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32歲的少婦結婚10年后才懷孕,但懷孕不久便被確診為口腔癌。醫生告訴她:若堅持生下孩子,將會危及生命;即使僥幸活下來,也將會使口腔喪失味覺,鼻子無法正常呼吸,嘴巴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說話、只能通過電子喉“嗯嗯啊啊”地發聲……
面對這樣的“威脅”,她將做出怎樣的選擇……
2004年7月上旬,廣東中山大學口腔醫院先后兩次為一個剛剛生產的母親做了罕見的頜面多器官聯合切除及串聯大型復合組織移植修復手術:由于巨大的腫瘤已經侵犯到患者面部的多個組織器官,為了保住患者生命,醫生把其口腔頜面部的13個器官聯合切除,從鼻下直至頸部的半個臉被切空,只剩下一張皮!與此同時,從其腹部取肉、腿上拆骨重新“再造“她的半張臉!整個手術時間長達18個小時,專家們以高超的醫術完成了這一艱難而驚險的“改頭換面”過程。
母愛是偉大的,而負責任的母愛更是下一代健康成長所需要的……
拒絕手術,只為那個未出世的孩子
李如菊是廣東潮州市郊區一個普通農婦,丈夫名叫宋江波。夫妻倆靠種幾畝薄田維生,雖然家境貧困,但感情卻非常好。惟一讓夫妻倆頭痛的是,結婚十年來,李如菊一直未能懷上孩子。這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
2003年7月,31歲的李如菊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夫婦倆又驚又喜,頓覺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8月的一天,李如菊感到四肢乏力、渾身酸痛,她以為是孕期的正常反應。宋江波卻很心疼,就不讓妻子再下地干活。一個月后,李如菊不舒服的感覺沒有減退,而且舌頭開始潰爛。宋江波以為妻子吃了上火的食物導致口腔潰瘍,就按照土方,每隔幾個小時把一小片云耳敷在她的舌頭上。可是敷了幾天,癥狀愈發嚴重。宋江波急忙把妻子送進潮州市人民醫院。醫生的診斷讓夫妻倆如五雷轟頂:李如菊患了口腔癌,必須立即中止妊娠,接受手術。
李如菊一聽,眼淚立刻流了下來。生死關頭,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肚里的胎兒。她用雙手護住肚子,輕聲但堅決地說:“誰也別想動我肚子里的孩子。”“宋江波流著眼淚勸妻子:“如菊,聽醫生的話,把孩子做掉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能把你的病治好,將來咱可以再懷孕,再生。”
李如菊絕望地搖頭:“你不用安慰我。過了這村沒這店,誰能保證我還能懷上孩子?何況這個孩子還沒有來到世上看自己的父母一眼,就永遠地去了,讓我怎能安心?”說著,她一把抓住丈夫的手,說:“江波,我們不治了,我們回家,再等幾個月,等孩子生下來,再來治。我就不信幾個月的工夫,癌癥就能要了我的命。”
宋江波知道妻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無法把她拉回來。他只好去找醫生商量。醫生告訴他:如果現在動手術,還可以將腫瘤完整地取下來,術后病人的身體和生活基本不受影響。但如果等幾個月后再動手術,惡性腫瘤迅速發展, 將兇險難測,還是立刻動手術為好。
聽了醫生的話,宋江波的態度變得堅決了。他回到病房,兇巴巴地對妻子說:“什么也別想,一切聽醫生的,把病治好,不許自作主張,不許出院。”李如菊聽了,沒作聲,她雙手抱住自己的肚子躺在床上,眼神里透著的滿是絕望。
當天晚上,李如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宋江波陪著她走出病房散步。兩個人不經意間走到了婦產科新生兒看護室的門外。此時,透過窗子看到一張張小床上睡著的那一個個嬰兒粉嫩的小臉,李如菊心中的母性再一次被牽動了,眼淚無聲地流出來。
第二天早晨,宋江波出去打早飯回來,發現妻子不見了,一套病人穿的衣服整整齊齊地放在床上,上面放了一張紙條:老公,我帶著孩子回家了。你也快點回來吧,地要種,豬要喂,我們要想辦法多賺點錢,留著孩子出生后用。
宋江波大叫一聲,把飯盒一扔就往外跑。但是已不見妻子的身影。他趕緊辦好出院手續,然后坐上長途汽車,直奔鄉下。幾個小時后,當宋江波推開家里的門時,妻子已坐在床頭安詳地給未出世的嬰兒縫衣服。他沖上去,一把抱住妻子,大吼:“你怎么能一個人跑回來,出了事怎么辦?”
