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賈植芳先生90歲壽辰,來自天南地北的祝福飛臨上海一所普通的民居,復旦大學還特意為他舉行了學術思想研討會。研討會前夕,賈植芳先生在家里接受子《隙望東方周刊》的專訪。
90歲的賈先生,思維敏捷活躍,風趣而幽默,瘦小的身軀似乎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聽覺的障礙并不妨礙他濃濃的談興。他記憶力驚人,對若干年前的每個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言語之間,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談話從賈先生的作品《獄內獄外》談起,這是他親身經歷的描述,要知道,他一生曾經四進監獄,加上改造時間,前后達25年之久。
監獄砸飯碗驚動“蔣委員長”
1935年除夕之夜,思想激進、熱衷于參加學生運動的賈植芳第一次被抓進了監獄。
他笑著告訴記者,這是第一次很氣派地坐小汽車,旁邊還有“保鏢”前呼后擁。
他被關在一個很大的房間里,房間一邊關押著政治犯,另一邊是刑事犯。吃飯的時候,警察給他送來了一個半斤重的窩頭和一碗開水。一個刑事犯對他說:“你是政治犯,他們給你吃的是刑事犯的飯。警察把你的待遇貪污了,你的飯應該有15塊錢呢?!?/p>
賈植芳聽罷,怒砸飯碗,大叫:“我不要這個飯,我要吃好的。”看守所所長怒氣沖沖,但又無可奈何地說:“你想吃好的,就要講,你把碗都摔破了?!辈贿^,他還是命警察送上了炒肉絲、花卷和米飯。
最后,在濟南做買辦的伯父以1000銀元、50兩鴉片煙的代價把賈植芳保了出來。從伯父那里得到的消息說,賈植芳最好離開北京,他在監獄怒砸飯碗的事情經報紙披露后,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反響。甚至傳到了蔣委員長耳朵里,引起了蔣委員長的“關心”。
賈先生說,當時的他不到20歲,因為人小,也不怎么知道害怕,可沒想到的是,他這一輩子都要跟監獄打交道。
坐牢如同回外婆家
1945年,賈植芳想通過西安投奔革命根據地,路經徐州的時候,被憲兵隊的特務抓走了。這一次,他在憲兵隊的監獄里呆了3個月,直到日本投降。
離開徐州后,賈植芳只身來到上海,《大公報》發表消息,題目是《青年作家賈植芳到上?!?。那一年,他30歲,正是而立之年,但他的身上只有8塊錢。
在上海,賈植芳辦過報紙、雜志,以文謀生,但他始終積極投身當時的進步運動。1947年,為紀念五四運動30周年,上海的地下學聯辦的《學生新報》請賈植芳寫文章,他寫了《給戰斗者》,也給當時復旦新聞系的刊物寫下了《暴徒萬歲》,熱情謳歌戰斗的勇士。
頻頻發表的文章引起了當局的注意,賈植芳又一次進了監獄,以“煽動學潮”的罪名被關了一年半。最后,是和賈先生相熟的一家書店的老板以留日同學會的名義把賈植芳保了出來。
談及他這兩回坐牢經歷時,賈植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自己生性開朗,什么也不怕,因為有了第一次的經歷,坐牢也已經沒什么感覺,像在外婆家一樣。
“胡風是我的朋友”
當賈植芳第三次走出監獄大門的時候,外面已經換了天空,“人民已經翻身做了主人”。他拒絕了仕途的誘惑,選擇了回復旦大學教書,擔任中文系主任、專職教授,被譽為革命作家。
1952年院系調整,加強教師的政治學習,賈植芳是政治學習的大組長。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他怎么也沒想到,會有重回監獄的一天。
1955年的5月15日是賈先生記憶猶新的一天。一大早,當時的上海市高教局長兼黨委書記和市委秘書長找到賈植芳,直截了當地問:“你對胡風的思想作何表態?”
賈植芳說:“胡風是我的朋友。”
“他寫了3嚦字向黨進攻,你知道嗎?”
“他只是為了文藝事業的繁榮,向黨提意見?!辟Z植芳這樣表態。
“考慮”一直持續到晚上,賈植芳始終說,胡風是他的朋友。高教局長終于忍無可忍地宣布:“賈植芳停職檢查,到公安局去交代?!?/p>
此后10年,賈植芳一直被關押在上海的第二看守所。直到1966年,形勢有所變化,賈植芳的問題被當作了人民內部矛盾。
一天,賈植芳忽然被帶上警車駛向法院,他不知道此去的目的,更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到了福州路旁邊的一所木頭房子,認識賈先生的老法警讓他休息一下,要了4兩米飯、芹菜炒豆干。賈植芳吃了之后,又要了一份,他想,就是槍斃也要吃飽。
到了法院,賈植芳被直接帶到二樓,他聽到法院宣判:首犯胡風罪大惡極,已經伏法。賈植芳不知道自己會被判幾年,也不想知道,他甚至一個字都沒看,就在判決書上簽了字。
過了一個禮拜,判決書被送到了復旦大學保衛科。一個姓彭的科長對他說:“我們將給你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你要好好學習毛主席著作,爭取重新做人,不能亂說亂動。”
賈植芳終于走出了監獄的大門,可是,他還要在復旦的印刷廠改造,一改造就是13年。
戲劇人生
兩個小時的采訪中,記者始終為賈先生的風趣、開朗所感動。雖然歷經劫難,但是在他的言談中,卻聽不出絲毫的抱怨。
賈植芳說,當年的“胡風分子”都是些理想主義者,他們真誠、善良,為了理想而活,可他們都死了,至今為止只有他還活著,是開朗、豁達的性格成就了他。
在復旦印刷廠接受改造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跟他說話。他出席自己的批斗會,同大家一起喊口號“打倒賈植芳!”——這是他練習語言能力的最好方法。勞動改造間隙,他照樣去小飯館來三兩土燒酒、二:兩豬頭肉犒賞自己。
“這個世界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情嗎?”貿植芳反問。
活著還要活出自信,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都要相信自己。他跟記者提起,留學日本的時候,曾做過這樣一道考試題:“你最崇拜誰?是希特勒還是斯大林?”他的回答是:“我崇拜我自己。”
賈植芳一生都在實踐“崇拜自己,崇敬生命”的諾言,他寄語《瞭望東方周刊》,一個人在世界上,首先要身體好,其次,要先讀中國歷史,懂中國社會,懂中國國情;最后,一個讀書人還要行萬里路,各種經歷都是人生的一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