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誕生之后,日本夏普公司別出心裁地從公司各部門各抽調一名女員工,組成“女性眼光發展組”。專門負責從女性消費者的角度,去衡量這種洗衣機是否適合女性消費者的“口味”。經調查得知,大約有50%的主婦有全職或兼職工作,其中70%的主婦總是在清晨洗衣服,而這一時刻又是主婦們非常渴望多睡一會兒的黃金時間。公司根據信息反饋,在原機型的基礎上,迅速改進一種新型的“早晨”全自動洗衣機,受到廣大日本主婦的青睞。
其實,除了“早晨”全自動洗衣機是借女性的眼光開發出來的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新產品也是請了女人做“市場顧問”而開發出來的。比如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三通插座、無線電熨斗、內衣烘干機,三洋電機公司的雙門冰箱,美國的“拍立得相機”,英國服裝設計師馬莉設計的迷你裙等許多產品,都是聽取了女人的建議和意見才開發出來的。
“女性眼光”不僅對企業開發新產品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一些商業企業的經營人員,也從“女性眼光”中找到了做生意的信息。在日本九洲,許多遠道而來的顧客,特別是生怕忘事的家庭主婦,在到商店購物前,往往
這些現象都表明,女人可以成為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的“信息窗”、“指路標”。在現代市場中,能夠進入家庭的消費品占據著相當大的份額。在家庭里,一般來說,女人對社會流行產品的鑒賞力和商品適用度的判斷力,要比男人強得多。同時,她們又是具體花錢購物的策劃、運作者,往往女人喜歡的商品就是市場暢銷的商品。不是嗎?請留心觀察:中年夫妻上街,購買消費品的決策者十有八九是家庭主婦;正在談戀愛的青年男女上街逛商店,一般都是女青年購物,男青年付錢;當“小皇帝”喜歡柜臺的某件物品時,在他身邊的年輕母親或者老奶奶,往往是兒童消費者的后臺……幾乎可以說,十之七八的消費品購買力為女人所占有。
無獨有偶,遼寧省普蘭店市一家百貨大樓在“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策劃開展了“婦女購物日”活動,以樹立“百貨大樓與姐妹們心連心”的形象。活動從3月4日開始,到3月8日形成高潮,以“百貨大樓與全市姐妹心連心,百貨大樓向全市姐妹們送真情”為主題,百貨大樓領導身披綬帶在門前迎候,每天贈送400張“幸運姐妹節日賀卡”并舉行開獎活動,還針對女性求廉求實的心理,商品大幅度降價,使整個活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轟動效應。
由此可見,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應特別注重借用“女性眼光”,并要多搞一些以女性為目標的市場促銷活動,這對于廠家開發迎合“上帝”口味的新產品及商家推出適銷對路的商品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