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李肇星很健談,也很幽默,加之他待人隨和,和他在一起,不論老少,都會覺得很輕松,也很開心。在外交場合,他也一樣健談、風趣、幽默。在不少場合,他的一句幽默,會化解尷尬,把氣氛搞活,抑或把不便直說的信息傳遞過去。
變著法子夸家鄉
2004年6月21~22日,亞洲合作對話第三屆外長會議在青島舉行。青島宜人的風景、好客的百姓、周到的安排給二十余國外長留下深刻印象。作為青島人和這次會議的主席,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對故鄉的自豪溢于言表。
李部長會見的第一位客人是新加坡外長。李肇星看著他精神飽滿的樣子,笑著說:“你看上去容光煥發啊。”對方說:“你的精神也不錯。”李部長說:“那當然,我水土很服,回到家了嘛。”然后,李轉過身,指著因為會議忙碌而消瘦的外交部工作人員,關切地說:“瞧,他們水土不服,看上去沒我們精神好。”
在會見柬埔寨外交大臣時,李肇星問他:“閣下,昨晚休息得怎么樣?”對方說:“很好。你呢?”李肇星說:“我可不好說。我要說青島好,他們(指參加會見的外交部工作人員)會說我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對方忙問怎么回事,李說:“因為我是青島人。他們還挖苦我,說我的英語青島味太濃。”大家哄堂大笑。
泰國外長是第一次來青島,對青島贊不絕口,說青島美麗、高雅。那幾天青島霧氣較濃,李肇星坦率地說,青島的空氣沒有上屆亞洲合作對話外長會議舉辦地清邁好,樹也沒有清邁多。素拉杰說:“可青島有出色的繪畫家和書法家。”李趕忙說:“那倒是。可是,青島沒有大象呀。”大家忍俊不禁。
巴基斯坦外長到青島,興致特別高。見了李部長,更是滔滔不絕。李部長說:“我的同事都很喜歡青島。明天開會,他們希望會議短一點,要不然他們沒有時間去打高爾夫和到大海游泳了。”他說:“我過去知道中國的TSINGTAO BEER(青島啤酒)特別好喝,到了中國,沒想到QINGDAO(青島)這么漂亮,本來想什么時候再到TSINGTAO去玩一玩,今天早上才聽我們駐中國的大使說,TSINGTAO原來就是QINGDAO。瞧瞧,大使一句話,害得我少去一個城市。”賓主哈哈大笑。
印度和巴基斯坦外長的首次會晤碰巧在青島舉行。李部長預祝他們會晤成功。印度外長表示感謝。李部長說:“青島別的東西沒有,啤酒和美食卻可以保證供應。你們喝著青島啤酒,吃著青島大餐,一定會談出好的結果。”印度外長連連點頭稱是。
遺憾的是,不知道是因為聽了李部長的話,還是因為自己喜歡“青島大餐”,印度外長在參加亞洲合作外長會議第一次會議時就肚子疼,提前發完言便中途退出。李肇星趕緊托人給他送去鮮花表示慰問。
靈機一動化尷尬
1995年,李肇星以外交部副部長的身份到智利參加兩國外交部政治磋商。與智利副外長會談后,李肇星示意中方代表團負責禮賓的同志把禮品拿出來。
這是專程從國內帶來的仿青銅工藝品——馬踏飛燕。馬踏飛燕,造型優美,一匹奔騰的駿馬踩在飛翔的燕子上,栩栩如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作為出土文物,名揚四海;作為工藝品,是中國政府對外活動中經常贈送的禮品。
李肇星雙手鄭重地將包裝精美的禮品交給智利副外長。雙方工作人員趕緊拿出各自的照相機,準備拍下這友好的場面。
按照西方的習慣,受禮人要當著贈禮人的面將禮品打開,然后贊揚、致謝。智利副外長麻利地解開扣在包裝盒上的彩帶,撕開包裝紙,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在三四部相機緊逼的鏡頭下,輕輕地打開古色古香的硬紙包裝盒。
這時,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包裝盒內,駿馬不是踏著飛燕,而是躺在飛燕的旁邊!可能是因為在運輸途中劇烈碰撞,馬腳與燕身結合處斷裂了。現場氣氛一下子凝固了。負責保管、包裝禮品的小伙子嚇得臉都白了,禮品是到了智利以后才包裝的,如果包裝時他打開盒子看一下,就不會把一個已經斷裂的禮品再包裝送人。因為他的粗心,導致了這尷尬一幕的出現。
李肇星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他不慌不忙,從盒子里把駿馬和飛燕拿出來,親切地對智利副外長說:這是2000多年前的文物,十分珍貴。說著,他把駿馬與飛燕對接好,轉過身向主人介紹道:你看,這駿馬奔騰的姿勢,這矯燕飛翔的動作,是多么的生動、逼真,2000多年前人類就有這么高超的藝術水平、這么先進的鑄造技術,就連今人也會自嘆不如。大家點頭稱是。李肇星接著說,當然,古人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駿馬與燕子結合的地方,做得不夠結實——不過也不能責怪他們,他們哪里會想到,我們會萬里迢迢把它帶到大洋彼岸,送給我們最好的智利朋友呢?
