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行業正處于政府大力扶植,需求強勁拉動的黃金時期,其產業鏈也在孕育成型中。而最近DRAM芯片大幅漲價,隱約透露出,中國芯片的產能布局值得關注。
歷年的4月,DRAM平均銷售價格通常都會有所下降。但近期, 內存市場價格卻持續飆升,個別產品一天的漲幅竟達到80多元。知名芯片供應商,也是世界第二大內存廠商的宇瞻科技向我們“揭秘”了個中緣由。
宇瞻電子公司的總經理何宏能分析,雖然有觀點認為中國芯片業虛火太旺,但事實是2002年前芯片業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而生產廠商從新的投入到順產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相反,在產能還有限的環境下,近年火起來的數碼類設備反而搶奪了不少芯片產能。
眾所周知,手機、數碼相機等消費類產品的普及,不僅帶動了NAND Flash芯片的崛起,同時更促使了記憶體芯片產能往數碼方向的多元化發展,以適應移動存儲器、顯卡、手機等所有需要緩存芯片的產品,因此DRAM產能現在不僅僅只是單純滿足PC市場,更多的新產品需求逐漸分攤了原有的DRAM芯片產能。
何宏能詳細解釋道,目前全球DRAM芯片行業80%的供給市場由三星、英飛凌、現代、美光四大廠商占據,20%的市場則由部分臺灣廠商所分割。而目前情況是,三星已轉調大部分產能去生產NAND Flash, 美光則是將部分8英寸芯片廠產能轉去生產CMOS Sensor,而另一大廠傳出0.11微米制程出現參數設定錯誤的消息,幾大廠商的狀況無疑造成了整個供給市場的緊張,推升了DRAM芯片顆粒價格的上漲。
市場立即對這一狀況作出了反應。因為DRAM芯片顆粒報價的不斷上漲,內存產品生產成本的增加,導致其價格在4月份持續攀升,這又讓DRAM芯片廠商第二季產出量有限,以尋求更大利益。而對PC廠商來說,為了保證自己下一季產業旺季的供貨量,不得不躋身現貨市場采購DRAM貨源。HP、DELL等OEM計算機大廠正是如此操作,以備季節性需求增長而囤積產品。這又使得貨源更加緊缺。何宏能認為,“即使如此,短期內很難有廠商會放棄穩定的利潤去轉產DRAM。”
何宏能據此判斷,“各大品牌內存將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導,像宇瞻內存3月份銷量比2月份就增長了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