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上海。我家的信箱不時會收到政府的最小單位——居委會寄來的各類忠告,SARS的預防、如何防止癌癥等等。我也都誠惶誠恐、滿懷感激地研讀。
最近上海推出了市民電子郵箱。政府準備把各種信息都發郵件給我,政府公告,社會保障信息,銀行、電話、水電氣賬單,汽車違章信息等,包羅萬象。當然是免費的。7月20日這天是正式申請開始日,這個消息在網上迅速蔓延,大家都去搶注。雖然我正在使用5個郵箱(曾經擁有18個郵箱),但還是立刻申請了市民郵箱,政府的東西畢竟有信用,不像我那夭折的13個郵箱,而且這個郵箱宣傳的功能真是好。當天下午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政府給我發了什么內容,結果系統一直報告忙碌,看來登陸的人很多,畢竟是好東西嘛,排隊難免。過了幾天,我收到了兩封郵件,一封是《政府信息公開規定》,還有一封《勞動保障局加班工資規定》。頭一天我正好加班,于是我開始浮想聯翩了:不久以后政府也許會有勞動保障電子警察吧?他能看到我下午五點以后在公司上網(加班),然后根據我這個月的納稅記錄,可以知道公司克扣了我的加班費,這樣政府馬上給我的公司開具罰單,對公司法人進行警告……
政府的設想很宏大,國土安全、社會保障、經濟運行、打擊犯罪、醫療健康、教育培訓,將子民們置于巨大的保護傘之下。現在有了數字化這個有效手段,政府可以掌握每個人的資料,社會的信用體系也可以建立起來了。有的地方已經走得更遠。“9·11”事件以后,美國政府開始廣布攝像頭,配上面部識別技術,可以追蹤個人的行蹤。電影《24小時》中就描繪了反恐小組運用大型數據庫追蹤壞蛋的場景。射頻識別技術(RFID)政府也很喜歡,如果每個人的身份證上都貼上RFID標簽,那政府掌握一個人的行蹤就更容易了。通過銀行卡中心還可以知道你進了一家銀行后把錢匯給了誰,而不僅僅是知道你進了銀行而已;可以偵聽你的手機通話,因為曾經有恐怖分子用手機引爆了炸彈。不過只根據RFID的探測,可能以為某人正在家里睡懶覺,誰知他可能在家里通過電腦指揮一場爆炸或者策劃一個陰謀。所以政府需要探察網上的活動。Google公司推出了1G的超大容量郵箱,它公開宣布會“掃描”郵件內容以針對性地投放廣告。當存儲價格非常便宜的時候,政府也許也會給我們送上免費的1G郵箱。我們是模范市民,我們不在乎政府掃描。
我們可以從政府的構想中得到極大的好處。例如健康計劃,當我們使用攝像頭上網時,如果坐姿有問題,我們會被告知;甚至可以裝上檢測儀,一旦心率不齊,急救車馬上會來接我去醫院,電腦還會在我被帶走前提醒準備好住院物品和醫保卡。每天出門前,政府會送上天氣預報,并建議一條快速的路線,繞過一個三車追尾的事故。美國政府還準備啟動一個LifeLog的計劃,整合各種系統,記錄一個人一生所有的活動。
不但政府,公司也在這樣做。最近我就在為我的公司做一個貼心的客戶服務計劃。我的公司是給客戶做投資理財的,我的構想是:每天早上給客戶發送早安短信;然后告訴客戶今天吃粥配咸蛋作早餐最好(我們和888保健網是戰略合作伙伴);隨后發送給他目前的賬戶信息,建議今天出售某某,買入某某;我們的投資分析師(任務是每天5條建議)、營養師(任務是每天三餐菜譜)、健康師(任務是每天3個保健秘方)、生活指導師(每天5條勵志名言,加上紀念日關懷)、幽默笑話師等會輪番、立體地“關懷”客戶;稍后還應該考慮和市民郵箱的合作。昨天剛剛建立了原型,我拿自己作測試。結果到今天晚上,我收到了69條短信。35封E-mail,呼叫中心打來的10個電話,現在我準備去公司把那個原型系統給關了。
隨著政府和公司更進一步的推動,我們將建立一個數字的社會。個人會變成一個數字人,全身掛滿了探測器、手機、GPS、帶RFID的身份證、信用卡、WiFi、寬帶、市民郵箱、里程卡、積分卡。我們不是什么特別人物,所以不怕政府知道中午吃了KFC,晚上和誰聊天;別人沒有興趣偷看我們電腦上的文件;雖然被垃圾信息嚴重騷擾,但畢竟享受了便利的服務。我擔心的是:信息系統的安全。我可不想哪天突然被“刪掉”,然后要重新辦理出生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