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內經營美容院的大連人梁女士,在朋友介紹下,只考察了一天,就決定來了。越南屬于亞熱帶,紫外線強,皮膚容易變黑和長斑。梁女士在一天的考察中敏銳地看到,越南的女性愛美,卻不太會美,越南將是一個“治療型”美容的大市場。
就這樣,2001年,梁女士帶著100萬人民幣來到河內開了“新美清”美容院。 3年的時間里,“新美清”擊敗了日本、韓國和法國的競爭對手,成了當地最有名的美容院。越南一家電視臺甚至邀請梁女士在電視上做美容講座。
在河內的金馬街,記者看到,“新美清”是一座四層樓房,里面的設施和服務非常專業,所有的美容師統一著裝,診療設備與國內的中高檔美容院并無差別。梁女士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新美清”目前的固定客戶已經達到500名,主要是越南的中高階層女性,每個療程20天,收費為人民幣 5000—6000元。除了河內總店之外,她還在外省開了三家分店,培訓了多名學生。
除了像梁女工這樣的個人投資者之外,具備了海外發展實力的中國大企業也已經出手越南。
在河內的數個繁華路口,都有TCL的大幅廣告牌,與SONY、PANASONIC和SAMSUNG爭奪著行人的眼球。TCL的紅色燈箱上還印著一行越南文: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商。
1999年進入越南市場的TCL是為數不多的在越南已經叫響的中國品牌。2004年, TCL電視產銷量預計達到2嚦臺,市場占有率達到20%。除了設在河內阮左街的越南總公司之外,TCL在胡志明市、海防和峴港都設有分公司,在同奈省邊和市第二工業區內的廠房占地31000平方米,員工總數500人。
投資越南
在被問及為什么出擊越南時,中國商人們一致的說法是,首先,越南靠近中國,可以方便地依托國內的資源。
中國駐越南大使齊建國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目前中越交通已經走向“海陸空”全方位。河內與北京、廣州、昆明,上海與胡志明市已經開通直航,經香港中轉的班次更多。南寧至友誼關、河內至諒山的高速公路明年將貫通。從廣西北海可以乘船直達越南海防。現在,中國人憑身份證件可以在中越邊境直接辦理15天的旅游證件,無需簽證就可入境越南。
而且,越南還是中國的近鄰當中最適合投資的國家之一。越南有8000萬人口,是東南亞僅次于印尼的人口第二大國。更重要的是,越南政局穩定,已經確立了“以市場經濟為定向”的發展道路,政府大力鼓勵私人和國外資本的投資。
中越之間已經確立了“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同志”的關系。每次兩國高層互訪,都會簽訂厚厚的經貿協議。最近溫家寶總理訪越就簽訂了包括加強經濟科技合作和共建輕軌在內的八項協議。鼓勵經貿往來,是兩國政府之間的共識。
當然,商人們最看重的,還是越南經濟飛速增長背后巨大的市場潛力。1986年才開始市場經濟改革的越南,2003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創紀錄的7.4%。而越南在高科技、基礎設施和服務業方面與中國的差距,將恰恰是中國商人的市場所在。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張熾鑫對《瞭望東方周刊》說,目前中國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對越南都具有比較優勢,高新技術產業的利潤空間尤其大。
越來越多的中國商人和企業已經敏銳地意識到,越南不只是中國西南邊境的鄰國,更是一個蘊含巨大商機、值得正面出擊的新興市場。于是,緊鄰中國、發展模式類似于中國、發展程度落后于中國卻又在高速發展的越南,成了不少中國商人海外征戰的第一站。
越南特色
在亞洲的大城市越來越相像、城市化和西方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河內仍然深具越南特色。
進入越南的第一步,就是說越南語。 TCL越南公司的劉建清經理告訴《嘹望東方周刊》,為了深入研究法規和與客戶交流,他硬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達到了越南語閱讀無礙、聽說接近當地人的水平。
比語言更重要的,是在看似滿是機會的越南市場上找到合適的空間。梁女士的成功,與“新美清”的“中醫藥牌”是分不開的。越南人特別相信中醫,中醫藥在越南市場享有盛譽。“中醫藥美容”兼具治療和美容的雙重功效,擊敗了以保養為主的日本、韓國和法國美容院。
TCL在進入越南市場時,越南消費者對日本品牌有近乎宗教般的崇拜,而邊貿中假冒商品的涌人,使越南人心中中國商品幾乎可以與劣質畫等號。TCL選擇的戰略是,避開高端市場與日本的競爭,依靠質量和售后服務與韓國品牌競爭中檔市場。
根據越南很多地區電視信號差、雷雨頻繁的特點,TCL的電視特意增加了超強接收和防雷電的功能。他們還是第一家推出“三年免費上門保修”的電子企業。于是,TCL艱難而成功地跨越了“中國歧視”,今年已是市場占有率上的越南第一彩電晶牌。
盡管成功者居多,但中國商人們談起在越南經商的感受時,喜歡用的一個詞還是——愛恨交加。
越南的商業法律不太完善,而且經常更改。法律的不健全導致合同的約束力低——中國被廣泛討論的“誠信”問題在越南同樣存在。記者采訪的商人們一致提醒說,簽訂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而且千萬不要一次性付清款項。
在越南經商的人都知道,海關是一個“關口”。越南的進出口申報法律語言上常常很模糊,海關官員們的解釋和處理會因人而異。TCL公司的劉建清經理說,初來乍到的時候由于缺乏報關經驗,貨物有時候卡在海關一個月都提不出來,公司為此交了很多的“學費”。
談及官員的腐敗,中國商人們總是無可奈何地苦笑。
此外,由于員工以越南人為主,管理起來要跨越文化,不是那么容易。梁女士最頭疼的就是員工的“懶散”和習慣遲到。她最終找到的解決辦法就是罰款。TCL公司則坦言,他們有意培養一批忠誠度和可信度較高的越南員工,傳授給他們更專業的意識和觀念。
前景看好
感覺自己“已經融人越南”的梁女士說,只要做得好做得精,在越南什么都有的做;她下一步的計劃是:做麥當勞的代理商,把麥當勞引入河內。
把越南作為海外拓展第一站的TCL公司的遠景規劃則更顯氣魄。除了做彩電的第一品牌之外,他們還打算涉足空調、冰箱、數碼產品和手機。此外,將于 2006年加入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越南不但是銷售市場,更是最好的東南亞生產基地,可以與公司的印尼、菲律賓、泰國分公司互相呼應。
一旦今后,TCL打入全球其他市場,成本較低的越南更將成為全球的供應基地。其越南公司的楊俊副經理告訴《嘹望東方周刊》,他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出擊越南,一起塑造中國企業新的海外形象。
根據越南計劃投資部的統計,截至 2004年6月底,中國對越南投資項目共 280個,合同投資總額5.54億美元,實際到位金額1,57億美元,在世界各國和地區對越投資排行榜中列第15位。中國對越南投資項目規模一般不大,平均投資額172萬美元。其中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3個,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只有3個。
提起中越貿易,傳統的印象是在憑祥和友誼關邊境兩國小攤販的交易,以貨易貨,交換物資。但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張熾鑫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和兩國經貿合作進一步擴大,邊貿占中越雙邊貿易總額的比例將逐步降低,中國在越南的正規貿易和直接投資將越來越多。
除了在越南市場分一杯羹以外,一些有實力的中國公司的遠景規劃是:以越南為切口出擊東南亞,并利用越南勞動力成本低、在國際市場壁壘較小的優勢服務更大的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