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對遺傳因素研究的發展,“長生不老”將不再是夢幻。東京板橋區有一家東京老人研究所,研究人員正在用一種形狀如蚯蚓的線蟲進行遺傳學試驗。據該研究小組負責人白澤卓二室長介紹,他們已成功利用遺傳基因素控制線蟲的壽命。
這種線蟲一般壽命20日,該研究所利用遺傳因素培養出了壽命可長達30日的“長壽線蟲”。這種長壽線蟲平均壽命為普通線蟲150%左右。白澤卓二室長說,人類同樣有壽命遺傳因素,他們的試驗已確定,將人類壽命遺傳因素注入線蟲內,同樣可以控制線蟲的壽命。因此,完全可以利用人類壽命遺傳因素制造出一種人類向往已久的“長生不老”藥,這種藥可以將人類的壽命延長到180歲左右。
“A、C、C、T……是縮短人類生命的遺傳因子。”東京一家醫藥品公司的社長古谷社長拿出寫著一連串密碼的紙說,該公司與東京大學研究小組研究發現,人體有可以縮短壽命功能的‘短命遺傳因子”,已提出這種遺傳因子的專利,同時正在著手開發“長壽藥”。
發現的“短命遺傳因子”會削弱人體抵抗高溫、紫外線及有害化合物質的能力,如果能抑制“短命遺傳因子”的功能,就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該研究小組利用果蠅進行試驗,成功使果蠅的壽命平均比一般蠅類長約30%。“長壽藥”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各醫藥品廠商正在努力開發有關的藥物,一場爭奪市場的科技競賽正在靜悄悄地進行著。
另一家位于神奈川縣的醫藥研究所也正在向人類老化現象挑戰,他們已經查出了具有抑制人體老化功能的“恢復青春遺傳因子”,該公司正在全力開發可以維持人體肌肉及骨骼等年輕化的抗衰老劑。目前重點放在一種比一般人早老化的Wemer癥,該公司已證明 Wemer癥患者有一個遺傳因子發生了異變,這就是恢復青春遺傳因子。該遺傳因子有修復人體de- oxyribonucleicacid核酸(DNA)、防止細胞劣化的功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該遺傳因子的功能也會減弱。研究人員現正在探索能維持該遺傳因子的功能,防止人體老化的物質。
在眾多研究人員探索“長生不老藥”或食品之際,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見,日本環境保護省就有人擔心,如果人能長壽的話,人口爆增將會引起全球環境的巨大變化。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人口將達到頂峰,如果2100年人口達到 70億,地球的氣溫就會上升2℃,如達到100億人,則氣溫就要上升 2.7~E。若再增加的話,地球的生態就會發生危機。不僅生態會發生危機,食物、飲水、能源、社會保障等都會發生危機。另外,長壽藥和接受長壽冶療,都需要金錢的支持,很自然就會產生貧富人的“壽命差距”,引起又一個更大的不公平現象。 科學的發展是不以人們的志為轉移的,人類控制自己命既已邁出了一大步,那么制壽命只是時間的問題了。始王夢寐以求而未得的“長不老藥”將不再是夢幻之物。(編輯/張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