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紐約時報》報道,山中藥青蒿所提煉出的工牌抗癥疾藥物青蒿素能夠有效治療瘧疾,目前全球各主要衛生機構正全力搶購青蒿素制劑。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在2005年前,全球至少需要1億劑青蒿素制劑,因為西方治療瘧疾的傳統化學藥物,因癥疾原蟲已發展出抗藥性而無法遏制病人死亡率急升的狀況。
其實,青蒿素作為中國迄今為正唯一被世衛組織認可的技西藥標準研制開發的“新藥”,在1973年即已獲得臨床研究驗旺。多午之后,青蒿素才憑借其實際療效突破西方對中醫藥的偏見和歐美制約企業的消極抵制。
特殊背景下的政治任務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山瘧原蟲經蚊蟲叮咬傳播的傳染病,目前是世界第二人傳染病,也足流行最廣,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熱帶寄生蟲傳染病。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就在《瘧論篇》和《刺淪篇》中記載了其癥狀和療法。
國際瘧疾風險基金(MMV)負責人克拉大特說:“全球近15億人生活在瘧疾疫區,臨床病例數達3億-5億人,每年死廣人數超過300萬,其中—斗為5歲以下兒童,非洲死亡人數占70%。”
平均每30秒殺死一個5歲以下的兒童的瘧疾,已經成為導致非洲經濟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之—,造成非洲GDP每年損大1.3個百分點。因此,世衛組織已纖把遏止瘧疾列為11世紀前10年的首要醫學問題。
說到青蒿素的發現,不能不捉上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當時隨著戰爭的爆發,熱帶叢林抗藥性瘧疾肆虐,戰爭雙方部苦于瘧疾帶來的非戰斗減員,尋找抗廣新藥于是變得非常急切。越南無法獲得被西方國家全面封鎖的藥物,于1964年初,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在求助蘇聯九果的情況下緊急求助中國政府,外派越南總師范文同秘密訪華。
毛澤東親自接見并作了承諾。1967年5月13日在北京飯店,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第—次全國抗瘧藥協作會議,決定巾國家衛生部,化工部、總后勤部、科委。國防科工委組成全國抗瘧研究領導小組,以國家軍事醫學科學院為首,聯合同內7個省的幾卜個科研單位開展新型抗瘧藥物的探索與研究,時稱;“523項目”。作為國家高度機密,其受重視程度堪與當時的“彈一星”計劃媲美。在“文革”的一片混亂中,跨區域、跨部門的協作研究因此得以避免較大的干擾。
從中草藥中尋找抗瘧新藥一直是整個上作的主流,但是,通過對數千種中草藥的初步篩選,卻沒有任何重要發現。在研究陷入困境的情況下,1969午2月.當時的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屠呦呦臨危受命,“我堅信中醫藥學呈一個偉大的寶,有許多值得我們努力探索的精華?!?/p>
畢業于北水醫學院約學系,現為中醫研究院青蒿與肯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土生導師的屠呦呦,在2003年舉行的第二次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創造力與發明國際論壇上,回顧了青蒿素的具體研制過程:
“我們經系統收集歷代醫籍、本草,從中整理歸納出200多方藥。歷經380多次樣品的鼠瘧篩選,1971年10月終于在經歷大量失敗后VH得中藥青蒿抗瘧篩選的成功。1972年從中藥青蒿小分離得到杭癥有效早休,命名為青蒿素,對鼠瘧、猴瘧的原蟲抑制率達到100%。1973年經臨床研究取得與實驗室一致的結果,抗瘧新藥青蒿素由此誕生。”
此后在全國各地的大力協且下,臨床應用進·步擴大。至1978年,共治療2099例,病人傘部痊愈。
1977年3月,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名義撰寫的科研淪義首次發表,引起了世界什國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該研究成果在1978年獲得“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
1981午10月,世衛組織主辦的同阿青蒿素會議在北京召開,屠呦呦以首席發言人的身份作了題為《青蒿素的化學研究》的報告。與會的同際專家表示“這一新的發現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發現這利化合物獨特的化學結構,它將為進一步設計合成新藥指山方向。”
青蒿素的成功研制被中華醫學會訐為“建國35年以來20項重大醫藥利‘技成果”,屠呦呦本人也于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會授予“阿爾伯特愛囤斯坦”世界科學獎。
青蒿素產業化的中國機遇
中藥青蒿治療瘧疾最早見于公元340年間的東晉CB寸后備急方》,作者是東晉醫學家和煉丹化學家葛洪??梢韵胍姡谥嗅t藥基礎上研制出來的肯蒿素,要想得到西方醫藥界的廣泛接納,必然需要一個“靠療效說話”的過程。
