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工業長期命系電視機,彩電行業曾是電子工業的驕傲,是電子工業主要出口產品。然而,近年來,電視機生產行業連遭厄運,處于內外交困之中。
一、 彩電行業產銷情況
2003年我國生產彩電6521萬臺,比上年增長30.3%,銷售6500萬臺,比上年增長23.8%,出口2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6%。2004年計劃生產彩電6500萬臺,其中出口2000萬臺。
但從今年初的出口情況來看,盡管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彩電企業涉嫌彩電傾銷的案件還沒有最后定論,但數據顯示,中國彩電企業已提前感到陣陣涼意——廣東和四川對美國出口都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大幅度下降。
自去年11月24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12家中國彩電企業出口至美國的彩電存在傾銷行為后,我國擁有彩電最多,也是出口量最大的廣東省對美國出口的彩電自去年9月達到峰值45萬臺后即開始出現連續下降趨勢,去年12月單月出口量僅為21萬臺,尚不及9月份的一半;另一彩電出口大戶四川省的彩電出口量更是從去年7月時的最高峰85萬臺急劇下降至今年1月份的13萬臺,出口額也從9178萬美元驟降至970萬美元,分別下降了89.4%和84.9%。
二、 影響我國彩電出口的主要障礙
(一) 國外反傾銷
近年來,隨著關稅稅率的下降或零關稅的逐步實行,利用關稅保護市場的作用迅速下降。為保護國內市場和本國企業的利益,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先進工業國家廣泛采用非關稅壁壘如技術壁壘、反傾銷、特殊保障措施等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調查表明,2000年,我國66%的出口企業,25%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造成損失110億美元,2002年,我國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造成損失170億美元。甚至有的報道稱,技術壁壘對我國出口造成的損失每年都超過450億美元,占年出口總額的25%以上。世界貿易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2002年上半年共有17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發起了104項反傾銷調查,有16項針對中國,中國成為世界貿易成員國中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也是受損害最大的國家。
例如,我國彩電被歐盟反傾銷遭受嚴重損失,失去了歐盟廣大市場。我國彩電企業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剛返回歐盟市場不久,又遭到美國反傾銷。這次美方初裁公布的國內彩電企業稅率中,長虹最高,達45.87%,TCL為31.35%,康佳為27.94%,廈華為31.70%,其他未接受單獨調查的被起訴企業——海爾、創維、海信、飛利浦則被統一定為40.81%。美國時間4月13日,美國商務部對彩電反傾銷案做出傾銷終裁,給長虹彩電的傾銷幅度終裁是: 24.38%、TCL 22.36%、康佳11.36%、廈華4.35%。其他5家應訴的中國彩電企業的加權平均值是21.49%。其他未應訴的企業是78.45%。這個結果,雖然比初裁要好了一些,但還不是我們想要的最終結果;在后續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聽證會和5月27日的終裁之前,我國彩電企業將會團結一致,為獲得”公平、公正”的結果繼續努力。如果美方最終裁定我國彩電企業傾銷,則我國彩電企業將遭到嚴重損失,有的甚至要退出美國市場。
其中,四川長虹是最大受害者。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以來,我國家電出口的增長速度普遍有所減慢,這主要是受到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一些影響,但從彩電行業凈出口量的明顯下滑看,反傾銷裁決的影響顯然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國家從今年起減少了出口退稅的比例,以出口為重要消納途徑的中國家電企業為了能讓更多的產品趕在去年的老政策時實現出口,因此在去年末時反而形成了一個出口驟增的時段。但彩電業在這方面則截然不同,像廣東和四川的彩電業卻已經連續三個月持續下滑,目前仍看出不出絲毫轉機。
