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媒體的現狀說明,普京政府實行的是可控民主,對于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媒體實行國家監控,對享有言論自由的網絡媒體和報紙媒體則依靠價格調控限定其影響力。
1電視媒體的導向控制
如果把俄羅斯整個媒體比做一盒大蛋糕的話,那么電視媒體這塊“蛋糕”的影響力最大,一是電視機已很普及,二是普通電視頻道無需付費,且收視率很高,對俄羅斯民眾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目前在莫斯科可以收到的免費電視節目共有六七個臺,其中文化臺和體育臺在2003年元月以前為原寡頭古辛斯基控股的電視六臺。
今年7月,筆者重返莫斯科,對俄羅斯電視的現狀有了一些感受。
俄羅斯現在的電視節目內容,既有別于蘇聯時期,也有別于葉利欽時期。在蘇聯時期,黨的機構牢牢地掌管著意識形態大權;在戈爾巴喬夫晚期,電視節目是令人枯燥不堪的長篇累牘的會議轉播;在20世紀90年代的葉利欽時期,寡頭操縱著電視媒體,電視成了政治斗爭的展示平臺,批評當權者的方針決策節目也可以自由地播放,例如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控股的中央一臺、獨立電視臺和電視六臺,就曾對車臣戰爭做了許多不利于政府的負面報導。
如今的俄羅斯電視節目突出了娛樂性和生活性,較少報道令普通百姓頭痛的政治爭論,政治評論性節目也明顯減少,且播放的時間大多是在午夜時分,這樣一來,與政府決策有分歧的各派觀點和言論對民眾的影響力受到很大削弱。平日里的滾動新聞節目時間較短,黃金時段的新聞節目簡明扼要地報道政府官員的活動,當然,普京總統深入民眾、與普通百姓聊家常的內容時有深入報道,意在體現普京總統的親民性。周末較少有新聞節目,多以電影、幽默小品和觀眾有獎參與節目為主。此外還有宗教節目,從宗教的角度疏導民眾,宣講教義、為教民答疑解惑。
2003年底普京在處理“歷史教科書風波”之時曾明確指出,歷史教科書“不應成為新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斗爭的平臺”,“應該敘述歷史事實,培養年輕一代對祖國和祖國歷史的自豪感”。普京總統的這番話對電視媒體也具有普遍指導意義。恢復民族自豪感的指導思想就是在體育頻道也多有體現。也許是因為奧運會召開前夕,筆者在莫斯科的兩周里,電視多次回放當年蘇聯時期曾舉辦第22屆奧運會的盛況鏡頭。
2報紙媒體的命運
與電視媒體相比,俄羅斯報紙的影響力急劇萎縮,原因是報價上漲。我發現,過去影響比較大的幾家報紙(我比較喜歡翻閱的)———《獨立報》、《生意人報》、《論據與事實》、《新聞時報》、《莫斯科新聞》等在莫斯科的零售價已漲至十多個盧布,約折合人民幣三元左右。
莫斯科報價上漲與當前俄羅斯商品漲價有關,具體說來,就是與運輸費用的上漲和紙張價格的上漲密切相關。據莫斯科州經濟部的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第一季度莫斯科物價上漲的平均指數為10.9%。莫斯科市地鐵票的一次性票價已從2002年的五盧布漲至現在的十盧布,票價翻了整整一倍。
報價上漲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訂報者、購報者減少,報紙的發行量急劇縮減。一位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以自家為例,90年代中期他全家(五口之家)訂閱各種報紙多達30來種,但2004年度訂的報紙僅有三種。
90年代,俄羅斯報業曾“繁榮”一時,如今,有的報紙已被迫停刊,如《新消息報》等。報界的不景氣還表現在一些大報社紛紛遷址,如《莫斯科新聞》報社已從市中心的黃金地段遷出,有消息說,歷史悠久的《消息報》報社也要從市中心的普希金廣場遷出。此外,售報亭的報紙種類明顯減少,除了一些研究所附近的臨街報攤上報紙種類相對來說還算豐富之外,其他地段報亭的報紙種類已不比以前,政論性較強的《生意人報》、《獨立報》等也不像以前那樣隨處可以買到。倒是生活信息較為濃郁的《莫斯科共青團報》,以及娛樂性和生活性較強的電視節目報、美容雜志、時裝雜志和體育類雜志開始成為報攤、報亭的主流。
如果我們把俄羅斯報價上漲這一表象與俄羅斯當前的政治大氣候相聯系起來進行深入分析的話,不難看出:普京政府是在依靠物價這個經濟杠桿,間接地縮減擁有自由發表批評政府決策言論的報紙的影響力。由于報價較高,具有一定政論性的報紙基本上成了社會政治精英和中產階級的消費品,而對廣大民眾的政治影響力在降低。換言之,報紙上的言論雖自由(輿論民主),但對廣大民眾的影響卻很有限,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反對者的聲音。
3其他媒體“蛋糕”如何
傳統的媒體———廣播電臺,其收聽者主要是特定人群,如駕車上下班的開車族和城郊農民,以及一部分夏季到郊外度假的工薪階層和已退休的老人。僅從政治層面上來看,廣播電臺享有一定的言論自由,所受的限制不是很大。
現代的媒體———網絡媒體,價格較高。就首都莫斯科來看,街面上的網吧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某些高校附近。據我所知,由于上網費用高,一般學者很少在家上網查閱資料,網絡媒體的政治影響力基本上限定在政治精英、中產階級和年輕一代,但年輕人對政治的關注熱情并不高,所以說,享有政治上言論自由的網絡媒體,由于消費人群有限而對民眾的政治影響力不大。
西方媒體也承認,“不能說俄羅斯沒有媒體自由,總還有一些說真話的廣播電臺和報紙,但這些媒體并沒有分布在全國”。
由此可見,與電視媒體的政治影響力相比,無論是傳統的廣播電臺,還是現代的網絡媒體,目前來說都不具有可比性。
4媒體與“可控民主”
俄羅斯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只有電視媒體能夠進入千家萬戶。而俄羅斯媒體的現狀說明,普京政府已經掌管著媒體的主導方向,糾正了葉利欽時期無政府主義的大民主,但也有別于蘇聯時期嚴格的檢查制度。普京政府實行的是可控民主,對享有言論自由的網絡媒體和報紙媒體,依靠價格調控限定其影響力,對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媒體,實行國家監控。2004年夏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對電視媒體進行國家監控是受到絕大多數俄羅斯國民認可的,其統計資料顯示,對于是否需要對電視媒體實行國家監控這一問題,63%的被調查者認為需要;只有29%的被調查者認為不需要。
治理、整頓是普京政府的一項基本國策,它體現了普京的治國理念,即根據當前俄羅斯的具體國情探索改革道路,實行可控民主,尋找俄羅斯特有的發展模式。普京深諳俄羅斯民眾厭倦多年的政治動蕩、渴望穩定的心理,依靠較高的民眾支持率,大力采取治理、整頓的舉措。應該說,可控民主比較符合當前俄羅斯社會的發展要求,它是普京為營造國家發展所需要的穩定政治環境而采取的措施,待俄羅斯的法制建設更加完善、經濟持續發展、中產階級壯大之后,民主進程在俄羅斯必將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建設民主社會是一項長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