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出租汽車行業通過改革,行風煥然一新,創建成瀘州市為人民服務的“文明行業”、全省交通系統“九五”、“十五”期“文明示范窗口”,成為瀘州文明城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深化改革,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實現公司化管理
通過2001、2003年兩次改革,我市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全部實現公司化管理,基本杜絕了私下轉讓、倒買倒賣客運經營權行為,經營權的管理做到了政府、行業、公司、車主四滿意。
2004年5月,我市新增291輛出租汽車,全部由公司出資購買,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車輛產權歸公司所有,由公司統一經營。公司以招聘員工形式招聘駕駛員,形成公司+員工+經濟考核責任制的經營模式。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公司一體化經營的改革成果。
實施資產重組,引導企業向集團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為加強行業管理,促進出租汽車客運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和規范化服務,我們制定了《瀘州市出租汽車客運經營資質質量信譽管理規定》,鼓勵企業通過重組、兼并、聯合、收購等不同形式,擴大企業規模,形成集團化經營,使其在企業資質、人員素質、資產規模、車輛及設施等方面進一步提高。
2002年,7家出租汽車公司以資產為紐帶,成立了康泰運輸有限公司,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公司管理更規范,企業抗風險能力增強,帶動了整個行業向優化、整合方向發展。目前,按資質評定標準,出租汽車公司已整合到10家,基本形成集團化、規模化經營格局。
為了促進出租汽車行業成為展示瀘州精神文明風貌的重要窗口,徹底解決倒買倒賣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行為,確保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出讓工作順利進行,市政府發布了《關于清理整頓私下轉讓和擾亂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權管理的通知》,通過清理整頓,我處制訂了《瀘州市出租汽車客運管理辦法》,并以瀘州市人民政府2002年第21號市長令發布實施。此《辦法》對經營者、駕駛員、乘客、企業經營資質、質量信譽管理,營運活動、站場管理、經營權管理、投訴等行為都有詳細、具體的規定,涵蓋了我市出租汽車行業發展和改革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較為超前的一部規范性文件,促進了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制定了《關于規范出租汽車經營行為提高服務質量的通知》、《關于強化我市出租汽車業統一標準管理的通知》、《瀘州市出租汽車駕駛員服務證管理辦法》、《瀘州市出租汽車創文明行業規范》、《關于制定出租汽車衛生標準規定的通知》等近二十個出租汽車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有效地規范了出租車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市場經營秩序日趨良好。
更新出租車標志色,提升車輛檔次和硬件設施
瀘州出租汽車車型及車身標志色自1997年統一規范以來,一直走在了全省出租汽車的前列。隨著社會的發展,為進一步展示瀘州經濟、文化、歷史的豐富內涵,提升出租汽車行業作為文明示范“窗口”的示范作用,按我市確定的出租車改革內容和省運管局的有關規定,我們在向社會廣泛征集方案、征求經營者意見并經專家、有關部門反復論證后,設計出了表現瀘州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體現環保意識的出租汽車標志和標志色,并要求統一桑塔納、捷達車型,以引導出租汽車上檔次。由于各項工作準備充分,全市出租汽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更新升級,到2003年4月,我市出租汽車全部更新為桑塔納、捷達、富康車型。同時。我們還將出租車座套統一規范為天然亞麻綠色方格座套。通過市政府統一招標,又將出租汽車計價器全部更新。車輛技術檔次的提高和硬件設施的改善,極大地改變了我市出租汽車形象,對提高服務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夯實行業管理基礎
出租汽車行業是窗口服務行業,管理應立足于人,即通過做好公司、車主、駕駛員的教育,去實施行業整體功能優化和目標優化。為此,我處持續免費開展了對公司經理、管理人員、車主、駕駛員為期一周的培訓,內容有職業道德、服務規范、法律法規、普通話等。還利用駕駛員服務資格年審培訓,對從業人員加強了“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主題的教育。
通過全行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我市出租汽車駕駛員的經營行為、服務態度等,得到全面提高,并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