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直
(一)
家族式企業管理是一種企業管理模式,它不僅僅局限在家族所有制、合作所有制企業內部,在其他所有制企業、甚至國有企業內部也存在。只要企業的主要管理崗位由家庭成員、家族成員、親戚朋友、同鄉、同學、戰友等把持,企業對被管理者主要不是靠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來推動,而是靠親緣、地緣、學緣、戰友緣等泛家族關系來推動的企業,都屬于家族式企業管理,一個人說了算是這種企業管理的重要表現形式。具體地說,家族式企業管理有如下特征:
1、企業的主要管理崗位由家族成員或泛家族成員把持。現代企業管理者認為:企業經營有三種無形資源,一是權力資源,二是知識和信息資源,三是人們對企業資產關心的資源。家族式企業一般都采取家族成員或泛家族成員把持重要管理崗位的企業管理模式,這是企業所利用的第三種資源,是出于對家族成員或泛家族成員的信賴,覺得這些“熟人”對企業忠誠,讓這些人占據重要管理崗位,可以降低監督成本,減少管理風險,在工作中使用起來可靠。正如力帆集團總裁尹明善所說,“家族成員是一個不動產和隨處可取的資源”,這是家族式企業管理的特征之一。
2、企業經理集決策權與經營權于一身,管理采用直線制。在實行家族式企業管理的各種形式的企業中,企業經理也稱企業“家長”集決策權與經營權于一身,對企業一般采用直線制管理,這種管理生產經營決策迅速,經理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憑借其經驗和才智預測市場發展趨勢,并迅速做出決策反應,這樣就降低了人與人之間協商討論的時間成本,不至于喪失商機。在決策執行過程中,由于執行者能有效的理解和實踐決策者的思想,反應敏捷,行動迅速。所以,這樣的企業往往比一般企業能更有效的適應市場,更合理的配置有限資源,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
3、企業組成人員近親繁殖,企業管理靠親情推動,也是家族式企業管理的特征之一。家族式企業不僅主要管理崗位由家族成員或泛家族成員把持,而且企業一般工作人員或工人也與家族式企業的“家長”或各基層掌權經理多少有點關系,不是朋友介紹,就是沾親帶故,企業出現了“父子室,夫妻科,兄妹同在一個廠”的現象,這種企業在管理上,主要不是靠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推動,而是靠關系、靠親情推動,對被管理者難以實施有效管理,企業人情風盛行,關系網叢生,事業順利時,一帆風順,事業出現波折時,工作十分難做。
4、創業時成本低,能較快地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大家知道,“萬事開頭難”,那個企業在創建時都比較艱難,特別是缺少資金投入,缺少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支持,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作為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在企業創立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資源,特別是在中國,利用家庭形式,利用親緣、血緣關系很容易把大家的利益和目標統一起來,與其他形式組建的企業相比,它能以較低的成本、較少的投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二)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是家族式企業的主要管理形式,盡管這種管理模式有許多優勢,但總的來說是弊大于利,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相比,其缺陷主要表現在:
1、在用人上,家族式企業一般是任人唯親,排斥外來人才,使用人只局限在封閉的小圈子之內。凡是采用家族式企業管理的企業,一般地來說,都明顯的把人分成兩大塊:一塊是家族成員或泛家族成員;一塊是所謂的“外來人員”。由于企業的主要管理崗位由家族成員或泛家族成員把持,“外來人員”即使學歷再高,能力再強,功勞再大,也不可能與家族人員平等對待,更不可能被企業所重用、所提拔。這種用人只局限在封閉的小圈子之內的選“才”方式,不僅嚴重障礙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而且也無法適應企業發展對高級管理人才的需要。
2、在企業運作上,家族式企業管理缺乏透明度,市場監管力度小。家族式企業管理與現代企業制度相比,企業財務高度保密,企業信息高度集中,企業運作缺乏透明度,監控幾乎完全來自于家族成員或泛家族成員內部,外部的監管難以實現,政府也不好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下的企業,企業經營往往會出現“黑洞”,家族成員或管理高層有可能通過各種途徑“圈錢”、“洗錢”,像一些偷稅漏稅企業,一夜就“蒸發”的企業,都是這種管理制度所帶來的弊端。
3、在企業管理上,家族式企業“人治”色彩較重,缺乏制度管理。現代企業制度認為,對企業管理主要是靠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來實現。約束機制是管理的控制職能,是指在管理活動中,用政策、規定、制度等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規定人們的活動方向和范圍,控制部門及個人的行為同企業目標一致。激勵機制是指激發人們的內在潛能,以達到人人都努力,實現企業所追求的目標。激勵機制是管理的核心問題,應該貫穿于管理過程的始終。而家族式企業管理一般不用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來管理企業,而是靠親情來推動,靠人治來管理。
4、在決策上,家族式企業缺乏民主,獨斷專行,一旦決策失誤,給企業造成的損失特別巨大。家族式企業管理決策往往高度集中,缺乏民主,企業“家長”是企業的最高決策者,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往往集中在企業“家長”手里,企業辦事一竿子通到底,大事小事都得通過“家長”一人。但是我們知道,一人說了算的前提是,決策者必須智商超眾,決策十分正確,一般不會出現失誤。但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能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企業“家長”一旦決策失誤,就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5、在企業發展上,家族式企業很難走出子承父業的管理模式,企業生命周期短,更替快。從國外家族企業的發展和我國家族企業的發展來看,由于實行家族式企業管理的企業一般都實行家族所有制,所有制決定企業子承父業,如果后代是優秀的經營者,則企業就會穩定發展。如果后代不稱職,就會使企業走向衰落,甚至被市場所淘汰。而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就可以克服這種局限性,它可以高薪聘任高素質的經營管理專家來管理企業,保證企業決策的正確性和企業的長久不衰。
(三)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經營范圍的拓展,企業的產品結構、技術結構會越來越復雜,企業管理的深度與廣度會不斷增加,大事小事都要經過企業“家長”,顯然已經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低級的個人集權式管理模式必然要轉向高級的職業經營人的管理模式。
1、家族式企業必須更新觀念,突破“家”的界限。家是社會的細胞。在中國,家庭,家族,甚至泛家族,它表示一種血緣、親緣關系,帶有一種濃厚的封建傳統意識。這種意識與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現代化企業管理格格不入。所以,家族式企業必須更新觀念,突破“家”的界限,把家族式企業作為社會企業來對待,把辦企業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事業”來干。這樣,就能在家族式企業中推廣和實施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走企業的社會化之路。
2、家族式企業要進行所有制改造,既要做到企業產權明晰化,又要做到企業產權多元化。家族式企業在創建初期,都體現出不計個人得失,共同創業,圖謀發展,產權不明晰的特點。但當企業發展起來以后,這種產權不明晰的現象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桎梏。所以,首先要做到企業產權明晰化,把家族財產明確到自然人頭上,使家族的每一個人都成為產權的主體。同時,也要做到企業產權多元化,最好吸引新的投資者和合作者,向股份制企業發展。可以發行企業內部股,提倡企業職工持股,把職工的利益同企業的興衰聯系起來,利用職工對企業資產關心的資源,發展和壯大企業。
3、適應管理現代化的要求,實行委托代理和獨立董事會制度。所有權和經營分離,高新聘任職業經營管理人員來管理企業,是當今社會現代化企業科學管理的必由之路。家族式企業應聘有事業心、有責任感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并根據企業章程的規定給其一定的職權。要建立董事會集體決策制度,職業經理人只向董事會負責,家族成員盡量少干預職業經理依法行使職權,這樣,就會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