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對盛大來說可謂是意義非常。2004年的這個黃金周,盛大將以游戲為主題的嘉年華樂園開到了杭州,整個宋城變成了一個“傳奇世界”,這或許是將目標轉向“網絡迪斯尼”后陳天橋最吸引眼球的商業行為。
中國網絡游戲就這樣第一次以真實的主題公園方式走向公眾,正如它作為第一家中國交互娛樂概念股走向Nasdaq,盛大的“好日子”真的是來了,伴隨著盛大這個中國最大的網絡游戲運營商的上市,中國游戲產業的概念和潛力也將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接受檢驗。
對玩家來說,嘉年華提供了一次從虛擬到現實的奇妙過程檢驗。而對大大小小的網吧業主、運營商、乃至圍繞盛大所形成的上下游產業而言,盛大所代表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所期望的未來娛樂世界的雛形嗎?
這是在黑暗中摸索了十幾年的傳統游戲產業所沒有經歷的,中國游戲歷經資本、文化、創造才能、盜版的諸多困惑,而最終是互聯網改變著這一切。不論是先到者、后來者、敏感者、遲緩者,所有的游戲力量都聚集到了互聯網狂歡的旗幟之下。
陳天橋是幸運的,幸運得憑借一款并非自己開發的游戲,而成了富豪榜上聚集資本最快的人。盛大是播種機,它的虛擬銷售系統遍布各個網吧;盛大是宣傳隊,它開辟先路并把握住了泛娛樂所帶來的力量,并成功的與國際資本和管理接軌,為未來打下了伏筆。
盛大的到來,將互聯網第二次上市潮分開了一條紅海。它把海外投資者的想象空間從短信概念中引出,帶來了用純粹的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服務賺錢的新概念,并且由此延伸開去,讓人看到了這個內向、嚴肅的大國所能激發的“合伙狂歡”的力量。
盛大究竟能包含多少概念?人們還未醒悟過來,盛大早已將身投入到更大的戰場,這邊是電信、寬帶、網吧的收獲和欣喜,那邊是盛大嘉年華上空的焰火,這個傳奇之筆還要劃到哪里去,又能夠續寫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