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雖然發表在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報》第一版上,但約作者胡福明撰寫文章則是在1977年的8月,距離“兩個凡是”公開發表的1977年2月7日,僅僅六個月的時間。
約稿的指導思想取決于兩個要素,一個是當時總的形勢和宣傳要求,另一是報紙的特色和需要。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總的形勢是,黨中央1976年10月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以后,各條戰線的首要任務就是撥亂反正。經過一段時期以后,各條戰線的撥亂反正取得一定成效,但普遍遭遇到一道幾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礙,那就是在“撥”(批判、糾正)林彪、“四人幫”之“亂”時,有人動輒就聲稱這個是毛主席的指示,那個是毛主席決定或批準,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的束縛,撥亂反正也就深入不下去。形勢需要必須從根本上也即從理論上進行撥亂反正。具體來說,必須要擺正存在與思維、物質與精神、實踐與理論、基礎與上層建筑(包括經濟與政治)的地位,弄清楚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誰決定誰等重大理論問題。
《光明日報》是以理論和文教宣傳為重點的中央大報。當時我在光明日報社工作,擔任理論部黨支部副書記、哲學組組長,負責編輯《哲學》???。根據當時的形勢,《哲學》??煙o旁貸地需要組織和編發從理論上撥亂反正的文章。正好1977年8月,江蘇南京地區的理論工作者舉行了以“經濟與政治關系”為主題的理論研討會。我應邀前往參加,并在會上第一次結識了胡福明。胡福明當時是南京大學政治系的教師。我聽了他在研討會上的發言,認為他思想解放,而且有理論素養和勇氣,當即就邀請他為《光明日報》《哲學》??瘜懜?,并按一般程序向他提出了文章的要求。
胡福明同時寄來兩篇文章,一篇題為《女人也是生產力嗎?》批判江青過去鼓吹過的“女人是生產力”的謬論。另一篇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胡福明的稿件是1977年9月寄來的,當時我正在外地出差。編輯部有人認為,前一篇稿件是江青的謬論庸俗不堪,不值得從理論上批駁;后一篇則被認為“純”理論的色彩太濃,論述的又是一般性的理論原理,沒有多少新意,兩稿均準備退稿處理,但因稿件是我約的,就留待我返京后決定。1977年12月我從外地返京,閱稿后認為前一稿的確不能刊用,同意退稿;而后一稿雖然講的是一般原理,而且引經據典的話較多,理論色彩較濃,但文章講的實踐與理論的關系,突出的是實踐在檢驗真理中的重要作用,聯系到“文革”期間林彪、“四人幫”大肆宣傳的“一句頂一萬句”、一學就靈、立竿見影,制造精神枷鎖,阻礙各條戰線的撥亂反正,我認為它有很強的針對性,符合當前從理論上撥亂反正的宣傳要求,就決定留用,并在作了初步刪節以后,于1978年1月14日發排了。爾后到1978年4月10日,又經過五次修改,以胡福明的署名放在1978年4月的《光明日報》《哲學》???7期(頭條)的清樣上準備出版,標題改為《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
當年我作出這樣的抉擇的動因,除了從我對胡福明的稿件修改中可以看出思路,還可以從由胡福明保存的我于1978年1月19日和1978年3月13日給他的兩封原信得到印證。第一封信是在排出文章小樣以后寄小樣時寫的,認為文章提出的問題“比較尖銳”;第二封信是在處理稿件過程中寫的,提出了修改稿件的具體要求: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由于‘四人幫’多年來抓住(毛主席)片言只語嚇唬人,束縛人們的思想,致使一些同志至今仍不注意實踐經驗,不從實際出發,而是從定義出發,從概念出發,離開具體條件硬套某個指示,結果‘心有余悸’,許多工作搞不好。請考慮能否把這樣意見的話加上。”
按照報社的規定,登載了《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的《哲學》專刊第77期的清樣送請總編輯楊西光審閱。他慧眼識珠,果斷決定把這篇文章從《哲學》上撤下,要求作修改以后放在《光明日報》第一版上發表。他把這件事當作報社的頭等大事,為此付出了極大精力。他親自動手并精心指導我們對這篇文章進行修改,特別是當他得悉作者胡福明于1978年4月13日從南京來到北京開會的消息,決定立即把胡福明接到報社,并把據聞正在撰寫同類題目文章的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的孫長江請來,楊西光親自主持與我們開會,商討文章的修改。楊西光明確指出,文章的修改要堅持鄧小平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觀點,解放思想,批判“兩個凡是”,沖破禁區。他的這個意見在我當時記下的談話要點中得到印證。我記錄的第一條就是:“完整、準確毛澤東思想體系”,臨末又記下:“注意:完整、準確毛澤東思想”。
綜上所述,就我所知道的情況,《實》文從組稿、發排到修改,主要是由《光明日報》的同志完成的,決定發表的是總編輯楊西光。社會上有人說這篇文章組織來以后楊西光不敢發表,所以找了中央黨校的同志來修改,并最后送請胡耀邦審查同意后才發表。這不是事實。據我所知,楊西光是橫下一條心要發表這篇文章的。之所以請中央黨校的同志來修改,是他聽說中央黨校也在(準備)寫類似的文章,為了集思廣益,把胡福明的文章改得更好,才這么做的。送請胡耀邦審閱最主要的原因是楊西光在“串連”中央主要新聞媒體轉載、轉發時,有的同志提出最好能請某個“權威”看看。為了爭取更多的媒體轉載、轉播,楊西光同意此文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送請胡耀邦審看。以后他聽到上述《光明日報》不敢發表的傳言,他認為并非如此,于是就憤然對中央黨校的同志說:此文如果在中央黨校的內刊《理論動態》刊發,請在文末注明“光明日報供稿”(見《光明日報與真理標準討論》第225、236頁),以表示他愿承擔此文的政治責任。據我了解,即使此文不送請胡耀邦審看,有的媒體因此就不轉載、轉播,楊西光也會義無反顧地把文章在《光明日報》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