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生前十·分希望膝下兒女成群,但遺憾的是,他卻一輩子都沒能當上父親。 200多年后的今天,好事的美軍醫學專家經過反復論證后斷言,“國父”當不上爸爸的原因,是因為他患有當時根本無法治療的不孕癥。
在華盛頓生活的年代,美國人也信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理念,而且只要夫婦倆沒有孩子,丈夫一定會把責任全部推到妻子身上。作為“國父”的華盛頓也未能免俗,據說他妻子瑪莎當年就經常為此遭到華盛頓的數落。許多傳記作者提到,在54歲那年的一則日記中,華盛頓曾寫道他無論如何都想要一個孩子,如果瑪莎比他早離開人世,他會考慮找一個比瑪莎年輕的女子結婚生子。而根據最新一期《美國醫學》雜志發表的一篇專題論文透露,其實瑪莎很可能背了 200多年的“黑鍋”,倒是華盛頓可能有“難言之隱”。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男性不孕癥專家約翰·阿莫里在文章中大膽推測說,華盛頓在與瑪莎結婚前曾患有嚴重的結核病,盡管他后來奇跡般地康復,但一些并發癥可能導致了“國父”睪丸的堵塞,等于是沒動刀子就給他做了輸精管結扎。因此,華盛頓一生沒有后代,怨不了別人。
盡管阿莫里的推測大有揭“國父”老底的意味,但一些歷史學家承認,阿莫里的推淪其實與華盛頓早年生活的某些方面完全吻合,劉今后研究華盛頓與瑪莎的婚姻生活應該頗有裨益。弗吉尼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菲利普·查斯表示:“毫無疑問,今后研究者應該將這一重要因素考慮進去,這樣才能了解一個更為真實的華盛頓。”菲利普·查斯指出,現存的醫學資料顯示,華盛頓家族中很多人都得過結核病,“國父”的哥哥勞倫斯最后就是死于這種當時還很難治愈的疾病。
很自然,也有一些歷史學家對阿莫里的推斷不屑一顧。《華盛頓一生》的作者威拉德·蘭德爾表示,“國父”從來就沒有對自己的生育能力產生過懷疑,華盛頓當年每天能騎馬20英里,而200多年后的所謂專家卻開始質疑他的生育能力,實在有點不太恭敬。在蘭德爾看來,華盛頓沒有后代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妻子瑪莎,因為在1759年, 27歲的瑪莎曾經得過麻疹,可能因此而失去了生育能力。
然而,不管華盛頓沒有后代是誰的責任,大多數歷史學家都一致同意,“國父”沒有后嗣對美國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從根本上取締了世代相傳的君主體系。也許正是因為華盛頓沒有后代,因此他才當了兩屆美國總統后體面地告老還鄉,并且當之無愧地“笑納”了“國父”的美稱。在華盛頓的葬禮上,牧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他沒有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美國人都是他的孩子。”
(編輯/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