丈夫責備的話語中,飽含著擔心和深情,李如菊歉疚不已:“我不這樣,你怎么會同意讓我出院?”在妻子堅持下,宋江波無奈地同意了妻子的想法。
母親的血肉,同時滋養著“天使”和“魔鬼”
2004年3月,李如菊懷孕6個月了,她沒法兒下地干活,就挺著肚子在院子里喂豬喂雞。令宋江波膽戰心驚的是,隨著妻子的肚子越來越大,她那張美麗的臉也開始慢慢變形,右腮、右脖子漸漸隆起一個大包,進而牽連到左腮也腫脹變形。慢慢地,她連吃飯都變得很困難了,一口飯含在嘴里,老半天咽不下。宋江波知道,可憐的妻子,在用生命孕育胎兒的同時,也在用她的血肉之軀滋養著惡魔般的腫瘤。
短短一個月,李如菊的體重從原來的54公斤降到44公斤,走起路來直打晃,而且臉色青白,連皮膚下的血管都看得出來。
宋江波看了心急如焚,他殺了家里的雞,買來豬骨頭,熬成濃濃的湯端到她面前,一口口喂她。他還把香蕉和蘋果碾成泥,讓她一點點慢慢吞下。有一次天未亮,宋江波就趕到水塘邊捉田雞,想給妻子熬田雞湯補身子,結果一不小心被毒蛇咬到了,差點丟了性命。后來,李如菊就再也不喝田雞湯了,她怕丈夫哪一天會為自己丟了性命。
2004年5月12日深夜,宋江波從睡夢中醒來,無意中看到妻子用雙手死死地抱住頭,一邊在床上打滾,一邊發出一陣陣可怕的呻吟聲。原來,隨著腫瘤的進一步侵襲,李如菊的頭部也開始劇痛,到后來,一天24小時無時無刻不被劇痛折磨著。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白天她強撐著不讓痛苦表露出來;可一到夜里,頭痛發作得更厲害了,根本無法控制。當宋江波撲過去抱起妻子時,發現她臉色蠟黃,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頭發都被汗水打濕了。
宋江波心如刀絞,他大聲吼道:“沒見過比你更蠢的女人,為了一個孩子連命都不要了!馬上去醫院,動手術,現在就去!”
