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AMD在全球同時發布第一款能從32位平滑過渡的64位芯片,不僅為AMD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上續寫著輝煌,也加速了64位通用計算的發展。
2003年——一馬當先
科技日新月異,技術建模、仿真模擬、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和企業資源規劃這些過去還是天方夜譚的應用系統在今天卻大行其道,他們迫切的呼喚數據容量和計算強度的發展。即便是人們的普通應用也在不斷地升級,比如對海量視頻數據的實時處理。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諸多高級應用對內存的需求早已突破了千兆的界限。主流的32位計算機和操作系統所能提供的尋址能力已逐漸暴露不足。而64位平臺所提供的強大的尋址空間將能夠徹底解決32位計算系統所遇到的瓶頸現象。再者,隨著內存制造技術的不斷提高,制造成本不斷降低,不久的將來,臺式機肯定能夠配置上萬兆內存。基于現實的需求和硬件技術的推動,64位計算平臺的推出自然水到渠成。
最初提出64位計算的不是AMD,而是他的老對手英特爾。但當時英特爾丟棄了自己的核心資本——x86的兼容性,推出與32位完全不兼容的64位“安騰”芯片。市場是客觀的,并沒有因為是英特爾制造而給予“安騰”眷顧。AMD適時而動,推出了第一款能從32位平滑過渡的64位的Opteron芯片,AMD Opteron處理器是基于x86-64結構的全新一代64位處理器,他保證用戶不用為了使用64位處理器而一次性完全更新自己的軟硬件系統,極好的保護了用戶的既有投資,使用戶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搭建適合自己的64位計算平臺。
AMD以Opteron技術為背景,迅速開發出了針對臺式機和筆記本的AMD Athlon 64和AMD Athlon 64 FX處理器系列,全面完成了臺式機、筆記本、服務器、工作站在處理器上技術上向64位的躍遷。
AMD64處理器系列集成了內存控制器,使得內存的工作頻率能夠達到與處理器相同的水平,其反應時間也會更短。簡單的講,就如同使加工廠的周圍成為原材料的生產基地,從而大大縮減運輸原材料的時間和產品成本。另一個好處是,通過將內存控制器集成在處理器中,AMD的64位處理器可以避免由于主板芯片組上的內存控制器性能低下所引起的系統整體性能下降的現象。即使在AMD提供的64位多處理器解決方案中,每個處理器也都會使用自己的內存控制器來連接內存,從而有效避免了處理器之間爭奪總線的情況,也使得多處理器系統可以更加充分的發揮性能。另外采用先進的HyperTransport數據傳輸技術的AMD64處理器架構不同于傳統的南北橋式共享總線架構,具有更好的擴展性、一致性和更高的帶寬(理論上可使數據傳輸速度提高2~24倍),如同在計算機系統內部的高速公路,大大緩解了系統數據傳輸的瓶頸現象。
AMD的這一做法立即得到了業界不少人的大力支持。從全球來看,在企業計算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IBM公司在第一時間表示了支持,現在已經推出了基于Opteron的服務器產品;富士通推出了基于Opteron的工作站;而微軟、Oracle等軟件公司將推出了面向Opteron企業計算應用的相關系統軟件。在國內,曙光公司是Opteron處理器的積極支持者,不僅推出了普及64位計算的全新A系列服務器產品線,而且下一步沖頂中國高性能計算巔峰的10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4000A也將基于Opteron處理器來搭建。
不過,并非所有的評論家都報以掌聲。不論是惡意的抨擊,還是發自內心的擔憂,各種評論聲不絕于耳。雖然AMD64同時支持64位和32位應用,并能夠提高32位應用程序性能,但對于主流的32位軟件環境而言,用AMD64似乎不值。其次x86架構在服務器和工作站領域的發展前景也不明朗,所以在2003年的64位市場,AMD64多少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
2004年——沉淀,鞏固
如果說2003年,人們對64位計算太過敏感,太過狂熱,那么到了2004年,人們則更加冷靜客觀了。
64位市場需求的不斷攀升給了AMD更大的空間。在2004年,AMD的產品將更令人振奮。針對服務器和工作站領域,AMD將發布“Athens”,這是一款采用90納米制程的處理器,將針對4/8-路的服務器市場。而跟隨其后的是200系列的“Troy”處理器(針對開2-路服務器、工作站市場)、100系列的“Venus”處理器(針對1-路服務器、工作站市場)。而針對桌面處理器市場,AMD將為我們帶來三款新處理器:“San Diego”處理器,采用90納米制程、是目前的Athlon FX產品線的升級版本;一款是傳說中的“Winchester”處理器,使用90納米制程、是“Newcastle”處理器的接班人。另外一款是代號為“Paris”的處理器,這是新一代32位Athlon XP處理器,采用90納米SOI工藝。可以說在技術上AMD主要以挖掘AMD 64架構的潛力為主,繼續鞏固在64位的市場,在芯片組或是其他規范上并沒有為我們帶來新創意。
在市場方面,AMD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AMD64位處理器推廣速度進一步加快,出貨量比上個季度增長了一倍以上,這多少得益于惠普和Sun Microsystems首次推出了基于AMD Opteron處理器的服務器。此外,AMD 速龍 64 FX處理器的銷售額在游戲和PC愛好者市場中繼續取得了非常強勁的增長。AMD在64位市場可謂全線飄紅。4月22日AMD慶祝 AMD Opteron處理器推出一周年,并宣布將該處理器的中文名定為“皓龍”,取其“龍行天下,笑傲寰宇”之意,AMD對占領64位處理器的決心和信心可見一斑。
形勢撲朔迷離的64位之爭
英特爾宣布在2004年第二季度發布支持64位擴展技術的雙路至強處理器,并且兼容AMD的Opteron 的64位指令,此舉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承認了AMD的Opteron路線。當初的孤行之舉讓英特爾錯失64位處理器出貨先機,而且到頭來不得不改轍易弦走一條“開放”的折衷路線。
AMD快馬加鞭,英特爾強勢介入,系統集成、應用軟件、硬件等廠商成倍增態勢加入到64位陣營中,一場新的64位之爭形勢撲朔迷離!
從產品而言,由于AMD集成了HyperTransport技術和內存控制器,無疑在內存延遲和I/O吞吐率上比英特爾更占優勢。然而市場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產品的性能只是其一,品牌的知名度,市場的運作其實更為重要。英特爾多年樹立的品牌形象對軟硬件廠商似乎更有吸引力,很多人不禁要擔心AMD苦心經營的64位市場會不會是為他人做嫁衣?
64位的競爭是殘酷的。不過,競爭與合作是發展的永恒主題。英特爾和AMD都在互相取長補短,全力推動著處理器的發展,最終獲益不僅是他們,更是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