此外,四川彩電出口萎縮幅度明顯大于廣東,這也與四川長虹被裁定的傾銷幅度最大有關。因為廣東的彩電企業分布比較分散,而四川的彩電出口基本是長虹一統天下,而長虹恰恰一直把美國當作最大的出口市場,目標過于集中,因此此次遭受的打擊也更加明顯。據了解,彩電對美國出口受阻已給相關的兩省外貿出口總額帶來了沉重壓力。四川省對彩電的出口依賴性極強,去年該省僅對美國彩電出口一項就達到了3.4億美元,占到了全省外貿總額的十分之一以上。對此業內人士警示,這些省份和相關企業應該盡快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因為一旦在今年5月份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的終裁中依然判定中國存在傾銷,那就意味著今后5年內美國進口中國彩電的稅率都將提高30%以上,肯定會帶來更大的沖擊。
(二)技術落后,創新能力差
我國家電行業是通過引進100多條電視機生產線,引進大量國外技術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據統計,電子信息產業購買了一萬多項技術。當20世紀70年代日本電視機已占領世界市場約50%的份額時,我國才剛剛引進國外生產線,晚世界近10年,于80年代中期才大量出口。技術落后,核心技術依賴于國外。目前,在世界上廣泛銷售的電視機、計算機、集成電路等都是國外發明創造的。以電視機為例,1884年,德國科學家保羅·尼普可夫發明了機構掃描圓盤,解決了圖象傳送的難題,開啟了機械電視研制的思路,并于同年11月6日申請了電視發明史上的第一個專利。1907年,俄國科學家鮑里斯·羅律開始研究電視接收機,并用4年的時間獲得了成功。1923年,俄裔美國物理學家弗拉基米爾·佐爾金發明了光電攝像管,用電子自動掃描代替了機械圓盤掃描。1925年,他又發明了電子顯像管,這是現代電視接收管的原型。1946年,美國無線電公司利用佐爾金等人的發明所生產的電視機開始大量上市。1940年,旅美匈牙利人彼得·戈德馬制作出第一臺彩色電視機。1948年美國開始出現有線電視,1987年,美國首先提出基于全數字化技術基礎的高清晰度電視(HDTV)的概念,1985年,美國確定了HDTV的地面廣播方式和產品的規格。電視機技術發明史上看不見中國人的影子。
不僅技術落后,而且創新能力低。這從專利申請數量可以看出。除計算機與自動化、電子測量與雷達導航等領域外,其他信息技術領域的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不足國外的40%。電子器件、家電、通信、信息材料與加工工藝等領域,國內甚至不及國外的25%。我國許多電子企業沒有建立技術研究開發機構,科研投入很低,我國電子企業研究開發支出只占其銷售額的2%~3%,而發達國家一般都接近或超過10%。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沒有在國際上被廣泛承認和廣泛傳播及應用的專利發明技術和產品。由于創新能力低,新技術、新產品少,產品換代慢,開拓市場能力低,競爭能力低,企業生存難以為繼。
(三) 體制問題
由于企業改制困難重重,民營化進展緩慢,許多家電企業的股權為國有股,這些家電企業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同時還肩負著為當地政府貢獻GDP等附加責任,甚至與地方形象掛鉤。在這些非市場因素的作用下,許多本來早就該被出售的企業沒有出售、該破產的企業沒有破產,導致一些家電企業“吃了銀行吃股民,吃完股民又吃剝離”。行業資本不能進行市場化的流動,影響了行業資本的合理配置和集中,從而制約了整個家電行業的發展。
還有其它一些原因,如受到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一些影響等等。
三、 擴大彩電出口的新招
國外反傾銷已給我國彩電出口造成了巨大損失,我國彩電企業除了針對國外反傾銷積極組織應訴外,必須采取積極主動擴大出口的對策挽回損失。擬采取的對策如下:
(一) 迅速調整出口產品的結構
改革開放長期以來,我國依靠買進的電視生產線生產電視機維持出口。現在,傳統電視機的出口已多次遭到國外反傾銷,靠傳統彩電低價格大批量擴大出口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必須盡快調整出口產品的結構,減少傳統電視機的生產,增加新產品的生產;減少模擬電視機、中低端產品的出口,擴大數字電視機等新產品的出口。市場研究表明,十年以后,電視機將成為三電和三網合一的產品,在這十年內,全世界有10億部電視機要由模擬換成數字。目前,在中國彩電出口形勢整體不利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仍然在抓緊一切機會準備重返市場。由于美國的反傾銷調查是針對21英寸以下的彩電,屬于中低端產品,因此一些廠商已經開始加大高技術彩電的出口推廣。近日海信的1萬臺高清晰數字電視就已運抵美國,成為今年以來首次大批量出口美國的中國彩電。