李如菊冷汗淋漓地從丈夫的懷里掙脫出來,氣息微弱地說:“再挺挺吧。再有一個月孩子就生出來了。不然,前面的罪都白受了。”宋江波不聽,抱起妻子,就往外走。李如菊拼命掙扎。宋江波爭不過她,跪在地上哭了:“就是不去醫院,可你也得吃一點止痛藥扛一下啊。”
李如菊虛弱的身子倚靠在墻角,搖搖頭:“吃藥會害了肚子里的孩子,我拼了命生出來的孩子,一定要又聰明又伶俐。江波,你就不用勸我了。”
孩子在腹中一天天長大,病魔也一天天吞噬著李如菊的生命。這時的李如菊整個臉腫脹得像鼓足氣的皮球,看上去隨時可能爆裂,每一次喝水,甚至呼吸的細微動作,都會牽扯她敏感的痛覺神經。
5月28日早晨,李如菊剛從床上起來,就昏倒在地上。宋江波急忙叫過一輛三輪車,將妻子送到潮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為李如菊做過檢查后,對著宋江波大吼:“怎么才把病人送來?她會沒命的。”然后,立即決定給李如菊作剖腹產手術。
這時,李如菊醒來了,以為醫生要拿掉她的孩子,驚恐不已,她含淚求醫生:“求求你,不要碰我的孩子。”醫生嘆了一口氣,神色嚴峻地對她說:“我們為你檢查過了,還有10多天就到預產期了。這時做剖腹產,不會對孩子有大的影響。反倒是你口腔里的腫瘤,隨時可能會奪去你的生命。”
李如菊聽了,大大地松了一口氣,她順從地躺到手術臺上。由于擔心手術中發生意外,醫院緊急啟動了重大手術才配備的一切應急設備和人員。在醫院最好的手術室里,站著兩撥人,一撥是婦產科醫護人員,準備做剖腹產手術;一撥是急診室醫護人員,隨時準備對李如菊采取必要的搶救措施。手術之前,宋江波就已作好最壞的打算,因為醫生鄭重告訴他,他們將全力以赴,但因為其妻的病情已兇險異常,不排除母子雙雙死在手術臺上的可能。
上午11時許,剖腹產手術順利完成,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重2.3公斤的漂亮女嬰出世了。李如菊把嬰兒緊緊地抱進懷里,滿臉幸福的淚水。
此時,巨大的腫瘤已從她的雙側口底、舌、口咽侵犯到下頜骨、右腭部及雙側頸部,情況萬分危急,而潮州人民醫院的醫生表示他們已經無能為力。
一連數天,宋江波帶著妻子輾轉走遍了潮州市的各大醫院,讓他們失望的是,當地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表示,像李如菊這種情況,醫學上已經很難有什么有效的辦法。6月4日,宋江波帶著妻子來到廣州,住進了中山大學口腔醫院。這里有國內一流的設備和專家。他們希望奇跡在這里產生。
李如菊明白,自己的病情已是十分危險。躺在病床上,她的心反而平靜下來,她拉著丈夫的手,異常堅強地說:“不論我的病情如何,都請你將實情告訴我。只要有一線希望,我一定想辦法活下來。我要看著我們的女兒長大,親耳聽她叫我媽媽,只要有一點點可能,我都不會把你們拋下……”宋江波拼命點頭,他抱住妻子痛哭失聲。
鄉親捐資7萬元,重塑母親美麗臉龐
李如菊罕見的病情牽動了中山大學口腔醫院的領導。副院長曾融生教授、口腔頜面外科主任廖貴清教授親自為李如菊會診,他們發現李如菊的舌部已經完全被腫瘤侵犯,口腔、咽腔被腫瘤占據,波及下咽部、會厭、舌骨及甲狀軟骨,病人無法張口進食,并伴有呼吸障礙。最為嚴重的是,生了癌的舌頭已喪失了所有功能,腫大的舌頭和上下頜骨粘在一起,充斥著整個口腔。
廖貴清教授得知李如菊為了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連一片止痛片都不曾吃過,他驚呆了,表示將盡全力搶救這個堅強的母親。
手術切除及修復十分困難,手術所需費用預計7萬元左右,而宋江波家里卻連一分錢的存款也沒有。但宋江波堅定地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哪怕傾家蕩產,也要救回妻子一條命。醫院于是讓宋江波先自行籌款,能籌多少算多少,其余由醫院設法解決。
6月16日,宋江波讓妹妹守護著李如菊,一個人跑回家中籌款。他翻來翻去,發現全家惟一值錢的東西就是結婚時他買給妻子的那套金首飾了。他咬咬牙,把那套首飾賣了4000多元。姐姐和妹妹每個人又給他湊了幾千元。親戚和村民們聽說了李如菊拼死生下孩子的事,紛紛趕來看望尚未滿月的嬰兒,他們流著淚水把幾元、幾十元、幾百元錢一一塞到宋江波的手里,懇求他無論如何要把孩子的母親“活著帶回來”。