美英等世界各主要捐助國…度反對普遍使用青蒿素治療瘧疾,理由呈青蒿素價格偏高,尚未在兒童身上進行廣泛測試。負責替全球貧困國家購買藥物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埃塞俄比亞爆發瘧疾大流行時,也以供應量不足及在瘧疾流行進程中途換藥將導致混亂為由,反對使用青蒿素。
但在抗瘧的嚴峻形勢面前,許多國際組織和醫學專家相繼認可了青蒿素的作用。2001午12月中旬,世衛組織在一份公報中指出,“治療瘧疾的最人希望來自中國”。2002年!月2日—3日,法國《解放報》連續并大篇幅刊登了《傳奇般的杭瘧中藥走向世界》,3月14日,美國《遠東經濟坪淪》刊登了《中國革命性的醫學發現:青蒿素攻克瘧疾》。
今年1月29日,泰國國工普密蓬·阿杜德為研制出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中同醫學團體頒發泰國最高醫學獎——瑪希頓親王獎,以表彰他們對治療瘧疾作山的杰出貢獻。這呈同際科拉團體義一次對肯蒿素這一中國自發研制的抗瘧下牌藥物的充分肯定。
作為中國唯一被世衛組織認可的按西藥研究標準研究開發的中藥,青蒿素已被列入國際藥典。但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介紹,“我國青蒿素類藥物生產銷售十幾年了,至今出口市場占有額只有0.5%,而全世界抗瘧藥每年銷售額為13億一14億美元。這對于我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逼溆嗟乃幤啡詾閭鹘y西藥類產品,大部分市場為國際大型醫藥公司把持。
然而2003年日月5日,同際瘧疾風險基金(MMV)負責人克拉夫特和世衛組織熱帶病專項官員泰勒博士,在廣州舉辦的有關青蒿素研究會議上表示,MMV將拿出5 o o萬美元資助青蒿素衍牛物Artckfi,的后期研究及全球注冊工作。該藥物是在同內原有研究基礎上研制的青蒿素復方制劑,療效更顯著而日價格便
“中國人研制的藥物,他們在后期投入500萬美元支持研究;這個新藥將會在全球多個國家進行注冊,一切注冊的具體事宜山世衛組織進行協調,我們只是負責藥品技術上的保障也就是MMV出錢,世衛組織出力幫我們搞全球注冊,而知識產權歸我們。這在中國新藥研發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睆V州中醫藥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符林春對記者說。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據悉,雙方合作的’個硬性條件是:將來生產出來的藥品一定要以優惠價格提供給瘧疾疫區的國家公立機構或國際機構,保證窮人消費得起。而療效好、成本低一直是中醫藥治療方式的優勢所在。
據世衛組織估計,2005年以前,全球至少需要1億劑青蒿素制劑,而全球現有制劑僅及需量的1/3。全球防治艾滋病,肺結核及瘧疾基金會的瘧疾顧問南圖亞也表示,希望各國盡快把青蒿素列為一線治療藥物,該基金會預計在5年內將花費4.5億美元購買青苗素。
這是我國中藥產業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為什么只有這一種
然而這一被稱為目前我國中藥產品開拓國際巾場的“唯一機遇”,是否能為國內爭議不斷的中醫藥現代化指明發展方向呢?
對此,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鄧鐵濤表示:“中藥現代化必須在中醫現代化的基礎上才談得上,脫離了中醫,中藥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可否認,西方醫學界目前僅接受中藥單方制劑的提取,并不認可在中醫藥領域占據核心位置的復方藥的使用。鄧老認為,中醫藥現代化不應該總是想著進入西方市場,因為中西醫代表著兩種根本不同的文化,“就呈我們進去了人家也不會相信,不會使用”,青蒿素是我國的王牌藥,但主要也是用于非洲、東南亞等熱帶地區的瘧疾病,因為歐美基本沒有瘧疾。
“而且不能把單體提取的西藥研制模式當成是中醫藥界的榜樣,當然我并不反對提取單體,但是單體只是治療瘧疾這一種病而已。如果以這個為中醫藥現代化的方向,就本末倒置了?!?/p>
“其實,現代中西醫的體系之爭并不集中體現在某種具體的藥物上,”同際健康之友國際組織的醫務顧問游向前博十對記者說,“廣義上,按照中醫理論進行治療時所使用的物質都可以稱為中藥。比如西藥中的青霉素可以消炎退燒,把它當作性涼的清熱約使用,就是把西藥納入了中醫的理論范疇?!?/p>
“而西醫藥物研制的最高境界就是通過提純獲得單一化學成分,比如青蒿素,已經制成了針劑,針對其對瘧原蟲的有效殺滅程度來使用,這完全是西醫直接從疾病著手的治療方式,而不再需要中醫的辨證施治。這具實是中藥被納入西醫體系的過程,只不過是在西醫藥典里增添了一種新藥物?!?/p>
對普通民眾而言,很堆具備中醫辨證施治的基本知識,而“辨病”使用藥物就相對簡單?;蛟S這止呈為什么西醫界往往憑借發明某種新藥而影響人群,而中醫每每依靠杰出醫家懸懸壺濟世的緣故。
中醫自峰,也在不斷適應人們簡化診斷過程的要求,比如很多巾成藥的使用,患者基本上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自行購藥服用。
而一直回響在記者耳畔的,是鄧老的那句話——“脫離廠中醫,中藥就是尢源之水,無本之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