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開辟難,放棄市場易”。企業贏得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動權,要靠自身多年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的厚積,需要在主渠道、主賣場和主位置上進行長期的拼搏,甚至要傾注幾屆企業人的心血,方能獲得一方市場,然而企業若放棄市場旦夕即潰。因此,出口企業決不能輕易放棄或退出市場,盡量減少不利因素可能造成市場收縮的負面影響,采取有效的市場進取策略,科學處理好企業出口增值與國際目標市場多元化互動發展的關系,鞏固老市場拓展新市場。
1. 采用共性市場集中細分策略,實現企業出口增值。企業集中某一種優勢品牌優勢的產品,用統一的價位和質量、技術標準與特許營銷手段和售后優質服務,集中投放到具有客戶共性需求的多國或地區的目標市場上去。企業所追求的主要不是在個別國家的較小市場份額,而是要得到能持久與支配作用的多個“低價位進口區域”市場的地位,并獲得相應的市場利潤回報。這種策略,有利于企業實現批量生產、批量出口和同質薄利多銷,但產品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差。
2. 采用差異市場集中細分策略。企業集中幾種有市場優勢的多個品牌產品,用統一的價位、質量、技術標準與特許營銷手段和售后優質服務,分散投放到具有高層客戶差異化需求的少數幾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上去。企業所追求的是能在一國的“高價位進口區域”,獲得多種差異的市場份額及其市場支配地位,并且得到豐厚的利潤回報和較高的市值增值率。要做到這一步,超強的技術實力是企業在“高價位進口區域”自由經營的靈魂。
3. 發揮普惠制關稅優惠的效應,實現企業出口多增值。一是企業將出口歐盟市場已遭普惠制關稅減免優惠的“畢業”機電產品,轉移出口到尚未“畢業”的日本、加拿大及將給普惠制待遇的俄羅斯、東歐等國家;二是針對歐盟“畢業”的機電產品清單,努力擴大企業非“畢業”的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出口;三是搶占美國普惠制市場制高點。美國既是機電產品出口強國,也是機電產品進口大國。我國約三千多個稅目的機電產品可享受美國普惠制待遇,部分被歐盟“畢業”的機電產品也可轉向美國進軍。我國出口美國的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和家電產品,大都價格、質量偏低,反映在申請利用普惠制原產地證書簽證上數量大,但簽證金額較小,容易引起美國同行的反傾銷訴訟及專利和品牌的壁壘困擾。企業要在提升機電產品出口的高科技含量和高經濟附加值含量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出口美國產品的性能價格比,以最適中的出口價格獲得更多的美國普惠制關稅減免優惠。
4. 強化品牌主打策略,占據國際高端市場。有實力的機電產品出口企業,要不斷提升自有品牌在發達國家高端市場的品位,加大自有品牌的形象投入和宣傳力度,不斷提升自有品牌在主渠道、主賣場和主體位置的整體水平與終端市場形象。一些實力弱的企業,要在被迫退出市場前向有國際品牌實力的同行,讓步自己的市場份額或開展海外合作經營。
5. 慎重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走出去”的目的是借助各國關稅大幅度下降的機遇,繞過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的障礙,在全球市場上獲得投入產出利潤的最大化?!白叱鋈ァ钡膰H化產業戰略及企業跨國生產經營的模式很多,就機電產品而言,有境外投資建廠、境外加工貿易、境外并購與合資、境外OEM、ODM、OBM、SKD、CKD等幾十種。企業無論選擇何種模式“走出去”,都必須堅持國內市場是前提的原則,要先在國內把出口做強做大,再到境外去發掘國際市場潛力。要在國內市場國際化的條件下,培育企業“走出去”的能力(包括境外技術供應、生產與經營、管理和服務的軟件、硬件及人力資源等),建構企業“走出去”成功的戰略平臺。海爾是中國機電產品成功“走出去”與以著名國際品牌擴張戰略“走出去”成功的企業典型。海爾目前在全球擁有56個貿易中心、15個設計中心、7個工業園、46個工廠及大量銷售網點,2002年海外營業額已超過10億美元?!白叱鋈ァ睂嵙Σ粡姷钠髽I,不要盲目在境外設廠組裝,不僅難以消除退稅下調等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達不到開拓更多國際市場的目的,反而遭來巨大的資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