行對用戶各項承諾,從計劃、合同、計量、時間、運輸安全上嚴格把關,以第一速度滿足用戶要求,使用戶在合作中享受滿意。
2、構筑五道安全防線,建立職業健康安全體系。
(1)責任防線。層層落實安全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公司以目標責任書形式使安全責任到人,以個人安全保班組安全,以班組安全保車間安全,以車間安全保公司安全,形成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安全責任體系。安全工作炙手可熱,人人爭搶,安全人員有特殊津貼,安全人員對各項安全檢查有直接處罰獎勵權,每項安全活動全部與獎金掛鉤,平安就可拿獎,責任就是獎勵。
(2)激勵與約束防線。以重大安全責任事故追究制度為約束,嚴格執行“四不放過”,明確安全工作是高壓線,任何人不得違反。安全工作以激勵為主,發動全員提建議、查隱患、重整改、有獎勵,開展安全隱患有獎征集活動,發現隱患重獎,隱患責任追溯處罰,獎罰并舉。2001年開始提出隱患有獎征集,每年都有避免重大停車建議,累計挽回經濟損失300多萬元。
(3)“五不超”操作規程防線。不超溫、不超壓、不超設備運轉時間,不超負荷、運輸不超載,通過五不超操作規程防線,實現長穩安滿優運行。
(4)建立事故預案防線。每年進行兩次危害辨識評價,列出重大危險源進行重點控制,確定應急預案,做到事前預防,應急處置的過程控制。
(5)建立職業安全健康防線。通過對17個安全管理要素全方位嚴格控制,不斷實施持續改進,變不安全要素為安全要素,變不可控為可控,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每年組織內審評出安全車間、班組,每季組織評審評出安全第一的部門,頒發“平安杯”,每月對各部門的安全綜合評價打分進行獎罰。
3、建立ISO90012.l計量檢測體系。計量是量化管理的依據,建立計量檢測體系,完善計量檢測手段,嚴格對各部門檢測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實施生產全過程計量檢測,確保數據準確記錄和及時確認,不斷提高精度。
4、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治理污染和浪費,減少排放,消除泄漏,節能降耗,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5、建立設備管理體系,實現設備零故障。對設備進行組織、技術和經濟管理,形成考核體系,提高設備綜合管理水平,為生產長、穩、安、滿、優運行提供設備支持。對重點設備、單臺運轉設備、設備中小修和大修費用、設備前期管理、設備狀態監測、設備無泄漏管理、壓力管道都進行體系化管理和考核,完全將設備事后維修轉變到事先計劃控制和狀態監測的軌道。建立設備指數,將運行時間、檢修、全員參予、費用等進行百分制量化打分,單臺設備授予“星級設備”,設備綜合管理較好授予“俱進杯”,有指標、有考核、有獎懲、不斷連續提高,2002年裝置有效運行時間達360天,2003年6萬噸甲醇裝置連續穩定運行達350天,目前正向400天的行業先進水平運行。
6、建立三級核算三級考核的生產成本管理體系。將生產成本對照自身最好記錄、國內先進標準進行目標化控制分解,與工資獎金掛鉤,車間、班組、公司三級考核三級核算,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兌現,生產成本每年以8%的速度下降。
7、建立標準化體系。建立了系統的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基本管理制度,形成體系進行考核,科學規范管理行為,全面進行績效考核,用標準管人管事。
8、建立信息化體系。組建內部局域網,建立營銷管理數據庫,6萬噸甲醇主裝置進行計算機管理和控制,以信息化推進裝置自動化,以信息化推進營銷工作市場化,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強化企業管理。特別是占有國內外、上下游、產供銷的甲醇信息,取得了較好的市場效益。
持續改進為主線的基礎管理體系成果
1、實施持續改進為主線的基礎管理體系,使企業管理充分與國際慣例對接,質量通過ISO9002認證,安全通過OSHMS認證,環境管理通過ISO14000認證,計量通過ISO10012:l認證。
2、基礎管理形成縱橫交錯的系統管理網,各點各線嚴格控制,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基礎管理水平。
3、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產量由9萬噸提高到23萬噸,企業銷售收入可達4億元,利稅2億元。
(作者單位:陜西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