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3.20大選”在即,陳水扁原以為可以在選戰中“一劍封喉”的“公投牌”一時幾乎成了“爛牌”。國際社會并不相信陳水扁打“公投牌”僅僅是作為勝選的工具,強烈質疑陳水扁借“公投”啟動“切臘腸效應”,即是由2006年“公投制憲”改變現狀,達到2008年“臺獨建國”目標。沒想到陳水扁卻無視國際社會的主流聲音,硬說“公投”有其必要性與神圣性,一意孤行,并拋出所謂“和平公投”,正式走向其宣稱為“圣戰”的“臺灣歷史上的第一次公投”。“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誰都不敢擔保會不會有一個政黨會孤注一擲,把兩岸推向戰爭的深淵。本刊記者特地專訪了臺灣資深政論家胡忠信先生。
“公投”會走向“臺獨”?
記者 造成臺海目前的緊張局勢是陳水扁執意要搞“公投”。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何漢理認為,臺灣現在還在有關“公投”議題的內容和文字上做文章,但問題的重心和美方關切的焦點是,“公投”是否出自走向“臺獨”的“更廣泛的脈絡”。您對此看法認同嗎?
胡忠信 陳水扁執政的政績并不符合人們的期待,為了尋求連任,他必須要找到一個“動力”來凝聚他的基本盤。四年前他有39%的選票,如果再加上李登輝“臺聯”的5%的選票,他實際上的基本盤只有45%。因為他執政不力,其民調其實始終沒有超過四成。換句話說,他并沒有回到基本盤。他找到的動力是“一邊一國”、“公投制憲”。不想并不奏效?熏而且陳水扁本人遇到美國政府非常大的壓力。臺“立法院”通過國親版本的“公投法”來自于民進黨的棄守。這又引來了民進黨支持者中“臺獨”基本教義派的情緒反彈。陳水扁腹背受敵,只好再運用“防御性公投”另辟戰場。不想又顧此而失彼,引來了來自大陸和美國更大的壓力,美國更由“不支持公投”演變為“反對公投”改變現狀。因為美國唯恐“公投”議題變成兩岸關系的一個動態因素,影響所謂的“維持現狀”失衡,所以一直質疑陳水扁的動機。
后來,陳水扁提出的是購買軍售的“防衛性公投”與“和平公投”,但是又和選舉掛鉤在一起。如果它變成一個機制,變成一個動力的話,會不會到后來變成“統獨公投”或“主權公投”?美國和大陸的憂慮也在于此。事實上,陳水扁的傳統支持者“臺獨”基本教義派也看出,陳水扁在最后關頭的“和平公投”內涵是不符合他們所期待的,但他們要求陳水扁要“為公投而公投”。“臺獨”基本教義派認為就是要啟動“公投”機制,哪怕這“公投”是“和平公投”、“防衛性公投”,但是在往“統獨”公投的意向走。所以有這種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記者 2月11日,鮑威爾說美國對臺灣公布的兩個“公投”題目都不支持。2月12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李俊毅卻稱,鮑威爾講話中的“臺灣是個民主的地方,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舉行公投”,顯示美方尊重臺灣舉行“公投”。您的分析又是怎樣的呢?
胡忠信 李俊毅的談話我覺得是片面的解讀、給自己有利的解讀。大陸、臺灣與美國的三角關系是一個模糊空間,一個灰色地帶,民進黨常作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解讀。從布什和溫家寶會談,到鮑威爾的講話,包括阿米蒂奇在北京的談話乃至白宮發言人的談話,等等,美國都無不懷疑陳水扁“公投”的時機和動機。時機為什么要和臺灣“大選”掛鉤呢?動機會不會是往“主權公投”、“統獨公投”走?美國至今對“公投”是保持懷疑的態度,對其脈絡和內涵,包括“公投”議題表示懷疑。
更應關注“后3.20”
記者 您認為陳水扁極力推行的“3.20公投”有必要嗎?
胡忠信 我并不認為“公投”能解決兩岸分歧。我認為兩岸和平對話機制的建立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為臺灣的經濟已經是兩岸經濟,臺灣同大陸每年的貿易已經逼近600億美金。也就是說大陸已成了臺灣除了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目前有55000家臺商在大陸,有100萬臺商進出兩岸,這是幾年前所沒有的現象。為什么這次很多人要回到臺灣投票,我認為他們很多人都是自發的,是基于他們愛鄉土,也是基于他們本身的利益考慮。
不過,陳水扁已騎虎難下,“公投”非辦不可。盡管民間疑慮持續發酵,美國官員再三表示其動機可疑,但陳水扁卻視為世紀豪賭。如果停辦,那就不必選了,最后一搏,或許還有勝選空間。因為在臺灣的選票中有20%的“臺獨”基本教義派,他們絕對不會讓陳水扁撤退。
記者 臺灣“3.20大選”合并舉辦“公投”,“可能引發暴動”的傳言蔓延全臺,人心惶惶。您認為“后3.20”的情況會是怎樣?
胡忠信 我覺得大陸和美國會更關注“后3.20”的情況。陳水扁將“公投”與“大選”搞在一起到底對他有利還是有弊尚待觀察,但是陳水扁勢必要承擔很多后果。據我所知,美國的在臺協會非常關切如此復雜的“公投”會不會引起臺灣選舉時候的動亂?為什么呢?因為美國研判大陸對臺動武的三要件之一是島內出現動亂。美國在臺協會的官員非常擔心萬一島內有動亂的話,大陸會對臺動武。還有“3.20”到“5.20”之間的過渡期,如果民進黨失去政權,是不是會順暢地把政權移交給國親兩黨?這也是一個變數。“3.20”當天的投票結果會不會失序,“3.20”到“5.20”的政權轉移會不會出狀況,美國在臺協會高度關注著。
兩岸復談勢在必行
記者 陳水扁極力推行的 “公投”使兩岸關系趨于緊張,臺灣“大選”后兩岸關系走向會如何?
胡忠信 我可以透露一個信息,據美國在臺協會的第一線官員預估,連宋會比陳水扁多10%的選票。但據我了解,大陸也做好了陳水扁連任的準備,大陸不管是誰當選都要因應。在我看來,無論是陳水扁連任還是連宋上臺,兩岸復談勢在必行,“三通”勢在必行。雙方用戰爭或是敵意不可能解決問題,雙方應用經貿問題來求同存異。
“5.20”后不管是誰執政,任何一位領導者都必須馬上面對怎么重新調試臺灣的兩岸政策的現實,這是最迫切的課題,必須馬上解決。首先應重新恢復兩岸協商。去年年底?熏大陸國臺辦發表的《以民為本,為民謀利,積極務實推進兩岸“三通”》政策說明書中就指出?熏兩岸“三通”屬于經濟問題。兩岸之間的政治分歧不應成為阻撓“三通”的借口和障礙。“三通”商談不是政治談判,在這種商談中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尋求務實地解決“三通”中的各種具體問題,推動“三通”進程。這十分值得肯定。換句話說,政治問題很難馬上談下來,但是在實質的政治議題以外的事務性議題是可以談的,像“三通”、文化、經貿交流都可以談。雙方不妨先從事務性議題入手,再到政治性議題。如果雙方僅僅在“一中原則”上爭執不休的話,很難談出成果。我覺得“5.20”后是一個兩岸重開協調機制的最好機會,不要錯過。再就是,我希望能建立兩岸領導人的熱線,建立一個對話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