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財務管理軟件現在正在成為中國軟件產業中的一大熱點,有預計認為,到2005年,中國集團財務管理軟件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8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顯而易見,集團財務管理軟件的熱潮已經到來。7月20日,金蝶軟件舉辦的“2004’中國CFO集團戰略財務管理論壇”熱烈探討的,正是當前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話題。
金蝶軟件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已經在為中國企業提供集團財務解決方案,在理論和實踐上積累了不少經驗。其產品“金蝶K/3集團戰略財務管理解決方案”正是為國內企業打造的成熟解決方案。“集團財務已經成為當今信息化的主旋律之一。”金蝶國際軟件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少春說,國內企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以集團化、全球化、多元化為背景的商業競爭,與上世紀90年代末單純通過資本重組實現集團化和全球化不同,現在的集團擴張策略的焦點是:通過集團核心競爭力和戰略執行力的快速提升獲取競爭優勢。因此,在管理方面有效控制每一個獨立企業的資源運用就成為集團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集團財務管理軟件則正好能成為幫助集團企業管理和分配資源的有效工具。
但是金蝶軟件的副總裁曾良認為,在近兩年國內涌現出眾多集團財務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對集團財務的片面理解。“管理軟件的平臺化使集團財務更容易實現快速配置,但很多企業忽視了新型的基礎平臺的作用。”曾良說,集團財務的管理對象個性化差異明顯,企業的應用環境變化頻繁,技術平臺的建設不應被忽視。另外,從財務角度看,集團企業最本質的特征是組成集團的單個企業之間必須是以資本為聯結的紐帶,因此,企業集團管理不能僅限于集團總部,還必須關注對子公司、分部或分公司以及其他成員企業的管理與控制。就此,金蝶特別強調“四大盲點”正在將部分企業的集團財務信息化引入誤區。
所謂“四大盲點”一是指片面追求賬務數據集中,將集團財務管理的本質需求簡化為簡單的賬務數據集中。而無視企業快速成長、不斷變革地特點,有可能使企業喪失活力。二是指忽視企業績效管理與企業業務的緊密結合,使企業績效管理停留在戰略規劃層面。三是指沒有體現以業務為導向的財務管理,財務與業務之間缺乏信息集成。四是指放棄或者忽略了集團財務基礎平臺的作用。
不論“四大盲點”觀點的價值幾何,能提出這些問題,便顯示出金蝶對集團財務的關注與理解。金蝶K/3產品正是針對集團企業在快速擴張過程中透析集團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需求而設計出的,它以企業績效管理為核心,涵蓋財務集中管理、資金集中管理、全面預算管理、集團財務報告、財務分析與決策支持等關鍵性集團財務管理業務,可為集團企業提供一整套透析集團業務、提升企業績效的工具與方法。據稱,金蝶商業操作系統已經成為中國集團財務管理中市場份額第一的技術平臺,而金蝶集團戰略財務管理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國內機械等主要行業的集團財務管理第一品牌。
在這次論壇上,金蝶還推出了為期3個月的“走在信息化前沿的TOP 50 CFO評選活動”。目前看來,要想做好中國集團財務信息化的發展工作,CFO的工作必不可少,優秀的集團財務管理理念都必須通過CFO推廣到實踐中。金蝶聯合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發起的這一活動,將通過CFO戰略財務管理的三個維度、九大評估指標進行縱橫比較,評選出50位走在信息化前沿的CFO,突出他們在“CEO-CFO-CIO”戰略財務金三角的核心地位,為企業高層財務人員戰略轉型提供榜樣。據透露,這個評選結果將于今年10月揭曉。
“2004’中國CFO集團戰略財務管理論壇”是“金蝶2004中國CFO系列高峰論壇”的一個組成部分,后者迄今已經連續舉辦兩屆,從會議的盛況不難看出,“集團財務”熱浪還將影響越來越多的CFO走到信息化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