據海信方面透露,他們此次采用的新手段是與美國電視運營商簽約合作,通過共同開發美國數字電視市場的方式實現出口。他們今年1月中旬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家電展上與美國數字電視運營商USDTV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美國迅速發展的數字電視市場已經給中國彩電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由于2006年美國將全面停止模擬電視播放,據權威人士預測,在2004~2006年間,美國數字電視每年增幅將超過30%。這次海信與USDTV公司的合作即一舉打入了美國數字電視高端市場,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美國反傾銷的壁壘。
(二) 分散出口
多次遭遇國外反傾銷的我國電子企業應該得到的經驗教訓是,集中向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出口大批量低價格的電視機或其它電子產品,往往要遭到國外的反傾銷懲罰。我國電視機遭遇歐盟國家和美國反傾銷懲罰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例如這次遭受美國的反傾銷制裁中,四川長虹遭到的損失要比廣東企業遭到的損失大,因為長虹出口的彩電主要集中在美國市場上。如果我國電子企業不接受這一教訓,還繼續大批量低價格集中向某國出口傳統彩電,將會遭到更慘重的損失。
因此,我國電子企業應分散出口,就是同一類產品分散向不同國家和地區小批量出口。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彩電應分散向東歐、原蘇聯地區、非洲、中東、南美洲等地區擴大出口。例如,伊拉克停戰后,也是我國擴大彩電出口的國家。還有一些技術水平比我國落后或接近的地區,都是我國擴大彩電出口的地方。例如,四川長虹已向伊拉克出口彩電。對于先進工業國家如美國和歐盟國家,我們應組織新產品如高清晰數字電視機向這些地區和國家出口。
(三) 實現生產、銷售本地化
依靠國內生產產品向國外出口的貿易方式是一種原始的低級的貿易方式。目前,一些先進工業國都是依靠出賣技術與技術標準以及跨國經營和國際合資合作,實現科研、生產、銷售本地化的策略來擴大出口。例如跨國集團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我國有條件的企業,如技術、資金和科研實力雄厚的公司應利用自身的優勢走出去,到國外投資、設廠辦企業,實現本地化經營,利用國外的人力資源,在當地生產電視機,在當地銷售。例如,康佳在印度、長虹在俄羅斯等地設廠,海信在南非、創維在墨西哥建立生產基地等等,除了在歐美等發達地區,TCL在越南、印度等較不發達地區也建起了多家公司。用這種方式擴大彩電出口,既可避開反傾銷,又節省運輸成本。
(四) 購買外國知名品牌,用來擴大出口
TCL公司利用自己的優勢“龍騰四海”,將觸角向四海外延伸。此前不久,繼收購德國施耐德之后,TCL集團又在美國間接收購了一家名為Go-Vedio的公司。據稱,Go-Vedio是一家從事錄像機、DVD視像產品經營的銷售批發公司,年銷售額約為2億多美元。TCL方面沒有透露此次的收購價格,有消息稱,為了完成這次對Go-Vedio的全資收購,TCL花了幾百萬美元。TCL方面的人士表示,正如在歐洲市場TCL使用的是施耐德的品牌,在美國市場上,TCL也將使用Go-Vedio的品牌進行彩電等視像產品的銷售。另據透露,TCL還在匈牙利投資了一條彩電生產線,這條生產線目前已經試產,如果三班倒的話,可以實現40萬臺到50萬臺的年產能力。匈牙利即將加入歐盟,屆時,TCL就可以在匈牙利組裝彩電,并以施耐德的牌子大規模進軍歐盟市場。
(五) 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以新技術和新產品擴大出口
長期以來,電子信息產業靠引進電視機生產線,購買國外技術,發展起來,但自主創新能力很弱。目前在世界上廣泛銷售的電視機是國外發明創造的,而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自己發明創造的電視技術和產品在國際上被廣泛承認并廣泛傳播。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電視機在國際上廣泛銷售的很少。長期以來依靠引進的技術和產品來擴大出口,關鍵技術是別人發明的,我國技術落后,遭受反傾銷是必然的。我們應接受教訓,增加投資,集中優秀科研力量,找準技術突破口,攻克技術難關,加快自主技術和產品的創新,以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應對反傾銷,擴大出口,這才能理直氣壯,顯示出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不要老是依靠別人的技術過日子,老是被人歧視,被人瞧不起。動不動就被別人提出侵權或傾銷,我們也要研發自己的高新彩電技術,擁有自己的專利,在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舞臺上占有我國一席之地。