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中央、國務院重農思想的指導下,政府有關部門對農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強,制定了許多有關規定,開展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工作。本期焦點欄目匯集其中一些規定,介紹它們的主要內容。
農業部堅決制止負擔反彈
農業部近期發出《關于切實加強監督管理 制止向農民亂收稅費的緊急通知》強調:各地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推動取消農業特產稅、逐步取消農業稅政策的落實,切實解決好計稅面積、計稅常產等方面的問題。推動農業稅收征管的規范。嚴禁違反稅收法律法規擴大稅收范圍,嚴禁多征、重征、提前征收和攤派稅款,嚴禁收稅“打白條”或使用非法票據,嚴禁非農業稅征收人員直接收取稅款,嚴禁隨意扣人、扒糧、扒物、牽牲口,嚴禁采用稅收強制措施收取其他款項。各種政策補貼款發放使用情況要實行公示制度,同時填入農民負擔監督卡內,接受農民監督。各種政策補貼款要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擠占、挪用,不得抵頂各種涉農收費。農村經營服務性收費,必須按照自愿有償的原則收取。不得強行服務和收費,不得只收費不服務,不得不公示就收費,不得突破標準亂收費。(北京 李儀)
交通部、公安部要求確保農產品運輸暢通
交通部、公安部7月1日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對運輸農產品的車輛不得滯留、卸載和罰款。對亂扣亂卸的有關人員,要予以黨紀政紀處分。通知要求各地公安、交通部門在路面執勤執法中,對運輸農產品的車輛不得隨意攔車檢查;對有超載行為的,要教育后盡快放行。記錄的交通違法行為等信息,由省級公安、交通部門匯總,在30日內通知車輛登記所在地公安、交通部門依法處罰。通知要求各地公安、交通部門人員要對從事農產品運輸的駕駛人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對農戶、車主和承運駕駛人每月進行一次登門教育,減少源頭超載。(北京 王雪)
財政部、農業部明確良種補貼資金發放辦法
財政部、農業部制定下發了《水稻良種推廣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水稻良種推廣補貼資金管理的有關問題做出明確規定。《辦法》規定,中央財政按照以計稅耕地為基礎的水稻種植實際面積,早稻667平方米(1畝)補貼10元,收割后再種晚稻的補貼標準另行通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省一季稻和黑龍江、吉林、遼寧省粳稻667平方米補貼15元。國家水稻良種推廣補貼資金實行直接補貼方式,按面積直接發放到種植良種水稻的農戶手中。兩部要求,各地要切實做到補貼政策公開、補貼面積公開、補貼標準公開、補貼農戶公開;鄉鎮人民政府要在各自然村按戶張榜公示良種水稻種植面積和補貼金額,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天。(北京 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