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林
內容提要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是研究中國古代早期商業發展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長久以來學術界爭論不休卻又懸而未決的難題。本文以恩格斯關于歐洲中世紀馬爾克制度與商業公會的相互關系理論為指導,認為中國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是由當時的井田制度決定的,工商業者的組織形式正是井田制下農業組織在城市工商業中的翻版。正因為如此,戰國時期井田制度的徹底破壞導致了“工商食官”制度的最后解體。
關鍵詞周代 工商食官 井田制 商業組織
〔中圖分類號〕K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1-0139-06
“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時期工商業發展的基本制度。正確理解這項制度,是研究周代工商業發展變化的一個關鍵。傳統上對于周代“工商食官”制度的理解是以《國語?晉語四》和韋昭注為基礎的,但是我們認為,韋昭的注解是不確切的。由于韋注的偏頗,使得學者們對于周代“工商食官”制度眾說紛紜, ① 至今尚未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