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強勁的手緩緩地旋開了國窖1573的酒蓋,女人溫柔的手靈巧地把迷人的酒液斟滿酒杯,晶瑩剔透的酒液彌散著純凈的酒香,一聲喜滋滋的祝酒詞,大家共同舉杯,讓美酒與山珍海鮮共舞。
瀘州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幾乎沒有什么物種不可在此安家落戶,畜牧放養、農耕種植、野生物種,品類浩繁,這就為飲食所需的各種原料提供了充足的保證。老天爺如此慷慨地為這方土地捧出了眾多的“美食資源”,加之兼收并蓄各種菜系之長,今日的瀘州,已經是美食家的天堂。
吃在瀘州
一地有一味,一菜有至味,任何一種菜品的形成都會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原料的選擇或變化,制作的精細及偶然的靈感,外來技藝的借鑒與改造,調料的重新搭配與調和……匠心獨運再加各種巧奪天工的手藝,因而才能將味道調和到最佳。瀘城大廚對調味十分講究,并善于調味、精于調味,定味準確,味型多樣,變化精妙,味味相融。烹調多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和醋、糖來調味,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幻化出了魚香、荔枝、麻辣、椒麻、怪味等各種味型,味味厚實醇濃。南苑賓館、瀘州飯店、周大漢酒樓、老窖大酒店龍鳳餐廳、伊美林酒樓……這些著名的酒店酒樓,家家具有自己的特色菜品,引得客似云來。
今時今日,說到瀘州百味,不能不說麻辣。稍稍清點一下菜品,就發現有一大半都是帶麻辣味的:香辣蟹、香辣回鍋肉、菜根香、麻辣魚、辣子脆腸、水煮鱔魚、鐵板牛蛙……怎少得了麻辣二字。
說到麻辣之甚,不能不提瀘城遍地開花的各色火鍋。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區區8個字,道盡個中誘人滋味!
五味軒火鍋、三只耳火鍋、德莊火鍋、秦媽火鍋、草原小肥羊、小天鵝火鍋、鴨腸王火鍋城、酸菜火鍋豆花……這些瀘州本土或外來的火鍋食府,無一不是瀘州火鍋行業的佼佼者。
兼收并蓄
經濟互補,文化相融。瀘州接納了眾多外來菜品,顯示了它通達萬物、海匯百川的情懷和胸襟。外來菜品絕不僅只是給外地人而設,或是為本地人的好奇解饞,主動迎納,顯示的是積極與異域文化溝通的精神,這種互動是通過外來菜系和本地菜的兼容并包、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各種口味的兼收并蓄除了表現在中餐和火鍋上,還反應在一大批名小吃的興起,串串香、火鍋粉、燒烤、白糕、劉三姐肉絲面、瀘州黃粑、豬兒粑、合江烤魚、姜氏鹵菜一絕……正大行其道。承受著一年四季變化,選用應時原料制成的瀘州風味小吃,不斷變化翻新,應時應景,隨意方便,經濟實惠。
受外來菜系的影響,新派川菜從原料、制法、用具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味型上,廣泛采用粵、閩、港臺的定型復合調味料與川菜的烹調方法相結合。某些菜還借鑒了更現代的理念,在環境上、餐具上、菜品形狀上更趨向于港式粵菜。
各具特色
瀘州下轄四縣三區的風味特色菜品,也別具一格,各領風騷。納溪的臘豬蹄和烏魚,是當地一絕。臘豬蹄腌香撲鼻,肥瘦相間,美味誘人。烏魚三吃,清炒魚肉絲、魚頭熬湯、紅爆魚肉,回味無窮。古藺麻辣雞,敘永黑豆花,合江旱豆花,將軍湖鮮魚,瀘縣玉龍湖風味全魚席……無一不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