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民
內容提要秦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都城中的禮制建筑也是一樣,既有對周文化的繼承,又有自己的創造。秦國早期的禮制建筑在其都城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后期特別是建都咸陽后,作為供帝王居住的宮殿的地位高于禮制建筑,禮制建筑營建于宮殿周圍。這種宮殿與宗廟的結構一直延續到中國封建社會末期。
關鍵詞秦 都城 禮制建筑
〔中圖分類號〕K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1-0145-06
禮制建筑在中國古代都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左傳》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即祭祀和戰爭是當時國家政權的兩項根本任務,因此祭祀在古代人們生活中是須臾不可離開的事情。對于統治者來講,祭祀更是國之大事,是統治者維持統治的方法,萬萬馬虎不得。所以,作為古代政治中心的都城必然成為宗廟祭祀建筑的集中地。
隨著國家的出現,宗教和祭祀愈益受到重視。反映商王朝文明的甲骨文和青銅器都與祭祀有著密切的關系。周王朝更是治禮作樂,作為維護其統治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