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助我的姐姐
編輯先生:您好!
如果您能看到這封特別的信,并能在百忙之中讀完它,我將感激不盡,因為這與其說是給我姐姐的推薦信,還不如說是對我姐姐的真實記錄。
昨天晚上,我姐姐高興地告訴我,她獻血了。我感到震驚。我訓斥了她,她一直沉默。然后我流淚了。
我姐姐在廈門打工。這是她是第一次出外,一個多月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與別人合住在一起,吃住都不會很好,去時所帶的錢已所剩無幾。她身體也不很好。可她還去獻血。
我姐姐盡管聰明,但還是只讀完初中就輟學了,因為她把上學的機會給了我。我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而姐姐只有初中文化,這巨大的差距讓我心痛。每當想到姐姐和一些大學生一同競爭一個工作職位時,我就會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前幾年,由于各種原因,她一直不能出去打工。`她一直想出去闖闖,她總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做一點事,最起碼也要養活自己。今年她終于走出去了。
我在《南方周末》上看到貴刊的招聘廣告,告訴了姐姐,讓她不妨一試。盡管她也覺得希望渺茫,但她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她的簡歷。的確,和別人的厚厚的履歷比較起來,她太微不足道了,對于得到這份工作,我和她一樣,是不敢有太多的奢望的,可是,我只能鼓勵她,給她勇氣。
我姐姐雖然只是初中畢業,但她的文化知識絕不比一般的大學生差。她有很強的責任心,她也很聰明,學什么都很快。她學過一點電腦,對于貴刊的很多工作,她的確不能勝任,可是,像校對員這樣的事情,我對她是有絕對的信心的。
對我姐姐這樣的人,我一直認為社會應該給予一些關照,而你們呢,能給她一個機會嗎?
天津大學數學系研究生 曾紅剛
民航有兩個方便法門
在中國內地登機,是兩件讓人頭痛的事情。
一個是買“機場建設費”。花了200多億新建的首都機場,外觀看來是國際水平,可是,,一到買“機場建設費”的柜臺前,就像到了農貿市場或者擠公共汽車一樣。我是到過37個國家的61歲的老教師,我自己帶過的研究生的論文就是研究機場設計的。我還曾與我校建筑學院院長秦佑國教授,合作設計過杭州的蕭山國際機場方案。在國外(包括絕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從未見過這種荒謬的登機程序,他們都把機場使用稅(建設費)加在票中。
二個是一哄而上,不按順序登機。在國外大多數(還是包括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機場,在登機前都是由地勤人員用擴音器按順序呼叫登機:頭等艙的旅客先登機(也有放在最后的);老、弱及有小孩的旅客在第二批上;然后座號呼叫,最后的1/3(中小飛機)到1/4(大型飛機)排的最先上;中間的1/3到1/4再上;最前的1/3到1/4最后上。輕輕松松,有條有序。在中國內地,大家一聽到可以登機,先是像公共汽車到了一樣,一哄而上、在登機口排大隊;再是在登機橋內排大隊;到了機艙內還要等前面的人放行李。
這兩個問題,是不需要高科技,只要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能解決的。
“義務主導”式教育不是公民教育
黃不白(湖北)
我侄女在上小學六年級,我看了她的《小學生道德教育讀本》。整個讀本只強調義務,無論是法定義務還是道德上的義務。 從“熱愛”、“保護”、“遵守”到“奉獻”,個人都是處于從屬地位。它只要求個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不告訴社會應該給予和保障人們什么。
強調義務當然對,但只強調義務就不對。
眾所周知,權利與義務,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立法精神,就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的平衡。所以,只講義務不講權利的道德教育,沒有體現憲法精神。
兒童時期的教育影響一生的人格和思想。如果一個人從小被灌輸的只有義務,成年后便會缺乏權利意識,面對強權和不公,必然缺乏抗爭的勇氣,甚至根本不知道有抗爭的權利。這樣的人不可能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
某些西方國家小學生就模擬選舉,接受民主訓練。這種教育方式培養了民主精神和政治參與意識。兩相對比,哪一種教育好,是明擺著的。
“義務主導”式道德教育,培養的是“臣民”,而非人格健全的“公民”。從長遠看,它傷害的是一個國家的文明、民主和法治。
紅綠燈讓人冒冷汗
萬一(廣州)
我們門前的這條道路,正在擴建,行道樹砍得精光,道路光禿禿的,每次上下班,暴露在太陽下,我都會流一身臭汗。可是,要走過這條道路,則要冒冷汗。每次綠燈一亮,我就三步趕兩步,但往往剛剛走到一大半,就看到綠燈閃爍,大小車輛已經黑壓壓地涌過來,等你終于跨到對岸,差不多已經擦到屁股,有時稍不留神,就會被夾在馬路中央,進退不得。
根據新道法,要是在這樣的道路上出了點事,全是行人的責任——人家不是紅綠燈亮著嗎。可是,這個紅綠燈交替時間,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呢?如果說它還為行人考慮過的話,大概是參考短跑運動員的速度設計的吧。我還是一個年輕人,就這么緊張,老年人怎么過街呢?
當然,這條路車多,紅綠燈交換快一點,對機動車更方便,但是,要過這條街的行人也多啊。為什么不能在以人為本和以車為本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呢。我想紅綠燈的設計者自己是不走路過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