兩天里,宋江波家貧寒的小屋人來人往,就連跟他們不熟的外村人也趕來了。兩天后,宋江波家里那只裝錢的籮筐居然被大大小小的鈔票填得滿滿的,他數了數,一下子呆住了:貧窮而善良的鄉親們居然奇跡般地幫他湊足了7萬元錢!宋江波道不盡感激和欣慰。當夜,他就帶著這些救命錢,帶著鄉親們最樸素的關愛和希望,趕到了岌岌可危的妻子身邊。
2004年7月1日上午8點半,李如菊在丈夫牽掛的淚光中,被推進了手術室。中大口腔醫院共出動了10名醫生,3名麻醉師,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廖貴清主任親自主刀。手術中,廖主任將把患者巨大的腫瘤及腫瘤所波及的頜面部等13個器官完整地挖下來,既要保證腫瘤不能破損,同時還要萬分小心地避免觸碰到能致人死命的顱底及動脈。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晚9時許,切除手術終于完成。術中共切除了全舌、雙側舌下腺、雙側頜下腺、雙側下頜骨、右上頜骨、右軟腭、右扁桃體、會厭、舌骨及全喉等13個器官。與此同時,還清除了雙側頸部淋巴組織,并切除了一個近1.5公斤的巨大腫瘤。
這時,醫護人員發現,病人從鼻子下直到脖子根,當13個口腔頜面部器官被全部切除后,半張臉幾乎被切空,只剩下一張皮,而內外切口拉直超過1米長。至此,患者已經是“面目全非”了。
從妻子進了手術室那一刻起,宋江波不吃不喝,一直站在門外為妻子祈禱。當時間接近晚上7點時,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整個人緊張得都要虛脫了。晚上9點,他從門外隱隱聽到里面有醫生說手術完成時,一下子癱倒在地。
緊接著,手術小組開始進行更為復雜的組織器官重建。自7月1日早晨7點至7月2日凌晨2點30分,手術全部進行完畢。整個手術歷時近18個小時,根據目前文獻資料檢索,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實施的這例晚期口腔癌多器官聯合切除及串聯大型復合組織瓣血管化移植修復術,涉及范圍之廣、切除器官之多,為全國之最。
李如菊被推出手術室時,宋江波挪動著僵硬的雙腿迎了上去。這時,李如菊依然處于麻醉狀態,面部安詳寧靜。宋江波看到,經過醫生的妙手“改頭換面“的妻子美麗依然,他的眼淚嘩地一下奔涌而出。
經過一周的重癥監護室治療,李如菊安然渡過危險期。經過這次大手術,她將終生不能用鼻子呼吸,只能通過醫生在喉嚨處為她開的一個小孔呼吸;她的人造舌頭將終生喪失味覺。而且,因為切除了喉管,她也將終生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說話,只能等她康復兩年后通過安裝電子喉重新學習發聲。
人生的很多樂趣從此喪失了,但李如菊仍流著眼淚感激上蒼給了她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并給了她活下去的機會,讓她能夠守護女兒,守護親情,度過今后漫長的歲月。
2004年7月26日,李如菊被丈夫接回了自己的家。她的際遇在當地引起了極大反響。有人說,作為一個母親,為了孩子,不懼生死,其母愛值得肯定。也有人說,李如菊非常愚昧,孩子可以再生,自己的生命卻無法重來,拿一個生命去賭另一個生命的任何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面對外界議論,李如菊心中平靜如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用筆一筆一畫地在紙上寫道:“作為母親,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編后:
擁有一個孩子,對很多女人來說不只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對自身意義的肯定。女人一輩子如果沒做過母親,她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這種觀點我不敢完全茍同。
母愛無疑是偉大的,但并非擁有良好的出發點就會有完美的結局。孩子是一條生命,關系到三個人的命運!母親做得如此慘烈,對李如菊自身已是一種戕害,而孩子如何面對面目全非的母親?一旦母親離去,孩子和父親又將怎樣面對將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選擇有優有劣,至少應該思考:你的選擇會否給別人帶來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