聽到這里,在場的所有人都熱烈鼓掌。智利副外長接過馬踏飛燕,放進盒里,然后拉著李肇星的手使勁地握著,照相機“啪”、“啪”地拍下了這熱烈的場面。
智利副外長也許是因為認為這件禮品是原件而感動,也許是因為李肇星的機智和幽默而佩服。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李肇星的幽默不僅化解了一個小小的尷尬,而且讓主人和客人都感到了愉悅。
相見隨口幽默來
2004年3月31日至4月1日,李肇星外長在德國首都柏林參加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此間,他與多國外長進行了接觸。
李肇星在柏林會見的第一個客人是歐盟委員會對外關系委員彭定康。彭定康曾任港英當局最后一任總督,擔任歐盟委員會對外關系委員和牛津大學校長后,與李肇星多次接觸,并保持經常性聯系。彭定康還熱心安排中國外交部有培養前途的翻譯苗子到牛津大學進修英語。
會見結束后,彭定康與李肇星握手告別。因為二人去年曾在希臘共同出席中國與歐盟“三駕馬車”外長政治磋商,彭定康就順勢把參加會見的一位來自希臘的歐盟官員介紹給李肇星,說他是歐盟主管中國事務的處長,對中國比較了解。李肇星和這位小伙子握手交談。彭定康想起今年將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奧運會,便問李肇星:“你會來雅典參加今年的夏季奧運會嗎?”李肇星不假思索地說:“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我哪一項都不行,沒資格參加。”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會意地笑了。中國的外交部長一般是不會去觀摩奧運會的,李肇星的回答非常巧妙地把這個信息傳遞過去。
隨后,李肇星就會見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李肇星與鮑威爾是老朋友,多次見面并經常通過電話保持聯系,來柏林前又剛剛通過電話。兩人見面之后自然非常高興。
李肇星說,我經常給你打電話,沒少打擾你,你多包涵啊。鮑威爾說,沒關系,不過有時你找我的時候,我在飛機上,還有的時候,我在睡夢中。記得有一次,你的部下與我的部下聯系時,已是凌晨2點。
李肇星說,也難怪,兩國首都之間有12個小時的時差。鮑威爾指著陪同會見的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說,他可能把時差給忘了。李肇星接過話茬說,沒準兒是他的手表不準,不過他的手表不是中國制造的。大家聽罷,哈哈大笑。
次日,李肇星會見俄羅斯新任外長拉夫羅夫。李肇星和拉夫羅夫曾分別擔任中國和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并同期在紐約共事,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
握手寒暄之后,兩位外長沿談判桌坐下。服務員走上前來,分別詢問參加會見的人喝什么飲料。當服務員問李肇星喝點什么時,他笑問:你們有什么好喝的?服務員回答說:咖啡、茶、橙汁、可樂。李肇星又問:有伏特加嗎?大家一怔,李部長是不喝酒的呀,怎么會要伏特加?服務員更是尷尬:“對不起,這沒有伏特加。”李肇星一抬頭:那就好,除了伏特加,我喝什么都可以。這時,大家才明白過來,忍不住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