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激活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是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我對此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情感交流是課堂教學和諧統一的溶劑
1.發揚教學民主,建立和睦、融洽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學生和教材組成的統一整體,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民主的氣氛,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對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民主的教學氣氛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容易調動,使他們思維活躍,踴躍發言,從而打破教師和教材的框框,積極地進行聯想、推理和發現,師生之間積極的雙邊活動,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民主的教學關系,容易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而學生往往會把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遷移到所學的學科上,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們肯定了某位老師,喜歡某位老師,也就會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
2.情感交流是課堂教學的活性溶劑
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語言文字為工具,以情感為活性溶劑,如何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充滿情感呢?一是教師要有愛生之心,以愛的火種點燃學生心靈的火把,要愛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學生,他們更需要愛,更懂得愛。老師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體語言和話語傳達對學生的愛,激發他們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二是教師要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帶領學生走進語文的童話世界。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使自己能恰到好處地使用語言,使自己的語言個性化、特色化、情感化,使學生任何時候都愛聽你說話。三是積極巧妙地組織課堂上的多向交流活動,即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電聲器材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肯定語言,肯定他們的成績和所作的努力,引導他們積極向上。
二、師生合作參與,共同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語文這門工具性學科,必須進行師生的合作教學,讓師生合作參與,共同完成教與學的任務。激活課堂的首要任務是廢止教師的“一言堂”。那么,如何組織語文的師生合作教學呢?
首先是組織好“讀”的教學。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非常重視讀,教師要組織好讀的教學,讓學生跟讀、聽讀、齊讀、分角色讀、個別朗讀,指導學生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地進行讀,融教于練,其義自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可指導學生多作聽讀、快速閱讀、檢索閱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其次是“講”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不管是背景知識的介紹,還是組織學生質疑,都要用啟發式,否則,就要陷入“一言堂”的泥坑。遇到啟而不發的情況,切忌不要埋怨學生,因為,這往往可能是教師講得不到位,啟的不是時候。所以,要進行啟發式教學,搞活課堂。真正的力量往往不在課堂而在備課,教師要真正吃透教材和學生的學情。要抓準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差,教材和學生水平的位置差,啟和發的時間差,這樣才能保證啟發式教學的順利進行,使課堂上教師的講課落在點子上,起到點撥作用。
第三是組織“議論”教學。在啟發的基礎上,學生有話要講,為使學生講得深刻一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范圍的、中范圍的、大范圍的議論,然后由學生推選代表作總結發言。這種議論,關鍵是議題出得好不好,議題能出在點子上(學生求知的切人點上),學生就會有話要說、有話可說,議論就會熱烈,課堂就會活起來。
第四是進行“練”的教學。讀、講、議是練的一部分,但是一堂語文課還要根據課文后面的練習題,或者教師根據知識點,自己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當堂練習。練習題可分鞏固知識和技能的簡單題和培養能力的綜合題兩種,后一類可適當延伸到課外。
三、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活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語文教學中,應盡量利用高科技成果為語文教學服務,很好地利用這些現代教學手段,全面啟動這些聲像設備,多渠道、多觸點、多媒體進行視、聽、說多功能訓練。現代教學手段的特點:一是節奏快;二是傳播渠道多,聲像、文字、多媒體介入;三是學生感知的觸點多,視覺、聽覺、思維活動一齊帶動。所以,恰當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就能增加課堂容量,加大課堂密度,使學生看得清、聽得明、記得牢、反應快,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勞動局技工學校)
責任編輯/倪軍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