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達達是中國義烏小商品網的CEO,我們找到他是因為他的小商品網在Alexa上的排名已經是3萬多位,在Google上無論搜“義烏”還是“小商品”都能很快找到它。
但是見到本人時,我們還是大吃一驚,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完全是個清秀、白凈、還帶著些許靦腆的年輕人,為了見我們,他特意從20里以外的鎮上趕過來。
現在賈的手下有3個人,而且每個月的收入還不錯,更令人吃驚的是,當時規模更大的有大投資支持的好幾個義烏商品網都倒掉了,賈達達居然能抵抗住泡沫的侵蝕。
此前賈達達也在一個網絡公司上班,后來網站倒閉,賈達達去了一個紙箱廠教別人用電腦。但是賈達達還是覺得義烏這么好的小商品市場,不能缺少一個好的網絡平臺。兩年前,他開始創辦現在的中國義烏小商品網,前前后后投入了十幾萬。
現在網站從廣告、會員方面的盈利完全能夠應付開支。在一晚上的徹夜長談之后,賈達達說出了更加奇特甚至驚險的互聯網之路—他的第一桶金來自抓魚!
賈達達的父輩都是農民,而賈完全是自學成才,最早賈的職業是電器修理工。后來進城偶然買了一份《電腦報》,很快就喜歡上了電腦。為了能自己湊錢買一臺,賈去義烏的江里抓魚,一共掙了四千塊錢。此后不久,賈達達為了更多的接觸互聯網,進入一家義烏最早的網吧。
現在賈達達認為他在做著一份更艱苦的事—改變義烏人的網絡意識。義烏的國際商貿城已經非常現代,寬帶鋪到了每個鋪位,液晶電腦排在了桌上,可是大家用來打邊鋒的游戲。如何讓網絡從游戲到為電子商務所用,是賈目前努力的方向。
不過也不要小看游戲。現在的邊鋒游戲網由4個人創辦,目前已是最高上線19萬的規模,而且在浙江、東北等地區忠誠度極高。
邊鋒游戲網目前坐落在杭州的兩套簡單公寓里,到處是服務器、測試機器,完全是程序員的房間。邊鋒做起來很簡單,剛開始是聯眾的一個分站點。后來聯眾的服務器撤掉了,邊鋒卻逐漸有了人氣。邊鋒的創始人王卉告訴我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怎么把棋牌類游戲做得更好,因為每個地方的玩法、習慣都不一樣。這種著眼產品而不是炒作的特點,使邊鋒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浙江去網吧玩游戲的沒有幾個不知道邊鋒。甚至在邊鋒上賣虛擬服裝、裝備的都能夠小賺一筆。依靠口碑邊鋒正創造著一個虛擬世界。
創業已成為浙江人生活的一部分。正是這種簡單、樸素、逐利的意識,使草葉長成草原,又使草原長成森林。不要小看這種草根經濟的原始活力,他們逐漸發展成為家庭作坊、村落經濟、縣域經濟乃至整個浙江產業集群。
用網絡創業只是一部分。1978年出生的廖斌、做記者出身的湯金乾、借高利貸起家的孫德良,他們是掌握了技術奧妙的新浙江人。不過他們的網絡創業并不脫離當地產業、行業的發展,而是扎根其中。
草根經濟還有局限性,比如視野、判斷還是受到了局限,而傳統路徑帶來的利潤吸引力很強。賈達達告訴我們,如果在義烏去做外貿的話,他能夠賺更多的錢,甚至足夠養活目前的網站。
不管是貿易、生產還是制造,傳統浙江經濟仍是立命之本。最先接觸新技術的人,帶來了新鮮的意識。但是也面臨第二次創業的問題。
浙江人的熟人網絡既有優勢也是挑戰,溫州人創造了最早的體制優勢,但這種“人格化交易”也逐漸成為負擔。無法吸引外資,甚至內資也不敢去溫州投資,以至溫州的故事總是引起人們的一詠三嘆。
更大的背景是,浙江民營經濟的體制優勢逐漸不再,草根經濟如何走下去?對于賈達達來說,愿望很簡單,繼續把小商品網做好,有朝一日能夠到北京—他心目中的互聯網圣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