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夏威夷,看珍珠港紀念館是一個保留節目。電影《珍珠港》在全球熱映,使人們更關心這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轟動全球的地方。
我們下榻在夏威夷威基基區的一家賓館,站在房間的窗前,可以看到對面山上濃綠掩映中的各種風格的建筑,還有遠處蔚藍色的大海。窗下是一條整潔的馬路,不時有車輛悄悄地駛過。路兩旁的行道樹都是十幾米高的椰子樹,傘形的翠綠樹冠,羽狀的葉子,筆直的樹于,靜靜地站在那里,一株接著一株,給人以偉岸、挺拔的感覺。早晨,我站在陽臺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黎明的寧靜。如此靜謐的海島,誰能想像得到當年在這里曾發生過那樣一場血腥的屠殺。
車子在市區行駛了10多分鐘后,就向海邊駛去,一路上風景如畫。不多時,就來到了珍珠港紀念館。我一看,一顆巨大的骨貴樹張開綠色的濃蔭,庇護著一塊橫臥的白色長方形碑石,上面刻著一艘軍艦和一個船徽,“USARI ZON— AMEMORIAL\"幾個英文字赫然醒目,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我知道,這艘軍艦就是珍珠港事件中的悲劇主角“亞利桑那”號。
來參觀珍珠港的海外游客很多,白人、黑人、黃種人都有,我們隨著人流走進紀念館。放映的片子是黑白片,談不上什么攝影技巧,但卻是真實的。戰爭年代里那種瞬息萬變、生死未卜、血肉橫飛的場面,被這部紀錄片演繹得淋漓盡致。在60年前的那場血腥屠殺中,共有2395名美國軍民慘遭殺害。據說,這部片子是一位剛剛買了攝像機的美國海軍士兵拍的。我們真應該感謝這位美國士兵,為我們留下了如此珍貴的歷史鏡頭。
“亞利桑那”號戰艦死難烈士紀念堂就建在當年戰艦沉沒的海面上,所以要坐渡船前往。我們從放映室出來,排隊上船。W指著遠處海面上的一座白色建筑物說:“你們看,那就是死難烈士紀念堂。紀念堂實際上是架設在‘亞利桑那’殘骸上的,據說從空中看,紀念堂與殘骸就組成了一個十字架。”
人群中,一位坐輪騎的老人引起了我的關注。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雖然行動不便,卻堅持乘船到“亞利桑那”戰艦死難烈士紀念堂去。推著輪椅的中年人大概是他的兒子。或許,他是那次戰斗中的幸存者,今天來看望他那些長眠海底的戰友,或許,是他的親人在那次戰斗中犧牲了,他帶著兒子前來祭奠,兩名船員抬著老人的輪椅,把老人抬進了渡船。那位老人在兒子的陪同下,靠在窗邊默默地注視海面。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海底的殘骸里不時有氣泡浮出水面,一到水面,就散化成一個個彩色的小圓點,在陽光的照射下,泛出暗紅色的光彩,然后隨著蕩漾的水波逐漸搖碎、變形、消失。但這邊剛消失,那邊又有新的油花冒上來了。
“亞利桑那”號已被擊沉60年了,可它還在滴血,還在哭泣,還在流淚。它用這滴血的油花,向每個來此憑吊的人控訴戰爭的殘酷和無奈,呼吁人類不要戰爭,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